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背景20世纪60年代罗杰斯(Rogers)提出了著名的创新扩散理论,描述了一项新产品或服务如何为人知晓并在社会系统中得以推广的过程。作为传统报媒衍生的数字创新产品,手机报也面临扩展战略的选择和推进问题,然而当下手机报的消费者采纳状况及扩散研究却寥若星辰。本文选取江西省域为调查样本,分析影响手机报扩散效果的因素及消费者决策使用等现实命题,希冀以此区域个案为观照,形成对手机报产品营销及用户开发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2.
学术创新的扩散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知识扩散能促进知识创新,从过程而非结果的视角研究学术创新的扩散,能够还原学术发展的轨迹,为学术研究及科研管理提供可靠依据。本文选取结构洞理论为学术创新实例,采用包含时间维度的扩散理论和分析时间流的主路径分析方法进行创新扩散实证研究。通过建立扩散时序网络,分析扩散曲线、路径与关键节点和学科分布与信息交互模式,定义扩散广度、速度、强度及延时,并进行测度,认为可将创新扩散过程研究归纳为五个步骤,其内容涵盖研究方法与分析维度、分析层次和分析视角的整合。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新媒体时代紫砂文化的传播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创新扩散理论视角,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紫砂文化传播现状及扩散的因素,提出了优化紫砂文化扩散模式的对策建议,为我国传统文化产品的国际化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创新价值链模型,构建概念模型,探讨企业内部社会资本与产品创新价值之间的关系。通过对2 0 1家高新技术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所获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加以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结构维度对产品创新创意产生、创意转化及创意扩散的影响均不显著;认知维度显著积极影响创意产生、创意转化及创意扩散;关系维度仅显著积极影响创意产生,对创意转化及创意扩散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广东报业在媒介集中和扩张过程中,创新关注的重点是创新的持续性和迅速扩散,持续创新的主体将由单一媒介转变为媒介集团,创新模式将由单个媒介产品创新转变为报纸产品家族的创新,报业规模扩张的速度取决于创新扩散的效率,创新结构的选择将从顺序创新结构转向部分重叠创新结构和并行式模块化创新结构.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转型和社会变迁中,创新扩散是创新研究的关键问题。围绕人工智能产品采用问卷调查法(n=2999)和深度访谈法(n=22),通过回归模型分析智能产品早期体验者的特征,结合深度访谈的经验资料探讨早期体验者的接触渠道和驱动因素。研究发现:人工智能产品的早期体验者具有年轻化、城市化、学历高、社会经济地位高的特征,创新扩散历程凸显社会结构中的人群边界及结构性不平等;社会经济地位影响个体对智能产品的体验行为,同质化有利于推动创新在同一圈层内扩散,但也有可能减缓创新在社会系统内垂直方向的发展;在被动型接触和主动型接触中,家庭纽带成为弥合数字鸿沟和幼儿启蒙的重要衔接,从众心理的社交需求与人格特质是关键驱动性因素;智能技术创新扩散可能呈现非线性、递进式扩散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手机的普遍化以及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扩大了新闻的传播渠道。手机报在新时代的要求下应运而生。但是随着"两微一端"等新闻资讯平台的迅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手机报的持续发展。手机报在传统报纸报刊以及新闻资讯平台的夹缝中生存。本文通过分析手机报的优势和瓶颈,提出一些关于手机报的编辑创新措施,以此使得手机报在如今新形势下更好地融合媒介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创新扩散的路径研究是创新扩散理论的一个分支。本研究以人际传播渠道中的亲子网络为扩散路径,通过问卷和访谈方式对大学生与其父母的微博认知采纳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人口变量、创新变量对微博的认知和采纳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大学生群体与父母群体在微博的认知程度上兼具差异性和联系性;扩散是以亲子网络的人际扩散为主,辅以媒体渠道的扩散;双方对微博的使用及亲子关系互相产生影响,但以大学生群体对父母群体的影响为主;同时,亲子网络的扩散存在失效甚至负影响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马锋  李文艺 《新闻知识》2023,(10):19-26+93
本文梳理了创新扩散理论的演进过程,运用科学知识图谱统计软件CiteSpace对创新扩散理论在中国的研究历程和研究重点进行了回顾,并在数字转型背景下,梳理、总结了创新扩散理论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数字社会创新扩散理论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刘云霄 《报刊之友》2013,(3):113-114
随着手机出版的飞速发展,手机报应运而生。本文在整理手机报发展现状及盈利模式的同时分析了其优势及发展瓶颈,并重点对手机报未来的发展提出分析和建议,以使手机报能健康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周巧 《青年记者》2013,(6):77-78
随着地市级媒体的壮大与手机报业务的发展,地市级手机报逐渐在全国各地出现并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发挥地市级手机报的本土优势,在内容与盈利模式上进行本土化创新,是当前地市级手机报在激烈竞争中突围的必由之路。地市级手机报的优劣势目前,电信运营商及各类各级传统媒体纷纷推出了旗下的手机报,地市级手机报发展也尤为迅速,以四川省南充市为例,《南充手机报》在2009年10月正式编辑发行,截至2012年10月,  相似文献   

