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上海119万户学生家庭、10.4万名教师成了"家校互动"教育信息化平台的注册用户,目前除暂无网络条件者外,上海市覆盖率已近100%。2007年度上海市政  相似文献   

2.
周斌 《班主任》2010,(7):32-33
“家校通”也叫“校讯通”,是通过网络平台和手机捆绑而成的即时教育互动平台,目前已被众多学校广泛使用。“家校通”给家校沟通带来很大方便,但在实际使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合理利用这一科技新平台,真正实现家校教育的良性互动呢?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3.
《上海教育》2013,(7):72-74
“一日校长督察制”家校互动工作注重条块统整结合,注重不同功能发挥,注重过程指导评价,不仅形成了家校合作的新局面,还带动各理事成员之间资源共享、有效互动。  相似文献   

4.
不知何时,一些老师渐渐习惯于一个电话或一个口信,就将学生家长召至学校。名之曰“校访”。“校访”的潜滋暗长,使“家访”有了淡出家校联系阵地的趋势。“家访”是什么?我们并不陌生,是凡当个老师或做个学生的,兴许都有做“家访”或被“家访”的经历,它曾被看作是实现家校沟通、优化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以期达到“双赢”的重要教育手段。“家访”犹如一座“彩虹桥”,连接着学校与家庭,是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产生互动“共振”的一个有效平台。“家访”的功能不容抹杀,可现在为什么又被冷落呢?目前教育竞争日趋激烈,实施了教育布局区化调整…  相似文献   

5.
《中学教育》2007,(3):55-56
在家轻松点击网页,登录“家校互动”系统.便可查看学校的最新通知、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当天的回家作业,而不用担心工作太忙而无暇顾及孩子的健康成长。4月17日,以便捷教育信息服务为目的的“家校互动”系统正式开通,根据计划推进,年内上海市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的任课教师将全部使用该系统,同时首批100万户家庭也将首先从中受益。[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潍坊市在深入开展“亲子共成长”工程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家长委员会建设,构建学校与家庭双向互动良性发展的家校合作育人新体制。家校合作育人新体制包括:一是构建长效的家长学习培训机制;二是构建家校互动合作育人的内容体系;三是构建长效的家校互动合作育入保障机制。家校合作育人新体制的构建,树立起一个整合全社会资源共办全民教育...  相似文献   

7.
布置作业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的方式上也越来越新潮,越来越赶时髦。据了解,现在很多学校要求教师布置家庭作业必须通过短信的方式,发到学生家长的手机上面。说这是家校合作的最好方式,搭建了“家校网络互动平台”,促进了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布置作业,到底是赶时髦,还是利用信息技术的便捷性构建了家校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逐渐进入各行各业。这一背景下,家校共育新机制已逐渐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模式,对凝聚教育合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合理有效的家校共育模式,对提升教育综合实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文章讨论了家校共育的核心概念和主要模式,对家校共育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提出构建家校沟通云平台、运用“互联网+”技术引领学习模式、创新多元化互动模式“三位一体”家校共育新模式,为家校共育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家庭与学校关系的构建关涉学生的身心发展,影响着新时代教育“育人”宗旨的实现。当下家校关系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以家校关系功利化、家校地位失衡以及家长参与的阶层差异化为现实表征。以“我—你”关系哲学审视家校关系,可为化解上述困境提供新的认识视角。家校双方要打破二元对立的“我—他”关系,走向聚焦学生发展的、主体在场的、以双向对话为基本形式的、融合共生的“我—你”型关系。为实现上述转变,需在政策上予以指导与支持,在“之间”领域促进家校的平等互动,在理解与信任中实现家校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
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是推进我国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本研究运用Nvivo11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1992~2022年我国“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核心文献进行分析,梳理国内近三十年来“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研究趋势。结果发现,当前研究在“家校社”协同育人理论阐释、责任边界、国外借鉴、实践探索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但也存在价值内涵有待澄清、责任边界有待厘清、经验启示有待整合、在地实践有待创新等不足。未来应进一步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理论体系,拓宽“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研究视域,创新“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1.
周明  徐健 《现代教学》2005,(4):39-40
上海心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于2000年3月18日落户于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浦东软件园,在浦东软件园有限责任公司统一的高科技增值平台上,心通公司全面致力于教育行业各类软件的研发和推广。心通公司以“万校互动、万校共建、万校共享”为理想,以“帮你找、帮你做、帮你用、帮你通、帮你管”为宗旨,以“网站通、教学通、管理通、资源通、教研通”为蓝图,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校校互动、家校互动、课内课外互动”为框架,希望在5~10年内,建成一万所“统一认证、标准开发、数据共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使师生广泛受益的“空中校园”。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登陆网页”、发“EM AIL”、“编短信”,这些家校联系的“新生事物”悄无声息地成长了起来。特别在当前教师的工作负担、精神压力相对较重,难以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走出去的情况下,这些现代化手段渐渐成为老师们的习惯的做法。于是传统的“家访”有从家校联系的阵地上走开的趋势,在个别学校甚至已经消失多年。其实说到“家访”,可谓是众所周知。“家访”是传统的实现家校沟通、优化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产生互动“共振”的一个有效平台,曾经是老师们的一项“必修课”。许多人都有过甚至不…  相似文献   

