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报刊大众化是世界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一个方向,是现代新闻事业形成的标志之一。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上半叶,是美国新闻史上的大众化报刊  相似文献   

2.
1986年1月16日,九十高龄的胡愈之与世长辞了。在他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与新闻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创办、领导、编辑过十数种报刊,他的名字和我国现代进步新闻事业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3.
李秀云 《新闻知识》2007,1(6):67-68
20世纪30年代,人们在寻求新闻抗战的有力途径,中国新闻事业的大众化就是他们找到的一副治病秘方。20世纪40年代,中国无产阶级政党报刊实践如火如荼,中国新闻事业真正走向大众。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大众化编辑思想也走过了由萌芽到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张珊珊 《青年记者》2007,(11):55-55
新闻专业主义是西方新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这一时期的美国处于独立报刊时期,记者成为了一种社会职业,并以尊重事实、客观报道为己任。20世纪初期的美国新闻媒体形成一种浪漫主义精神,在这种浪漫主义的指引下,许多编辑和记者都相信他们可以利用手中的舆论力量,来反映民众呼声,主持正义,打击社会黑暗现象,从而打开新闻专业主义的“美妙画卷”。到20世纪中期,新闻专业主义这一理念日渐成熟,成为“诠释和评判新闻事业的主导话语”。  相似文献   

5.
王蕾 《新闻知识》2003,(8):38-40
工业革命的兴起,推动了美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导致廉价报刊在19世纪30年代的应运而生.19世纪中叶,随着资产阶级现代新闻事业的发展,美国报刊大众化趋势增强,报纸种类大量增加,报业呈现出新的繁荣局面.  相似文献   

6.
工业革命的兴起,推动了美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导致廉价报刊在19世纪30年代的应运而生。19世纪中叶,随着资产阶级现代新闻事业的发展,美国报刊大众化趋势增强,报纸种类大量增加,报业呈现出新的繁荣局面。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报刊经营全面转上商业化轨道,商业报纸取代政党报纸成为美国报业的主体。  相似文献   

7.
工业革命的兴起,推动了美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导致廉价报刊在19世纪30年代的应运而生.19世纪中叶,随着资产阶级现代新闻事业的发展,美国报刊大众化趋势增强,报纸种类大量增加,报业呈现出新的繁荣局面.……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在长期的文学生涯中,与新闻事业有密切的联系。他除了在报刊上发表大量作品外,还长期从事报纸刊物的编辑工作,鲁迅生前“编辑过的报刊大约有二十种”。一个人编辑过如此众多的报刊,这在我国新闻史上是极为少见的。在纪念鲁迅逝世五十周年之际,笔者想就鲁迅与五四时期及以后报刊革新的关系,作一个简单地阐述。  相似文献   

9.
张珊珊 《青年记者》2007,(11):55-55
新闻专业主义是西方新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这一时期的美国处于独立报刊时期,记者成为了一种社会职业,并以尊重事实、客观报道为己任。20世纪初期的美国新闻媒体形成一种浪漫主义精神,在这种浪漫主义的指引下,许多编辑和记者都相信他们可以利用手中的舆论力量,来反映民众呼声,主持正义,打击社会黑暗现象,从而打开新闻专业主义的“美妙画卷”。到20世纪中期,新闻专业主义这一理念日渐成熟,成为“诠释和评判新闻事业的主导话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当美国新闻事业走出黑暗的政党报刊时期,进入现代化,传媒呈现出一种新的传播形式,报刊一改宣传、攻讦的面貌,以大众而不是少数政治、文化精英分子为阅读对象,为适应大众口味大量刊登趣味性社会新闻,关注大众的生存状态,呈现出通俗、活泼的面貌.而在中国近、现代特殊的社会环境中,中国的新闻事业肩负着"启蒙"与"救亡"的双重使命也逐步走向大众化,并伴随着语言文字的改革;当代,晚报、都市报等大众化报纸的兴起也呈现出这种传播形式.  相似文献   

11.
党性原则是随着无产阶级党报的诞生而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的。无产阶级政党诞生的初期以及此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党的新闻事业主要是指党报。因此,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党性,实际上也就是党报的党性。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们,在创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过程中,创办、编辑和指导过许多党的报刊,他们是无产阶级报刊工作党性原则的最初制定者。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全面地论述过新闻事业的党性问题,但是在他们中晚年时期的“党报思想”中已经孕  相似文献   

