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一、运用电教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地理课运用电教手段,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情景,把课文中潜在的美,呈现为具有形态、色态感的形象,使学生如临其境,耳濡目染,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激发了他们的感情。如教《东北林海》一课,学生对东北林海的景观不太熟悉,因而无法理解植物的景色与气候之间的联  相似文献   

2.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利用电教手段可以创设情境,用绚丽的色彩,迷人的画面,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吸引到课文内容中来。变抽象的图为形象的画面,变生硬的文字为生动的讲解。例如:教学《桂林山水》这一课时,多幅画面的展现,让学生对桂林的山水留下美好的印象。学生们被桂林山水如此的美景深深吸引,纷纷赞叹:真美呀!简单的几幅图片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学习欲望强  相似文献   

3.
金海燕 《考试周刊》2013,(60):138-139
在各种非智力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还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从用实验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利用故事创设情境、利用教材图片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等方面,阐释如何利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一、创设情境运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逼真地再现当时的情境,提供学生思维的各种感知材料,能让学生感到“情境即在眼前”“我即在情境中”,帮助学生对客观事物充分感知,头脑中留下清晰而鲜明的表象,丰富其感性认识。钱学森指出:直观教学是学生产生形象思维的源泉,而形象思维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在课堂上运用电教媒体特有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能对学生心理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使学生触“情”生情,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再见了,亲人》一课,我就利用课文录像展示当时的情境,从中可以看到:一是朝鲜大娘冒着炮火硝烟…  相似文献   

5.
新教材十分重视对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 ,有机地安排了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 ,将其贯穿于全册教材之中。教学实践证明 ,电教媒体的综合运用 ,能够发挥学生多种感官的功能 ,尤其可以有效地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表达能力。一、巧用电教创设情境 ,诱发表达兴趣1 .创设情境 ,激发表达愿望。利用多媒体参与语文教学口语交际训练 ,可以创设情境 ,诱发学生的情感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产生联想、想象 ,增强他们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 ,使口语交际训练更加生动具体。在讲《秋天的果园》一课时 ,我先打出一张色彩鲜艳、果园丰收的投影片 ,接着又附上人们…  相似文献   

6.
情境教学是一种促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能激发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教育方法;情境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情景或氛围,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引导他们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可适用于教字母、单词、词组、句型、对话、课文等。实物、图片、幻灯、录像、多媒体、表演等可以作为情境教学的手段。正如布鲁姆所说:“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好奇、好动、形象思维占优势,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合理运用电教媒体,不仅能让学生愉快地学到知识,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营造氛围,激发兴趣。电教媒体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单调乏味的教学变得趣味盎然,变得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把学生带入课文描绘的情境之中。如教学《瑞雪》一课,在学下雪这个片断之前,教师先让学生反复朗读句子,读出雪下得大和下雪时的静。在教师一遍又一遍的引导下,学生的朗读渐入佳境。此时,教师轻轻地问了一句:"想不想  相似文献   

8.
殷爱兰 《教育文汇》2014,(13):43-44
电教媒体逐渐走进课堂,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合理运用电教媒体,可以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益,培养学生的思维及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一、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探究情境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维。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探究。  相似文献   

9.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师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剂极为有效的“催化剂”.所谓创设情境,就是教师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能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下面就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谈谈个人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
创设情境.激发说的欲望。低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对图片、故事、动物、游戏等感兴趣,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从而激发他们说的欲望。如《秋天的颜色》中有一幅美丽的秋景图.我让学生先预习,再把秋天的样子画出来,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并说说为什么是他们所认为的那种颜色。  相似文献   

11.
把电教手段巧妙地引入自然课堂教学之中,为创设教学的良好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材的难点重点,提高教学效率等,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1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相似文献   

12.
在少年儿童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情绪的好坏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让学生被动地接受不感兴趣的东西有时会引起他们厌学情绪,使他们视学习为负担。反之,教师若利用电教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愿意、渴求的心理状态,不仅可以避免厌学情绪、减轻学生负担,同时还可以发展学生智力,提高教学效率。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实践证明,能牵动情感的事往往能引起兴趣,而人的感情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但利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是最佳的方法。例如教学《少年闰…  相似文献   

13.
一、利用电教创设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而运用电教多媒体创设情境,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看图说话《送伞》是幅综合性的图画,用连贯的活动投影指导学生观察,能化难为易。教学时可以先放映教师在学校埋头批改作业的画面。问:“什么时间?谁?在哪里?干什么?”接着放映天上乌云密布的画面。问:“天气怎样?”再配上两个同学给老师送伞的画面。问:“这时来了谁?来干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老师会怎样说?”又放映传达室的老爷爷的画面。问:“老爷爷看见了会怎样?”…  相似文献   

14.
正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达到上述目的,就要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电教手段的使用等等。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太阳》一课时,当学生初步学习了课文之后,不急于让学生分析太阳有什么特点,而是先讲一段亲身经历的事:小时候从报上得知前苏联宇航员上月球,于是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电教媒体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小学语文教学中,电教媒体的恰当运用,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感知过程活灵活现,从而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芦画并茂,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生动可感的电教媒体具有展示直观形象的立体画面的优势,它能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取知识。如教学《闹花灯》时,我首先展现元宵节花灯的热闹场景:龙灯翻飞,莲花灯迎风展开,火箭灯空中飞旋,鸽子…  相似文献   

16.
第十册《基础训练3》中的“听话·说话”是以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练习编写作文提纲》为目标 ,要求学生以导游的身份 ,先拟一个导游提纲 ,再向老师和同学们有顺序地介绍校园的情况。通过训练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笔者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 ,注意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 ,收到了落实训练目的要求 ,有效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良好效果。一、设置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而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唤起学生们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 ,使他们入情入景 ,主动参与学习 ,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转到“我要…  相似文献   

17.
美术课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点滴体会哈尔滨市复华小学校李秋喜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我在小学美术课教学中,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运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小学生天性好奇好动,运动着的物体时刻在吸引着...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电教媒体.能使教学如虎添翼.如鱼得水.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巧用电教。激发兴趣 实践证明:生动可感的电教媒体具有展示直观形象的立体画面的优势.它能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内在动力,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聚精会神的听课,兴趣就成为他们重要的动力源泉。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小学阶段是尤为重要的。因此,在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演绎直观、巧妙引导、体验成功的方法已成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一种自觉、能动的机制,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充分运用电教媒体中声、形、色等特性能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描写祖国南海美丽风光的课文。[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