13.
《上海教育》2004,(12X):36-36
在制定了一系列“减负增效”促进德育的措施后,学校采取了全员互动、家校互动,共同将这些措施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4.
9月6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迎新季”盛大启动,4000余名新生走入校园。 今年的迎新工作中,“家校联动”受到学校和学生家长广泛关注。2013年,我院提出“家校联动”机制,即构建“政企校社家友”六位一体的良性育人互动合作体制。2014年6月12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首个家长委员会成立。新生入学后,学院领导与2014级文理科第一名的新生及其家长面对面座谈,倾听学生和家长的声音,增进彼此间的沟通和交流。  相似文献   

15.
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提出的身体在场、局外人设限、共同关注的焦点、共享情感等互动仪式的四大要素,对于分析和解决家校合作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家校合作可以看作是微观情境中家长和教师之间展开的互动仪式。运用互动仪式链理论透视家校合作参与主体的互动过程机制,可以发现现实中一些内隐性的困境,即家校合作的主体异质导致共同关注的焦点模糊,家校互动不良导致参与主体之间积极情感共享缺失,家校“虚拟”合作导致参与主体身体在场不足,家校合作形式化导致参与主体之间的互动仪式缺乏实效。基于此,通过构建家校育人共同体,增进家校积极情感共享,营造家校沟通际遇,完善家校合作制度化建设等路径,有效破解家校合作困境。  相似文献   

16.
《上海教育》2012,(1):16-17
未来5年上海人均GDP将超过10万元,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使"家"和"校"这两个学生生活主要场所间的关系也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日前,上海市教委正酝酿推出推动家校互动的指导意见,相关的提案也已展开。家校合作并不是个新鲜的话题,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上海的许多学校就开始了建立家委会的探索。但随着家长受教育程度和对子女教育关切的大幅度提升,家校间的合作被赋予了更深的内涵和期待。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教学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目前,“云教学”在中小学校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云教学”,是利用网络打造学习空间,是教育面向信息化的产物。“云教学”能够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在线教学、在线培训,构建师生、家校之间沟通和互动的平台。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云教学”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8.
“双减”背景下家校合作要在了解“家校共育”现状的基础上,强化家校合作意识为出发点;以升级家长的育人方法,提质家庭教育为切入点;以开展学科C-STEAM项目式学习,家长参与课堂延伸为发力点;以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落脚点。激发“家校共育”的潜能,构建教育“加法”。  相似文献   

19.
网络信息化的发展,让人们越来越关注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家校互动”。教师应通过“家校互动”、“家家互动”延伸教育足迹,为学生创造和谐的成长环境。只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起来,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尽情享受学习的乐趣。网络中的“三方互动”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成长留下一串串闪光的足迹,成为学生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20.
2011年,湖北省在全省中小学开展了“课外访万家”活动,得到了家长的认可与社会的好评。这一举措加强了家校问的沟通,增进了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理解。家校间这座“连心桥”,该如何搭建,又该如何才能更稳同、更长久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