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江科技》2015,(10):23-24
本文以Eclipse、Android SDK、百度地图为核心,开发了一款基于Android的师院导航的手机应用。利用百度地图开发提供的接口,完善学校各地点的信息,Dijkstra算法提供最优路线查询,还提供了校内外所有的景点的详细信息,实现了最优路线查询与用户定位。  相似文献   

2.
本停车场信息服务系统分析设计是以ETC、GPS两项技术为基础,利用SOA架构对车场信息服务系统进行管理,通过百度地图API、无线数据传输及有线传感设备,实现为驾驶员提供停车场信息及目标停车场车位的具体情况,并对选中车位进行诱导停车。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Java语言,在Android平台上实现了基于手机的地质灾害监测巡查软件的设计与开发。该软件主要提供数据管理、图片采集、定位显示等功能。首先读取巡查任务信息,在此基础上运用百度地图API实现监测点地图定位,然后通过文本框实现对监测点文字信息的采集,并调用系统照相机实现图片信息采集;同时借助百度地图API进行巡查轨迹的采集。该软件实现了对巡查数据的电子信息系统化的采集,便于数据的管理使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交通智能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市场对于机器人导航系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机器人导航系统。通过定位模块和语音模块获取出发地和目的地经纬度坐标,并将其通过HTTP请求的方式发送至高德地图服务器,调用高德地图API路径规划功能。针对高德地图API返回的路径信息,提出了向量差循迹算法,使得机器人能够准确的到达预定的目的地。  相似文献   

5.
当前百度地图主要针对B/s架构、移动平台提供API,没有对C/S架构应用直接提供支持。研究了利用现有静态图API、FlashAPI、JavaSeriptAPI进行C/S架构应用程序集成的3种方案,分析了每种方案的技术要点及其优缺点,指出使用WebBrowser控件嵌入HTML,在HTML中使用JavaScriptAPI是c/S架构应用程序集成百度地图的最佳方案,并给出一个在实习基地管理模块中集成百度地图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武汉市地图数据为基础,以.NET为搭建平台,运用ASP.NET,Oracle Spatial等为技术手段,通过百度API接口来实现电子地图的开发,相对于传统的GIS应用开发,WebGIS开发更加简单,成本也比较低。本文以最优路径,景点的搜索为例,简述了基于百度API的WebGIS地图服务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祝德显 《内江科技》2013,(2):96-97,21
本文从野外地质实习的教学现状出发,分析了野外地质实践教学的特点和建立虚拟地质实习平台的意义,基于虚拟实验室思想,采用百度地图API、Jquery、Hibernate框架技术,设计并实现了模拟野外地质教学过程的基于Web环境的虚拟野外地质实习系统,具有野外地图导航、地质场景相册、实习路线管理、地质构造三维模拟等功能,为提高野外地质教学质量提供了重要的辅助平台。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研究腾讯地图API,成功将腾讯地图嵌入Joomla系统中。文章首先对比几种常见地图的优劣,再通过研究Joomla系统插件的工作原理,利用腾讯地图API的特性,实现了在Joomla系统中通过插件扩展的方式来调用腾讯地图。  相似文献   