12.
孙超 《新闻世界》2010,(8):232-233
科技浪潮日益高涨,传统媒体和电信联姻的成果——手机报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壮大,并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本文通过搜索国内重点期刊的相关文献,了解当前关于手机报的研究现状,勾勒有关手机报研究的主要议题,为手机报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数字出版产品营销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媒体技术带来出版产品的消费环境和消费者的巨大变化,传统出版产品的营销逻辑已经不再适用于全新的数字出版产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进行营销创新成为数字出版产品营销过程的必然选择,大数据思维、自媒体工具和虚拟现实技术以及更多新技术则为其营销模式创新提供全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4.
李红 《今传媒》2011,(12):130-131
罗杰斯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传播学者,他因为首创的创新扩散理论而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者。罗杰斯以创新的扩散理论为研究核心,将其研究触角向传播学多个分支扩散,他的研究领域涵盖传播学的多个方面,其中包括发展传播学、议程设置理论、健康传播、传播史研究等等。本文试图勾勒罗杰斯传播学研究的图谱,浅析罗杰斯的传播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国内一家大型传媒机构的发言人兴致勃勃的向业界展示了他们近期研究推出的一系列数码新媒体产品,从新闻网站、数字报纸、电子杂志、到手机报,手持阅读终端等等,加起来有十几项之多。发言人的创新热情溢于言表,而台下的听众却反应平平。为什么?其实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儿了!  相似文献   

16.
最近,国内一家大型传媒机构的发言人兴致勃勃的向业界展示了他们近期研究推出的一系列数码新媒体产品,从新闻网站、数字报纸、电子杂志、到手机报,手持阅读终端等等,加起来有十几项之多。发言人的创新热情溢于言表,而台下的听众却反应平平。为什么?其实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了!  相似文献   

17.
陈南希  肖芃 《新闻世界》2013,(7):190-191
【摘要】手机报信息接收的便利性,量身打造的个性化新闻的传播,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了解世间百态。在内容的互动传播方面,虽然彩信手机报利用手机媒体与生俱来的强大交互性,能为消费者提供发声的渠道,但由于渠道多元化及内容缺乏吸引力,民众的认知和反馈的效果依然较弱,而受众在接收手机报后的反馈,也势必影响到手机报未来的发展走势。  相似文献   

18.
传统"创新扩散"理论提出了创新在扩散中的5个阶段或重要因素,其中,对组织的创新扩散研究较少。本文运用这一理论分析欠发达农村农业信息化过程中的一个特殊案例时,引入了社会组织这一视角,旨在分析组织对创新的重新定义和调整,及组织在创新扩散中的实施、保障和监督。  相似文献   

19.
在对出版活动的相关研究中,出版物的传播过程实质上是以出版内容为创新成果的创新扩散过程,因此,通过创新扩散理论来考察创新出版活动,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创新出版的系统流程,并藉此形成具有开创意义的创新出版思维。以创新扩散过程为参照,通过建构创新出版实践的伞状模式图,可以清晰地了解创新出版思维转换过程中的影响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新媒体环境下,根据创新扩散模式的构成要素特征,提出创新出版的具体思维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20.
潘子江  曲涛 《青年记者》2007,(19):19-19
手机报是由移动运营商、网络和传统媒体等多家产业共同合作打造的一种电子媒体,以手机为电子媒介报道新闻、传播信息。手机报已经成为传统报业继创办网络版、兴办网站之后,跻身于电子媒体的又一举措,是报业开发新媒体的创新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