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小学生来说,习作“创新”肯定与专业人士的创作有着本质区别。它是指小学生在习作中“点点滴滴的新尝试”。所谓“点点滴滴”就是指学生在思想、方法、过程、结果等方面进行的局部的或微小的求变求新,不是“整体面貌”的“焕然一新”。所谓“新尝试”指小学生在习作中所表现出的与自己以前或与别人不同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朱向明 《生活教育》2010,(12):44-45
斯蒂芬·金的作品在好莱坞炙手可热,因为它代表着可预期的巨大的票房成功。作为一个成功的作家,斯蒂芬·金在自传中讲述了自己写作道路上的点点滴滴,有段文字对"激赏"小学生习作很有裨益。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3.
对小学生来说,习作创新是指学生在思想、方法、过程、结果等方面的"点点滴滴的新尝试",而不是"整体面貌"的"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4.
陈萍 《林区教学》2010,(2):34-35
小学生习作是指学习写作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小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长足发展。然而,当今小学生的习作水平,尤其是小学生的作文习惯、习作心理以及写作知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却不容忽视。只有矫正学生习作心理障碍,学生才能乐于习作、善于习作。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习作的性质是什么?是练习、练笔。所谓练习,通俗地说就是评价小学生习作的标准不在于他写成了什么,而在于他写出了什么。小学生习作与成人写作的根本区别在于:小学生习作是把"内容"放在第一位,即把想写的内容写出来、写具体就好,写出来、写具体了就是意义本身,"立意"自在其中;而成人写作反其道而行之,即把"立意"放在第一位,先有要表达的"意义",然后根据"意义"来选择材料、谋篇布局、写作修改等。换言之,小学生习作是写出而有意义,成人写作是为意义而写出;小学生习作是率性写开去,成人写作是为意写回来;小学生习作是言毕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小学生习作的评改,是习作指导的重要环节,也可以说是小学生习作成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不少小学生由于不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写作时常常搜肠刮肚、胡编乱造,作文也是千篇一律、失真严重。"拍客"意识让学生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生活的点点滴滴,"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再"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有效解决目前习作教学中所遇到的一些困难,使其变得鲜活起来。  相似文献   

8.
糜彦彬 《辽宁教育》2014,(11):59-59
对作文,小学生普遍存在着畏难情绪,他们把习作当成—种负担,对习作缺少兴趣。习作畏难情绪的产生除了缘自小学生语言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日常积累等方面的因素外,还与教师习作教学的方式、方法有关。如果教师对习作教学的目标没有明确的认识,习作教学枯燥无味,也会导致学生对习作失去兴趣,进而形成畏难心理。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生习作的兴趣,引导学生享受习作中的乐趣。  相似文献   

9.
一、小学生习作的价值定位《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小学生习作的本质就是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展现内心的情感律动,表达生活的体验认识,而真善美正是小学生习作的基本价值观。由于生  相似文献   

10.
马晓璇 《海南教育》2014,(20):27-28
"小学生习作互评自改"是一个来源于教育实践的具有探索性、应用性的课题,其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指导和训练学生学习互评自改习作,进而提高习作鉴赏、评改、写作水平,达到优化习作教学过程的目的。那么,小学生习作互评自改是怎样的一种模式呢?笔者通过小学生习作"互评自改"的不断研究,探索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学习方式,发掘习作教学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的自觉性、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生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目前小学生的习作存在着诸多问题:习作说假话、写套话的很多,写实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习作“语言简单、选材平淡、模式化”问题突出,教师不能忽略训练的积极意义,必要而巧妙的训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本文以人物描写为例,谈谈在指导小学生习作过程中,可以“巧妙”地进行哪些习作知识的渗透和训练。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的作文习作水平,可以体现小学生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能够体现出小学生对事物和生活的审美及认知能力,以及文学艺术和思想修养等自身的整体素质。习作的内容开源与生活,只有善于观察和体悟生活,作文习作才能妙笔生花。但是,目前很多小学生出现笔下艰涩的现象,由于小学生日常生活单调枯燥,接触的知识面过于狭窄,事物的感知较少,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小学生的习作水平。因此,对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培养小学生的作文习作,对于小学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田建华 《学周刊C版》2010,(10):116-116
小学生习作指导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怎样有效地指导学生习作呢?我认为首先是教师习作理念的转变,教师要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习作就是用笔说话,就是让学生写最想说的话,放飞童心,放飞思绪,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那么,怎样具体指导学生习作呢?  相似文献   

15.
试用修订版《大纲》明确并强调了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对指导当前小学作文教学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习作内容指导要更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习作要求要符合小学生学习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认识规律。习作表达形式不再过分强调文体。习作训练要放缓坡度,坚持由易到难的习作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16.
正对作文,小学生普遍存在着畏难情绪,他们把习作当成—种负担,对习作缺少兴趣。习作畏难情绪的产生除了缘自小学生语言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日常积累等方面的因素外,还与教师习作教学的方式、方法有关。如果教师对习作教学的目标没有明确的认识,习作教学枯燥无味,也会导致学生对习作失去兴趣,进而形成畏难心理。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生习作的兴趣,引导学生享受习作中的乐趣。《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提出的目标是:"能具体明  相似文献   

17.
从本质意义上说,写作文就是一种体验。如果学生能对生活有一种独特的体验,那么他就能写出好习作。生活体验是学生写作的源泉,因此,生活体验应该作为小学生作文的题材,将多姿多彩的生活融入到小学作文教学中,让学生真切地感受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受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写出具有独特体验、个性鲜明、情感丰富的习作来。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的体验怎样诱发呢?一、贴近生活实际,拓展生活体验当学生对生活有了切身的  相似文献   

18.
"内容具体"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习作的基本要求之一。目前,小学生习作常见的毛病是:叙事不具体,描写不细致,不能具体、形象地表现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和精神风貌。面对这种情况,老师们想出了种种办法,有些甚至无奈地、强制性地规定学生习作的字数,结果学生习作的字数倒是七拼八凑地凑够了,但其习作却是结构凌乱、语言混乱、内容空洞,不生动,不具体,让人看  相似文献   

19.
让学生回到学生生活中去,使学生从习作实践中真实地感到,习作是生活的需要,不仅将来要用,而且现在就有用,教师必须通过这多种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习作情感,使他们乐于习作。那么,如何让小学生习作回到生活中去,真正变成学生生活的需要呢?  相似文献   

20.
陈昌发 《小学语文》2011,(11):43-44
小学生习作指导要重“作文前”,即重视学生作文动笔前的观察指导和体验引导等环节,这对于打开习作思路、准备习作素材来说,无疑是正确、必要的。同时,习作指导还应重视“作文后”,即习作初稿完成后的修改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