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创新创业能有效推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需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具有明显优势,可通过专业竞赛、创业基地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等途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大学生修身教育。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除了基本的课堂理论灌输外,还需要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去摸索和体悟。辅导员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辅导员可以从主题教育、学风建设、网络引导、创业实践等几个方面来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相似文献   

3.
基于山西大学等6所本科院校1 921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创业教育存在着诸如师资队伍结构亟待优化、创业课程和活动载体作用发挥有限等问题。建议从创业师资队伍、创业课程体系、创业服务内容3个方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创业教育,形成全覆盖、多层次、多形式的创业教育体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价值观念,并在创业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在高校中开展创业教育能够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改革创新精神,是在大学生中培育时代精神的有效途径。将时代精神融入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厘清创业教育的发展思路、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渠道、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以创业教育培育大学生时代精神的具体途径包括:将创业精神培育作为创业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在各类创业教育载体中融入时代精神元素;树立具有时代精神的创业榜样。开展创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时代精神的直接体现,要进一步拓展创业教育的内涵,将时代精神融入创业教育之中,着力培养大学生改革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创业者是当前中国创业浪潮中最为核心的创业群体之一,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取向对中国创业事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本文选取8个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创始人为研究样本,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探索性地建构了基于“创业激情”为核心范畴的大学创业文化影响因素理论框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①大学创业文化的影响因素包括对大学创业规则的制定和创业行为合法化和可行性的管制层面因素;对创业价值观的塑造和创业精神植入的规范层面因素和以创业激情为核心范畴的认知层面因素;②创业政策导向、高校校训和创业胜任力是形成大学生创业者身份认同和积极情绪的前置因素;③区域创业文化、创业教育、家庭和榜样创业印记是创业合法性的基础,是创业行为可行性的保障。在大学创业文化自信建构方面,本文对政府和大学的实践建议如下:①分步骤建构大学生创业行为合法性和可行性;②通过榜样印记作用和创业教育提高创业胜任力;③分阶段点燃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激情。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责任担当”核心素养包括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意识、责任行为4个方面,是社会的道德诉求和价值诉求。高校创业教育需要进行深层次的“责任担当”核心素养教育。大学生“责任担当”核心素养与高校创业教育互为依存,彼此影响。高校创业教育需融入大学生“责任担当”核心素养教育,包括理念建设、内容建设和实践建设。  相似文献   

7.
校园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化、实用化和价值判断模糊化的特点。必须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校园大学生价值观的取向,追求大学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一性,培育大学生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6,(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体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国社会进步和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大学生属于一群有知识的高级人才,是祖国未来建设的核心力量,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取向有很大帮助。然而,当代大学生很大一部分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的问题,加强教育引导势在必行。本文将针对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研究和分析,以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刘莉莉 《内江科技》2014,35(11):13-14
本文探讨了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刻剖析了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校园文化建设、价值生活实践、德育工作及媒体宣传和舆论引导四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湖北省属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为例,对湖北省属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进行了评估,评估指标主要包括创业课程设置覆盖情况等8个方面,通过对50所省属高校的调研和评估,发现存在大学生企业家精神和创业价值观培育情况不容乐观等5个方面的问题,最后,从教学理念上要重视创业教育、大学生企业家精神和创业价值观的教育、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培育,以及与资本市场的对接等4个方面对湖北省属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改革方向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高校应积极践行十八大精神,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武装广大师生,努力探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新路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建设发展,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2.
创业本质上是一种追求人生幸福的能力。幸福文化与创业文化都是以价值观或价值理念作为它们文化的支撑,形成稳定的文化本质核心。当前大学生对创业文化培育存在诸多困境,探究将幸福文化融入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当中,以幸福文化作为高校大学生创业文化的本质建构,突出对大学生科学正确价值理念的教育以及生命的教育,具有一定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本文借鉴当今国际上新式的教育体系,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置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视域下,提出基于CDIO模式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观念,并构建了基于CDIO模式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流程,从教学方式角度创新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未来建设者,要承担起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担。大学生要成长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加强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为重要。高校辅导员在生活和学习上即是大学生的导师也是大学生的朋友,因此应该承担起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7,(21)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同时高校也是传播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场所,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校园文化建设密切相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受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高校必须要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使高校成为加强大学生社会意识形态建设,传播社会正能量,塑造青年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高校应积极践行十八大精神,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武装广大师生,努力探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新路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建设发展,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7.
高校创业文化建设是高校创业教育的基础和思想保障。当前,高校创业文化建设还存在创业主体功利化倾向较重、缺乏社会责任感、忽视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创业文化建设的特色不鲜明等问题,且深受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的影响。鉴于此,在高校创业文化建设中应坚持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而凸显"以人为本"和坚持"改革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本质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取向是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在充斥多种价值观的环境中,价值观多元化的现象日趋明显,也正因为这种不可避免的现象,主导价值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显得尤为重要。怎样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展开此项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特征、内涵与实践要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推动高校教育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陈恩海 《科教文汇》2011,(27):19-19,48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振兴民族的希望.可以说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直接关乎到国家未来的兴旺。所以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就应该坚持以社会主义为核心.引领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祖国未来的建设打好基础,这也是当前高校的重要任务和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