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科学出版社     
正与中国科学同行1954年8月1日,中国科学院编译局与上海龙门联合书局进行公私合营正式成立科学出版社。中国科学院建院之初即设立的编译局,是新中国建立的首个科学编译出版机构,这决定/科学出版社成立甫始即为国家科学事业的组成部分,与中国科学同行成为贯穿科学出版社发展历程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2.
科学出版社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出版单位,是多学科、综合性的出版自然科学书刊的出版机构,以出版科技学术著作为主,也兼顾一些普及读物的出版,它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大学高年级学生、研究生、教师和科研人员。根据中国科学院的方针任务制定的我社的方针任务,主要是,坚持两个服务(为人民服务,为社  相似文献   

3.
科学出版社在改革中前进,近年来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要深化改革,要使出版工作跟上时代的步伐,要促进科技出版事业更快发展,他们认为,必须把出版科研工作抓起来,用理论指导出版工作实践。今年伊始,科学出版社就作出决定,创建一个新机构,专门从事和组织社内有关人员从事科技出版物的编辑、印制、发  相似文献   

4.
科学出版社作为大型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年出书品种和存量品种数量都十分可观,特别是出版物涉及的学科门类十分丰富,遍及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所有领域,还涉及相关的人文科学领域.这一产品特点造就了以专业读者为主的庞大客户群体.而作为企业产品宣传的重要媒介——门户网站,如何构建充分满足专业读者需求的产品分类体系,是衡量出版社网站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网站建设进程中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今传媒》2011,(6):90
正科学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5月10日在京创立,标志着科学出版社在股改上市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施尔畏在创立大会上回顾了科学出版社近60年的发展历程,充分肯定了科学出版社在传播科技成果、深化出版改革中取得的成就。同时,施尔畏还对科学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四点新希望:一是紧紧抓住机遇,科学谋划发展,以强烈的责任意识主动迎接机遇和挑战,切实增强科学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科学出版社作为大型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年出书品种和存量品种数量都十分可观,特别是出版物涉及的学科门类十分丰富,遍及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所有领域,还涉及相关的人文科学领域。这一产品特点造就了以专业读者为主的庞大客户群体。而作为企业产品宣传的重要媒介——门户网站,如何构建充分满足专业读者需求的产品分类体系,是衡量出版社网站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网站建设进程中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到访出版社网站,以浏览方式获取图书信息的客户,会  相似文献   

7.
一、有目共睹的显著变化人类开始跨入21世纪,对我国出版业来讲,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是动荡的10年。 50年来,我国出版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这里不是指出版规模的扩大、出版品种的增加、出版质量的提高和出版手段的更新,因为这是不言而喻的,我这  相似文献   

8.
《大观周刊》2010,(39):38-39
对于欧洲,一直都无限神往。在欧洲,每个国家,每座城市都在用她独有的风情招揽着路过的游人,使您不得不驻足,去欣赏,去享受。巴黎是一座不朽的古老艺术殿堂,她总是能激发艺术家们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她浪漫且时尚的气息总是能带给人们意外之外的惊喜。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Paris。  相似文献   

9.
1977年秋,我手里拿着一封回信,怀揣厚厚一叠手稿,生平第一次踏进了科学出版社的大门。当时,我只想着使自己的处女译作得到出版,而我得到的却远不止于此:我结识了这家著名出版社的几名资深编审,在他们的帮助下,科普翻译成了我的第二职业,使我先后翻译了数百万字的科普作品,并参加了若干译著的校译工作,更重要的是,在与这些对科学和中文、外文都有极深造诣的翻译家的不断交往中,我从注重文字技巧转而注重陶冶翻译品德,与他们也从文字之交上升为执友之谊。  相似文献   

10.
女儿三岁半,名jiujiu。人问起是哪两个字。我总犯难。在胎里时.我们就这么叫她。意思是一个小不点儿.像小女孩扎的小辫子尖儿.写出来便是鬏鬏。可这两个字太难写。后来.有人问是不是啾啾.小鸟的叫声。用这来称呼一个叽叽喳喳的小女孩.不是挺合适吗?我将错就错。说是的,从此女儿名啾啾。  相似文献   

