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秋菊 《广西教育》2014,(21):64-64
笔者认为,对学困生一味地严格要求或横加指责,而看不到他们身上的优点,这样的教育是不恰当的。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优点,学会赏识学生。我国家庭教育专家周弘说:"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因此,教师要善于肯定学困生取得的成绩和进步,用赏识教育转化学困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发挥潜能。  相似文献   

2.
1.赏识教育,让学困生树立信心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有心人,加强对学困生的观察、引导和帮助,要善于捕捉其闪光点,适时恰当地进行赏识教育。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小的成功或点滴的进步,,应适时提出真切的鼓励,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及时肯定和表扬学困生,满足他们的内心需求,可以产生其要求进步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充满感情,充满爱的事业。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学生。”面对天真无邪的孩子,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当他们为自己的点滴进步欢欣时,教师应紧紧抓住激励因素,与他们一同高兴,真诚地赞赏学生“你真行”你做得真很好”——让每个学困生感受到你与他们共享成功的喜悦,你是很在乎他们的,你是很赏识他们的,从而帮学困生找回自信,丢掉自卑的包袱。  相似文献   

4.
赏识教育的本质是爱的教育,它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最终帮助他们获得学习的成功。高职学生总体上英语基础薄弱、兴趣缺乏和知情分离等因素使得赏识教育成为高职英语教育的正能量。在高职英语教育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中实施赏识教育,让学生重新找回自信、自尊,并能够学会赏识他人,养成良好的品德,成为有竞争力的职业人。  相似文献   

5.
<正>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的个性、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学困生更是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群体。教师不但要在学习上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要在教育生活中关心他们,赏识他们。面对现实中的学困生,我们应该如何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呢?  相似文献   

6.
杨文学 《文教资料》2011,(7):146-148
学困生往往因为学习成绩落后而产生自卑心理,而要帮助他们找回自信,赏识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本文结合具体事例,就赏识教育的作用、效果展开分析,指出教师在工作中应注意恰当采用赏识教育,使学生真正喜爱学习、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7.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真心爱学生的教师,才能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爱就像一座大楼的根基,爱就像夜航中的明灯,爱就像庄稼离不开的水。每一个学生都需要教师爱的滋润,而学困生更需要教师的爱。学困生往往在学习上或思想上长期落后于别人,心理上形成自卑的阴影,有些甚至表现出自暴自弃、玩世不恭的态度,在教育中产生矛盾的往往是教师和学困生之间。其实,教师的出发点是为学生好,但学困生通常不理解教师的爱,教师用心良苦,学生却感受不到。如何让学困生感受教师的爱呢?一、不伤害学困生的自尊心有些学困生不但成绩差,平时还专搞恶作剧。身为…  相似文献   

8.
袁静华 《小学生》2013,(5):61-61
作为老师,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成功,每个孩子都是最好的。这是每个教师的心愿,也是我们必须要这样努力的,然而往往事与愿违。每个学生都有差异,在每个班中总有一些称之为"学困生"的孩子,他们或是考试不及格,或是上课无心听讲,或是拖拉作业等。总之在父母、同学、老师眼里被视为"笨蛋",然而他们自己更是缺乏自信、学习被动,平时不会主动学习,像算盘一样,拨一拨动一动。他们这种学习态度一度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难点和障碍。下面谈谈对于学困生我的一些做法:一、重视感情投资,激发学习欲望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之爱是儿  相似文献   

9.
教师如何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优等生、尖子生,历来都是“天之骄子”,备受家长、教师的宠爱,整天受到关注、呵护,享尽各种优待。而那些成绩差的学困生呢?他们往往被冷落,无信心、无目标地打发花季时光。关注学困生群体,转变学困生已成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让学困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欲望、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上有较大的改观呢?一、了解、赏识每个学生,做学生的看护者和助理者要转变学困生,首先要了解、赏识每个学困生。要想方设法去多渠道了解每位学困生的基本情况:智力、学习能力、学习困难之处等,…  相似文献   

10.
正任何一个学困生,他们都有成功的愿望,只要我们潜心发掘他们的成功潜能,采取恰当的方法,他们都能逐步走向成功!作为教师要相信学困生也能成功,并给予他们无私的爱,把爱转化成影响学困生迈向成功的切实行动。一、个案基本情况汤某某,男,11岁,凉州区武南镇元湖小学五年级学生。该生上课少发言,作业完成质量差,书写潦草,有时甚至不按时完成作业,还编一些谎话骗老师,语文、数学、英语考  相似文献   

