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探讨小学生学校适应和学习倦怠的关系,随机抽取山东省枣庄市两所小学四五六年级共38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小学生学校适应量表和学习倦怠量表进行测查。结果表明:女生的人际适应显著好于男生,男女生在学校适应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四五年级学生学校适应显著好于六年级,四五年级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学习倦怠水平显著高于女生;四六年级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显著高于五年级,四六年级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学校适应及各维度与学习倦怠存在非常显著的中等程度负相关;学校适应能够显著预测学习倦怠。建议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儿童的学校适应能力,从而改善其学习倦怠。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激励因素的激励水平进行评价,考察不同开放教育学员对学习激励水平评价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1)开放教育学员对工作因素的激励水平的评价存在性别差异;(2)开放教育学员对教师、学校、自我、社会和工作五个因素的激励水平的评价不存在婚否(已婚与未婚)差异;(3)开放教育学员对教师因素和学校因素的激励水平的评价存在学历层次(专科与本科)差异;(4)开放教育学员对自我因素的激励水平的评价存在年级(一年级与二年级)差异。鉴于不同的开放教育学员对激励因素的学习激励水平评价存在差异,社会、学校、家庭、自我在激发学习积极性时,应进行差异性激励。  相似文献   

3.
运用《中国中小学生学校适应成套量表》,对深圳市小学四年级、六年级574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下称随迁子女)学校适应状况进行研究,并与该市1200名四年级、六年级本地户籍的学生(下称深户学生)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女生的学校适应性好于男生;深户学生的学校适应性好于随迁子女,随迁子女的师生关系好于深户学生;没有留守经历学生的学校适应性好于有留守经历学生;与父母双亲一起生活的学生的学校适应性好于与其他家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亲戚等)一起生活的学生;家庭经济地位越高、父亲学历越高的学生的学校适应性越好.为了提升随迁子女的学校适应状况,中小学校要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政策,搭建随迁子女发展平台;搭建学生互助合作平台,帮助随迁子女解决学习困难;接纳与关注全体学生,帮助随迁子女走出自卑,提升自尊心.  相似文献   