9.
利用百度地图的LBS服务,研究了Android平台的旅游景区服务APP,从系统功能模块设计、总体架构和数据库设计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详细介绍了定位模块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百度地图的标记点聚合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数字地图的应用,因其在可视化等方面的优势,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青睐.随着第三方API功能的加强丰富,搭建地图应用变得更加便捷.综合各方面考虑,文章实验中采用百度Map API实现.数字地图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新的信息查询方式,查询结果通常以标记点的形式展现.然而用户的可视区域有限,如何在当前缩放级别下,利用最小的区域展示出最全面的信息,而又不产生重叠覆盖,就需要利用标记聚合技术,文章重点介绍了基于视图矩形的标记点聚合算法及基于距离的标记点聚合算法.基于视图矩形的聚合算法简单易实现,基于距离的聚合算法则更灵活些.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个人事务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集中体现为事务的关联性、复杂性、随机性以及多样性,近几年智能手机的兴起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可依赖的平台。智能手机整合了传统手机的通讯,以及各种电子设备所能提供的照片、音频视频、GPS定位等功能,从而使得随时随地构建复杂的事务成为可能,同时使事务具有多媒体性(事务中包含图片、视频、音频等)和位置相关性(具有经纬度的信息),还能将事务协同给他人,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通过事务的方式达成协作的目的。因此,以移动互联网为依托,探索具有良好用户体验的事务管理新方向越来越受到整个行业的重视,而Android平台提供普通开发者非常灵活的地图展示与简洁的模块调用API,为事务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另外,开源的Android平台能够降低软件开发成本,越来越受到手机厂商和开发者的关注。通过合理的方式将多媒体数据与其位置信息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可以通过百度地图API进行数据展示,同时也可以简便的方式实现数据共享。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时下几种热门技术,利用智能手机设备整合了百度地图API(GIS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全球定位系统(GPS)、通用分组无线技术(GPRS),研发一套基于智能设备的放射源实时追踪系统.通过RFID电子标签与放射源物体的绑定对放射源物体(包括来源、重量、数量、规格、运送目的、押运人、运输温度条件等)在远程服务器端建立完善的信息数据库,采用GPS定位技术和GIS管理技术运用电子地图对放射源进行实时准确定位及监控,针对放射源安全管理和妥善运输、跟踪提供有效保障措施.通过实际测试,完成了预期目标.在特定放射源物品安全管理工作中,基于RFID、GPS、GIS和GPRS技术的放射源追踪系统有很高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微信的志愿式校园公共设施报修平台,利用微信即时通讯、社交等交互功能和跨平台特性,使用户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志愿式上传故障信息,主动参与校园公共设施的管理工作,加快故障信息流通性;后台管理系统自动化收集上传的故障信息,通过调用百度地图API实现故障点在线显示和热力图分析,提高后勤管理部门工作效率,并提供管理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基于百度地图API发布乡镇精细化天气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字、表格、图标等形式发布的乡镇精细化天气预报表现形式单一,内容不直观。传统GIS平台建设过程复杂和维护成本高,地理信息数据很难满足州、市、县级气象预报的需要。文章基于百度地图API的精细化天气预报发布系统,提供GIS在州、市、县级气象预报中应用中一种方便、快捷、经济、可行方式。  相似文献   

15.
智能手机日益普及,让人们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实现父母对孩子即时位置的定位及追踪孩子的行动轨迹,提出了借助于现在非常流行的微博,通过微博API公开的私信接口实现父母端和孩子端定位指令和位置信息的数据传递,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亲子定位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电网设备运行状态分析水平,本文研究了基于热力地图的负载分析系统。本文引用三次卷积插值算法实现热力图的可视化分析;基于设备负载率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并在百度地图和电网地理接线图的基础上设计了交互式的可视化分析界面。以某电网设备运行数据为例,对数据进行提取、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问题设备可以在地图上一目了然的展示出来,便于工作人员识别分析,从宏观上展示了设备的负载分布情况,根据其运行状态进行可视化分析,快速锁定问题区域和设备,提早采取电网检修工作,避免造成电网资源的损耗和浪费。  相似文献   

17.
自驾游时,由于时间有限且旅游景点较多,因此游客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游览更多的景点,就需要预先规划好外出旅游的最优路径。目前常用的地图导航软件一般只提供从游客位置到单个旅游景点之间的最优路径,并不能规划多个旅游景点间的最优路径。针对上述问题,该文对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进行了改进,在算法中加入了指导函数h,实现了多个景点间最优路径的计算。最后该文以河南省部分代表性景点为例,采用改进后的Dijkstra算法,成功实现了多景点间最优路径的规划,验证了该算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GIS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对地理信息的发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以Light Switch为框架,百度地图API为地理信息展示平台的地理信息发布平台构建方法,可以快速建立一套集数据采集、数据管理、地理数据展示、属性数据统计分析的信息发布平台,实现简单、便于维护管理。本文还讨论了洪山区体育场馆信息发布平台的具体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9.
邓凯英 《科教文汇》2010,(3):205-205
本文描述了城市公共交通问题,分析了Dijkstra算法和改进的最短路径算法应用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得知,在搜索效率上改进的算法优于Dijkstra算法。  相似文献   

20.
结合GIS对超高层建筑内部的紧急疏散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建筑物室内紧急疏散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然后通过对建筑物内人员疏散时间算法的研究,依据Dijkstra算法,利用VB语言编写程序,实现系统的功能;最后,以某超高层建筑物为例,验证系统的可行性与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