11.
一、赏识教育的理念赏识教育——在教育理论中的含义应为:它是一种思维视角,即用赏识的眼光看学生、看世界。它包括如下的基本理念:1.赏识教育的本质就是要爱学生。学会赏识,就是要学会爱。只有爱才会真正地赏识。爱的方式有许多种,赏识教育主张的是宽容的爱,而不是严厉的爱;更不认为体罚学生是作为爱学生的一种手段;赏识教育主张把爱表达出来。2.赏识教育就是老师要具有“每个学生都是天才”的教育思想。教师要具有人人都是天才的观点。只要教育得法,即使是普通的孩子,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3.赏识教育就是要多赞美学生。赏识教育家周弘指出…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出现,如创新教育、学质教育、愉快教育等,面对新的教育理念,我们如何正确对待学困生呢?这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学困生不是绝对的,作为教师有义务、有责任使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尤其不能丢下一个学困生。事实证明,学困生是可以转化的,下面浅谈几点学困生转化方法:一、爱感化学困生对于学困生,教师首先要用真挚的爱去启动他们紧闭的心扉,从思想上、情感上、关心爱护他们,给予其真诚、信任,使他们感到老师器重自己,没有丢下自己。千万不要用恶语刺伤他们,只要老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学困生就一定会赶上来。二、微笑面对学困生给学困生一点微笑,创造轻松、愉快的气氛环境,消除学困生的畏惧感。学困生往往比一般学生敏感,且更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他们会根据教师面部表情的喜怒哀乐,来判断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份量和地位。当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吃力时,教师不妨做他们的助手,面带微笑,帮助他们分析、探究,及时给他们信任、鼓励的眼神,善意、和蔼的表情,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积极学习。三、善于捕捉学困生的闪光点每一个学生,都有他们的闪光点、特长,学困生也不例外,教师应抓住学困...  相似文献   

13.
赏识是理解、认可、激励、赞扬。是帮助学生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动力基础;是让学生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是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有效教育。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赏识"学困生",才会促进全体学生进步,使"学困生"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14.
人总是希望自己的存在及价值能得到社会的承认,都渴望别人对自己赏识,学困生更是如此。教师应在教育过程中以多元智能观看待学生,特别是那类学习基础差且有较强自卑心理和厌学情绪的学困生,应真诚地关爱他们,并通过各种策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使他们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5.
赏识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爱的教育。爱学生、赏识学生,是一种神奇而伟大的力量。赏识教育的特点,就是从爱出发,注重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和长处,进而“小题大做”,给他们以鼓励信任、理解宽容,从而引导学生不断地完善自我。教师的赏识是引导学生走向成功的阶梯。“世界因赏识而美丽,人生因赏识而健康,生命因赏识而鲜活,教育因赏识而光彩!”  相似文献   

16.
一、爱心关注“学困生” 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是人类最高尚的情感之一。教师的爱,不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健康的人格,使学生在今后的人生之旅中以积极的人生态度,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受一切美好的事物。我们对“学困生”的爱体现在对“学困生”的理解、尊重、赏识、接纳和宽容上。具体要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学习不主动、行为欠规范的学生,我们常习惯地称他们为“学困生”。多年的教育工作实践,让我体会到,学生学习困难,成绩落后,极大原因是他们早期所受的教育以及周边环境不够好,或者是家庭对孩子的过分溺爱所致。他们进入初中后,升学成了他们必须跨过的一道坎,学习成绩也成了家长、教师衡量学生的一把尺子,于是,“学困生”的问题便更加突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我们必须深入地研究“学困生”的心理,用赏识与期望的意识去转化“学困生”。  相似文献   

18.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上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学困生一定要不抛弃、不放弃,注意不断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促进他们爱学习、会学习,进而使班上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赏识教育是教师运用期待、谅解、赏识、引导、表扬和鼓励等方式来激发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信心、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成功的关怀性的教育语言。利用赏识教育,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爱每一个学生;讲究赏识有度,做到持之以恒;讲究赏识有法,多运用激励性语言。  相似文献   

20.
曾加军 《贵州教育》2012,(11):27-28
也许,在许多老师的眼中,学困生都是那么调皮,爱捣乱,而且成绩差,他们从来就没有让人省心过,笔者以前的想法何尝不是如此。不过现在,笔者不再这么认为。对于现在笔者认为学困生是任何一个班级里的正常成员之一,不可避免地要出现的。两年前笔者曾经在跟同事们谈起各自班上的学困生时无奈地开了一句玩笑:“用欣赏的眼光去看他们吧,别老是盯着他的一无是处,他们也有优点啊!”现在笔者认为这话不再是一句玩笑,而是一句发自内心的话,一种让自己可以快乐地站上三尺讲台,让学生快乐地参与到学习中的教育——赏识教育。用专家们的话来说,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笔者也结合自己在探索赏识教育的道路上获得的一些经验,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