4.
正发现一被调查小学生学习适应性整体水平与常模相当,但三年级低于常模水平,而六年级高于常模水平。发现二小班化教学条件下女生的学习适应性从整体上好于男生,但六年级没有性别差异。男生的学习适应性随年级升高而提高,女生的年级变化趋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选取贵州省五所高校的464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卢谢峰的“大学生适应性量表”,考察了贵州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的性别、科别、民族、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及年级差异。结果表明:贵州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男生均值显著高于女生;在角色适应性和生活自理上文科均值显著高于理科;在学习适应性和人际关系上汉族均值显著高于少数民族,而在环境总体认同上少数民族均值显著高于汉族;在学习适应上独生子女均值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在生活自理上非独生子女均值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在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等七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6.
采用改编自王极盛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淮南市10所学校的474名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用SPSS分析数据。结果发现在总均分上轻度以上检出率为43.67%.在各因子上存在中度以上问题的比例约为10%-14%,存在严重问题最多的是学习压力感、情绪不稳定因子:在任一因子上中度以上检出率为38,82%,初一学生比例最多达48.48%:初二年级的男女生在抑郁因子上均值差异显著;小学生与初中生在强迫症状、抑郁、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因子上均值差异显著.其中以学习压力感因子均值差异最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学习动机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为有效地对小学生实施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等相关问题提供依据。方法:以学习适应性测验和学习动机诊断测验为主要工具对100名小学生进行了测试。结果: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动机没有性别和年级的显著差异,但得分总体上比较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存在年级和性别的显著性差异;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适应性能力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结论: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动机总体水平偏低,并且与学习适应性能力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学习动机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为有效地对小学生实施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等相关问题提供依据。方法:以学习适应性测验和学习动机诊断测验为主要工具对100名小学生进行了测试。结果: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动机没有性别和年级的显著差异,但得分总体上比较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存在年级和性别的显著性差异;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适应性能力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结论: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动机总体水平偏低,并且与学习适应性能力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数学学习观的年级差异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生数学学习观到底怎样,是否存在年级差异是一个十分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研究表明:(1)普遍喜欢数学,数学学习自信高、数学学习成功体验较多,但这种积极态度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下降且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2)对数学知识性质的认识整体上持易谬主义数学观,且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递增,但整体上还较朴素、模糊且存在年级差异;(3)对数学学习过程的认识整体上倾向于建构性、探索性的,但还不十分明确,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反而有倾向于接受式学习的趋势,但不存在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小学生孤独感与家庭功能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和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对403名4-6年级小学生进行测查.研究结果表明:(1)小学生的孤独感在性别和年级方面都存在显著性差异,低年级学生的孤独感显著高于高年级学生,男生孤独感显著高于女生;(2)小学生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上也存在显著的年级和性别差异,低年级学生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显著低于高年级学生,男生显著低子女生;(3)小学生孤独感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回归分析显示,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都进入了孤独感的回归方程,且对孤独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学习适应性测验》,对流动小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进行现状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五年级流动与非流动学生在听课方法上存在显著差异;四年级流动学生在心身健康上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五年级流动学生在学习热情上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不同流动时间的五年级学生在听课方法、学习独立性、心身健康以及总体学习适应性上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关于寄宿制学校,学界存在着许多争议.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对小学生的影响更令人关注.在考察小学四年级寄宿生与四年级学生总体的学业成绩与学校适应性的差异后,发现小学四年级寄宿生的数学成绩好于四年级学生总体,语文成绩、学校适应性没有显著差异,但寄宿生对学校的喜爱度低于四年级学生总体.通过两水平线性模型发现学校间投入差异对寄宿生发展情况影响较大,学校投入,尤其是学校寄宿条件、教师具有任职资格比例对寄宿学生语文成绩、数学成绩、学校适应性和对学校喜爱程度的影响显著;寄宿生的某些个人因素,如父母是否外出务工、所属民族、师生关系等对其数学成绩、语文成绩、学校适应性和对学校喜爱度有不同程度影响.可见,学校因素、寄宿生家庭状况对学生成绩、学校适应性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学校寄宿条件对此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学校的投入对寄宿生发展情况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促进学生发展,不仅对留守儿童的发展应给予足够重视,而且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保障校舍卫生安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本课题以236名初一和初三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重点中学初一48名、初三43名,一般中学初一84名、初三61名。所用方法为测量法。结果表明;三明市初中生学习适应性略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不同类型学校初一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存在显著差异,而初三学生不存在显著差异;重点学校不同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存在显著差异,而一般学校不同年级学生不存在显著差异。报告讨论了产生差异的原因及加强学生学习指导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处于初一年级和高一年级这一学习转折或过渡阶段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情况,为中学开展学习心理辅导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等人修订的《学习适应性测验(AAT)》中学版,对漳州市芗城中学初一、高一年段各四个班的学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1)初一、高一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均略高于全国常模,男生的平均等级略低于女生,高一学生的平均等级略低于初一学生;(2)男女生在学习适应能力上不存在显著差异;(3)在年级差异的比较中,高一学生存在的学习适应性问题显著多于初一学生。结论加强对入学新生的学习适应性培养,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通过问卷调查得知:总体而言,小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比较频繁地运用学习策略.但是:文化意识有待加深、互动交流有待加强、活动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运用英语的胆子有待加大。在英语学习策略使用上:男女生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存在极其显著差异;不同类型学校总体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是否存在年级差异、性别差异是一个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研究表明:(1)高一、高二年级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存在显著差异,高二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优于高一。(2)高一年级理(文)科快班男、女生数学阅读能力存在差异,女生数学阅读能力高于男生;高一年级理(文)科普通班男、女生数学阅读能力不存在差异。(3)高二年级数学阅读能力男女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数学阅读能力好于女生。高二年级理(文)科实验班数学阅读能力男、女生不存在差异。高二年级普通理(文)科班数学阅读能力男、女生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自控力特点,本文运用赵浩、张灵聪在2016年编制的《小学生学习自控力量表》对厦门市海沧区某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显示: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自控力处于中等水平;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控感、自控倾向和学习自控力在年级和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五年级好于六年级,女生好于男生;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自控力水平与学业成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初中阶段是发展学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重要时期,研究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发展状况以及是否存在年级差异是一个十分现实而有意义的问题.研究表明:(1)初中生的数学学习选择能力在3个年级之间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00),其中,在7年级与9年级、8年级与9年级间存在显著差异;7、8年级间无显著性差异;(2)9年级的数学学习选择能力水平最低;(3)初中生整体上的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水平并不高.  相似文献   

19.
在校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河北省邢台学院的30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被试,从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教学模式、环境因素及身心健康等六个维度对学习适应性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总体上不乐观,处于偏低水平,尤其是在教学模式适应和学习态度适应方面.(2)男生和女生在学习适应上没有显著差异.(3)本专科生在学习适应性上差异不显著.(4)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学习适应性上没有显著差异.在学习能力方面,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存在着显著差异,非独生子女明显好于独生子女.在学习态度方面,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存在着显著差异,独生子女明显好于非独生子女.(5)大学生适应性在居住地城乡上没有显著差异.(6)各个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适应性上存在着极其显著差异.各个专业在环境适应、教学模式适应方面存在着极其显著差异,在学习动机、身心健康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7)各个年级在学习适应性上没有显著差异.各个年级在环境适应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在其他方面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旨在探讨上海市大学生的学校适应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表明:(1)大学女生的学校适应性总分显著高于男生;(2)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学校适应性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3)理工科大学生的学校适应性总分显著高于文科大学生;(4)城镇来源的大学生学校适应性总分显著高于农村来源的大学生;(5)上海市大学生的学校适应性存在着显著的年级差异,表现为大三>大二>大一>大四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