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双减”政策是基于当前教育形势提出的一项全新政策,强调实施“减负”教学,缓解学生身心压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深化落实“双减”政策,有利于优化历史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本文从初中历史“减负”教学入手,根据历史课程特征与“双减”政策要求,从课堂教学、作业设计及课后指导三个方面阐述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列举了基础教育“减负”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政策表面化、政策扩大化和政策被替换等失真表现,分析了基础教育“减负”政策失真的原因,提出加强宣传使政策执行者对政策精神的理解和把握更加准确,构建科学的教育评价机制,建立基础教育“减负”的督导评估制度等对策来解决基础教育“减负”政策失真问题。  相似文献   

3.
“1+X”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一项重要制度改革,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出了新素质要求。从现实来看,高职院校“新双师型”教师队伍正处于建设初期,存在数量不足、实践能力缺失、破壁重构鉴定能力欠缺、兼职教师队伍作用不明显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可依托政策网络理论,从网络结构的中观层、非正式结构的微观层给出可行建设路径:中观方面,推进政策“二元模式”向“网络模式”转变,构建良性政策生态,建立“四多”培训体系,探索“选—育—带”多渠道开源路径,并试点建立“示范性新双师型”教师团队;微观方面,教师积极响应政策制度与培训体系,主动更新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依托“岗课赛证”向“新双师型”教师进阶,并以学生能力进阶和学生就业需求推动“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政策供给不断加大,推动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职业院校在留学生培养与管理、境外办学品牌建设、标准推广、服务国际产能合作等方面成效显著。同时,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面临支持和保障政策不完善、政校企协同的常态化机制尚未形成、境外办学平台建设仍需加强、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还需加强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统筹规划与政策保障,完善政校企协同服务“一带一路”的常态化机制,深化境外办学平台内涵,提升院校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能力。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文章着重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教学手段、考试形式等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为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提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周方苗  吴明权  邹开仕 《教师》2023,(6):102-104
自“双减”政策颁布以来,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育英学校认真贯彻教育方针政策,积极反思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对策,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形成了以“数字化”“智慧化”推进的“双减”政策落实方案。文章作者围绕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育英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实践展开探讨,提出贯彻教育方针,统一家校思想认识;加强智慧校园建设,构建高质量课堂;优化课后服务,构建多元评价制度,为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建设智慧校园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我国“双师型”教师政策存在准入标准不统一、管理比较粗放、评价考核不科学等短板,论述国外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双师型”教师政策的特点、我国“双师型”教师政策发展进程和问题,并就国内外相关政策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我国应广泛借鉴外国成功经验,制订、完善“双师型”教师准入政策、专业要求政策、培训政策等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小学生减负的“双减”政策随之颁布和实施,该政策目的在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负担。但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并不等于不布置作业,而是要进一步督促、推动教育工作者去思考、探究如何设计更高效的作业,达到既能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又能充分发挥作业对巩固所学知识的积极作用。本文将围绕“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减”与“增”,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由于我国尚未真正建立起经理人激励机制,债务约束软化以及企业家“官本位”等现实情况的存在,西方学者在研究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行为时所依据的“分红计划假设”、“债务契约假设”和“政治成本假设”,在研究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问题时并不适用。通过对1993年到2000年期间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考察,可以发现影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动机与证监会发布的有关增发配股和摘牌等政策密切相关。因此,提出了影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两大经济动机:“壳资源”假设和“配股生命线”假设。  相似文献   

10.
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分析我国的“双减”政策面临的若干问题,发现前期出台的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心理负担的“减负”政策与理想化仍有一定差距,存在“越减越负”“素质”教育过度以及“想减不敢减”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回归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目的以及政策制定、执行、评价的具体过程,深入剖析前期素质教育“减负”政策执行偏差原因,如考核方式不当、违背目标群体成长规律、背离义务教育公益属性以及缺少统一的认定标准,提出要重视“双减”政策的过程考核、遵循目标群体的成长规律、营造良好的“双减”政策环境以及统一“双减”政策的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11.
作为亚洲最大的电影市场,日本电影的发展总是能够引起亚洲地区的普遍关注并引领电影发展的潮流。新旧世纪之交,日本电影中出现了一种无国界世界公民的思想倾向,著名电影学者四方田犬彦将其称之为“无国界流派”。它在电影中的表现主要体现在“无家可归的漂流感”、“寻找自我的旅程”和“少数民旅寻求身份的认同”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由于江西玉山机场被破坏,加上芷江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国民党政府最终将对日受降地点放在芷江,但由于盟国的受降工作尚未完成、国民党政府对日受降准备工作尚未充分,加上日本侵略者投降专使地位不足以及日方的故意刁难,使得在芷江举行对日受降签字仪式条件不成熟,不得不将原计划的受降改为商谈日本侵略者投降的条件。学术界因此称此为“芷江洽降”,这有失偏颇。称“芷江受降”或“洽降”是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讲的,从日本侵略者的角度而言是“洽降”,从中国方面的立场而言,是接受日本侵略者投降,是“受降”,因而称“芷江受降”更合适些,更容易被人们所理解、所接受,更能明了芷江受降的历史意义和地位。  相似文献   