11.
香港原来只是一个小渔村,如今已发展成为一座集金融、贸易、商业为一体的国际型大都市。在这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不是高楼大厦的林立,不是浅水湾那清澈的海水,也不是海洋公园那依山而建的各种游乐项目。在这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对香港历史档案馆的参观学习,因为在这里浓缩了香港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12.
全球联机图书馆对某一图书的馆藏数量是该图书影响力的重要指标.本研究试图通过分析科学出版社图书的馆藏现状、类别和语种等指标,从图书的到达率、渗透力和覆盖率等方面对科学出版社出版图书的影响力进行具体考察;通过探究科学出版社图书的影响力和走出去的经验,为国内学术出版机构进一步拓宽市场空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王志欣 《出版参考》2012,(21):31-32
正科学出版社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已有近60年的历史,在海内外享有盛誉,被称作"科学家的出版社"。科学出版社也是中国科技出版界开展对外合作的先行者之一,从20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陆续有科技著作向国外出版公司输出版权,为推动我国科技书刊进入国际市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近年来,科学社精心筹划,积极组织,除了产品、项目的国际合作外,还通过设立海外基地实现了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的转化。国际化已经成为科学出版社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不只是一个国际性组织,它也是一个重要的出版机构。它的出版分支机构遍布全球,每年出版各类图书1000种以上,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到自然科学各个学科,门类很全。在纽约、华盛顿、伦敦、东京、巴黎、日内瓦、罗马设有重要的分支机构。虽然大多数联合国下属机构出版活动是独立运作的,但《联合国及有关机构在版书目》一书,可以帮助你全面了解整个机构的图书出版情况。它收录了联合国及有关机构不同时期出版的图书及专著1.5万种。下面将着重介绍一些最重要的机构和他们出版或合作出版的重要和很有影响的图书。  相似文献   

15.
坚持走改革之路中国科学杂志社社长丁乃刚我从事编辑出版工作30多年了,原来在科学出版社主管100余种期刊出版管理工作,并负责《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一个月有14种中、英文本出版工作量)日常业务、行政领导工作。近几年来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办刊经费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16.
动态     
科学出版社首届期刊出版研讨会在京召开2006年11月1-4日,科学出版社首届期刊出版研讨会在北京举办。本次研讨会由科学出版社期刊出版中心主办,《科学世界》杂志社协办。会议的主题为:提高质量、面向市场,迎接国际化挑战。新闻出版总署、中宣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规划战略局、  相似文献   

17.
人民日报的社址,原在王府井大街117号。那里本是清代的一座王府,府内西北角有一口井(当时已成为枯井),街道因此得名。这座王府解放前的最后住户,是华北日报。人民日报进驻时,几进坐北朝南的院落已经面目全非。南边有一条宽约四五米的临街通道,沿着通  相似文献   

18.
每每谈到"出版"与"人才"这样的话题时,我常常举这样的例子:清末废了科举,知识分子读书做官的路被隔断了。很多一流的知识分子干什么呢?主要干两件事:办出版,搞教育。代表机构,一个是商务印书馆,一个就是京师大学堂,后改名为北京大学;代表人物,则是两个同乡兼同年:张元济和蔡元培。他们都不是创办人,而是改造者。如果没有这两个人物对这两个机构的整顿和发展,20世纪中国的历史想必会是另一个样子。  相似文献   

19.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受国家计划委员会委托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1991年创刊,同时出中、英文版,均为双月刊,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公开发行。中文版由邮局发行;英文版由科学出版社纽约公司发行。 自1984年起,国家计划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它是一项旨在建立我国强大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的计划。  相似文献   

20.
雷达 《出版参考》2006,(29):40-41
最近,我到王府大街64号去过一趟. 这其实是老门牌,现在早不这么叫了.这里曾是中国作协和全国文联的旧址,人称"文联大楼",多年前也早改为商务印书馆的办公地点,我去干什么,记不清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