12.
五四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是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重要特点是思想斗争成为时代的中心,随着斗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并逐步成为思想战线的主流,由此推动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革命报刊的大量创办,无产阶级报刊的出现,新闻工作发生了重要改革,是这个时期新闻事业的基本特征。因此五四时期也是我国新闻事业史上重要的转变时期。  相似文献   

13.
将近代以来宁波的新闻事业分三个历史时期进行探究。1854年至1918年是宁波创立近代新闻事业的重要历史时期,其中,在甬外报的创办、宁波人自办报刊的发轫与辛亥革命前后宁波资产阶级政党报刊的出现,构成了这一时期宁波事业发展的主线;1919年至1927年,宁波的新闻事业与当时高涨的革命形势一样,呈现出波澜壮阔的新气象,宁波的新闻事业由此迈入了兴盛期;1927年至1949年,国共两党各自发展新闻事业,在复杂的阶级斗争和抗日战争中斗争、合作。与此同时,宁波民营新闻事业在政治、经济社会的搏弈中,不断发展并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14.
以爵士新闻事业和"小报热"为标志性符号的新闻业图景构成了美国第三次报刊大众化浪潮的主要内容。全文以新闻伦理为切入点,围绕新闻界自身和社会舆论形成的集体反思,就德性品质和新闻道德规范两个层面对美国第三次报刊大众化浪潮中的新闻伦理观作了一番梳理。  相似文献   

15.
美国学者康马杰在评价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初的美国新闻业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从19世纪80年代中期到世纪之交这15年里,人们普遍采用了我们认为同现代新闻事业有关的几乎每一种编辑手法或方针”。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少数民族与汉族一起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的新闻事业也是由56个民族的新闻事业共同组成的,55个少数民族的新闻事业,和整个中国的新闻事业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是整个中华民族新闻事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新闻史上,少数民族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本世纪初以来,大量的少数民族文字报刊相继问世。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少数民族文字报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后,少数民族文字报刊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民族新闻事业空前繁荣,迎来了少数民族文字报刊的春天。到1994年,全国已有17种少数民族文字的91家报纸和用11种民族文字出版的150多家期刊,出版发行地点遍及我国各个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17.
南北战争结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美国历史上发展最迅猛的时期之一,也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重要的社会转型期,也是美国新闻事业从传统到现代的重要转型期。随着工业革命和政治民主化的进展,美国最先涌现出面向大众的报纸,它开启了新式报业的帷幕,奠定了现代报业的基础。报刊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何斌 《东南传播》2012,(12):162-163
1958年"大跃进"时期的新闻报道的"跃进体"和"文化大革命"中的"文革体"完全阻断了新闻事业的正常发展。本文以"文革"期间的报刊文字为蓝本,从词语、句式等方面探析报刊文革体的特征与报道模式,并分析当前新闻报道中存在的文革体遗风。  相似文献   

19.
晚清时期,西方传教士进入我国从事传播基督教活动,但是迫于我国的禁教现实,传教士采取了"报刊辅教"的新型传教模式。这一举动,对我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有着最直接的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20.
章平 《新闻大学》2008,(1):37-41
民国时期,知识分子以报刊为启蒙阵地,宣扬其民主自由思想理念,报刊因而倚重知识分子并成为各种思想理念的重要载体。然而,虽然向往民主自由的思想并无二致,但在国难临头的压力下,缘于实用主义的道路选择不同,近代知识分子通过报刊所表达的自由民主观念则有了变化并产生众多纷争。《独立评论》上所爆发的"民主与独裁"等论战,使胡适"中国的自由主义者"的地位得以确立;储安平、罗隆基、钱端升、周瘦鹃、顾颉刚等为代表的诸多知识分子,以报刊为平台,孜孜追寻民主与自由。美国实用主义的民主思想,加上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的职业取向,使中国新闻教育的理念和体系深受密苏里模式影响。以此观照延安《解放日报》的改版,实质是毛泽东对时任《解放日报》社长和主笔的博古及编辑人员"同人办报"倾向的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