13.
「と」、「ば」、「たち」、「なら」在日语中都表示条件,「と」、「ば」、「たち」都既可以表示假定条件,又可以表示确定条件,还可以表示恒常条件,虽然「と」、「ば」、「たち」在意义上有很多相近的地方,但有些地方可以替换使用,有些地方不能替换使用,而且即使能替换使用也会产生一些意义上的差别。「なら」的用法比较特殊,它表示纯粹的假设。另外它们还有一些独特的用法。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台湾平埔族群的分类十分复杂,尤以清代为最。这当是人们缺乏科学的民族识别的理论方法所致。日据时代,一些学者力图利用语言学理论方法对平埔族群进行科学的分类,但因平埔族群已隔合到汉族之中,族群语言保留不多,而使得分类工作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同结果。清代文献中,台湾少数民族还有“熟番”、“生番”、“野番”、“化番”、“流番”之类的称谓,这既说明他们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也说明台湾少数民族成分的众多。因而把台湾少数民族统称为“高山族”、“山胞”或“原住民”都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15.
在五四时期湖南的报刊话语中,反对来湘主政的外省军阀与主张“湘省自治”构成一条自始至终掀起惊涛骇浪的巨流.从文化动因分析,湖湘文化“政治本位”的精神特质在其中起着重要的规约作用.首先,“政治本位”者考虑的最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其次,“政治本位”者十分强调“天下”、“国家”、“社会”这样的关键词,敢于担当;再次,“政治本位”者有十分强烈的主政意识、执政意识和从政意识.但“爱省”而不“爱国”的这个“国”,是state,不是nation,是北洋军阀把持的政府,是黑暗腐朽的中国社会,而不是民族意义上的国家.  相似文献   

16.
针对新兴产业发展人才培训发展需要,日本政府制定了"实践能力提升战略",其中明确提出了"职业段位"制度。该制度共分为"七个等级"能力评价,联合行业、企业以及相关教育机构进行分级管理,从而有效提高劳动者实践技能。通过实施"职业段位"制度,能够提高日本专业能力评价标准的通用性、透明性和可比性,改变日本传统的技能评价方法,完善现行职业资格制度,有利于日本构建新的职业能力培训与认证体系,推动日本终身学习社会发展,加快日本职业资格认证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现在文学思想史上,鲁迅先生以其独立、反思、否定的精神成为现代知识分子的代表,但先生提出的“遵命文学”却成了特殊时期被利用的对象,不少评论以此断定先生失掉了知识分子的“独立性”。本文结合概念提出的初衷与背景,分析了“前驱者”、“主将”、“将令”、“猛士”、“战士”等词语,试图重新思考“遵命文学”以及与鲁迅整体追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大陆花嫁①"政策是"满洲②移民"政策的重要辅助工具。日本在"九一八事变"后出于政治与军事目的,再次提出了向"满洲移民"的计划,并且从1932年开始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屯垦病"的出现使其濒于破产,为了解决该问题,东宫铁男提出了"大陆花嫁"计划,号召女性到"满洲"去。于此同时,由于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出现了"昭和恐慌",经济疲敝,为了摆脱贫困状态,受到日本(政府欺骗性)宣传的影响,部分日本农村女性渴望到达"满洲",开拓自己的新天地;此外,由于媒体的影响,日本女性对于自己的过劳的生活状态不满,开始渴望获得自由,获得美满的家庭生活,因而选择奔赴"满洲"。随着日本的战败,这些来到中国东北的"大陆花嫁"最终沦落为日本军国主义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9.
语言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文化,本文分析了日语的"暧昧""、委婉""、省略"的表达形式,反映了日本的文化特征,要学好日语必须了解日本文化、日本人的语言心理、言语习惯等语言以外的内在东西。  相似文献   

20.
《读书杂志》是清代高邮王念孙继《广雅疏证》之后的一部校读古籍的巨著,是清代训诂学和校勘学的扛鼎之作。全书引证丰富,论证严密,对史部的《逸周书》、《战国策》、《史记》、《汉书》,子部的《管子》、《晏子春秋》、《墨子》、《荀子》、《淮南子》以及汉代碑文作文字、声韵、训诂、校勘等方面的精密考释。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书中对有些条目的考释并非不刊之论。即对《读书杂志.史记杂志》中"固不闻声"、"有命"、"倍则战之"条提出疑问和解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