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宜平 《文教资料》2007,(29):105-106
散文作为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范文,很能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境。本文着重论述了在散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情感的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2.
散文教学,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情感,“披文而入清”,牵动学生的情思,使学生获得美感的愉悦和深刻的思想教育。为此,在散文教学中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深刻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基调。心理学认为,“参与艺术家或作家创作活动的想象之最重要特点是它的明显情绪性。作家头脑中产生的想象,情境、情节的意外转折似乎是透过一架特殊的,‘不断充实的机器’。进行创作的个人情绪方面就是这样一架机器。作家、艺术家和音乐家体验着各种情感并使它们体现在艺术形象中,从而促使读者、观众和听众产生感受、悲伤和欢乐”(彼德罗夫斯基《普通心理学》)。可见作者的情感基调是其作品深邃意境的关键性因素,是作品抒情的主旋律,因而若把握了作者的情感基调,就能找到作品情感脉络的源头,沿着作  相似文献   

3.
所谓情境教学就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一、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一种将学习者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追求教育的整体效益。它旨在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4.
笔者认为,进行散文教学,学习主体也应有相应情感的蓄积和融入,做到文章情、教师情、学生情和谐统一,方能较快地进入散文的美妙意境,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设置情境以利情感的唤起。情境是一种具体可感的情形或景象,设置与课文有关的情境,可加速情感的激发,使学生较快地站在与作者切近的起跑线上。 以生活模拟情境。如巴金的《灯》,开篇时笔者举出学生所记亲身体验:暑假“流浪”,不觉步入山区,一番艰苦自不必说,踽踽独行,单是孤寂恐慌之感便够人承受,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具有鲜明的情感色彩,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决定了它肩负着培养和发展学生情感的独特使命。情感教育是指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其施加教育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基本途径是营造情景、提高情商、创设情境。  相似文献   

6.
情感教育即情感领域的教育,它是教育者一定的教育要求,创设一定的情境和学习氛围,促使学生情感领域发生强烈的自我追求的心理倾向,产生的新的情感,并把这种追求转化为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地、自发地参与地理教学。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散文教学的优化关键在于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转而以"生本"理念为导向,强化情境教学在散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本文立足于高中语文散文教学的现状,阐述了情境教学在高中散文教学中有效应用的若干策略。一、情境教学应用于高中散文教学的原则情境教学是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以"情境"为导向的教学形态,更加开放且多元化。传统散文  相似文献   

8.
动物散文大多借动物抒情言志。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编排了12篇动物散文类作品,深受儿童喜欢,深具教育意义。本文明确了这类文体对于学生情感激发、阅读积累、个性表达和能力提升等方面的独特价值,从而引领学生立足生活情境,观察体验创意阅读;品读经典作品,阅读积累个性表达;促进自主学习,逐步实现语文能力和素养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9.
<正>一、情感教育在散文教学中的意义1.情感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审美的需要。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在散文阅读过程中,只有有了审美的要求才会有审美的行动,可以说,散文阅读的动机就在于个体对美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正>现代散文因具有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而深深吸引着每一个读者,几乎每一个读者都能够从现代散文中获得情感共鸣。现代散文既有文学价值,又有哲学价值,因此,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对现代散文的教育教学应该摆放在较重要的位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不断优化现代散文的教育教学措施,以期能够提高初中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深化,高中历史教学除了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理论知识传授外,情感教育也很关键。高中历史课程的主要价值在于培养高中生的历史人文感以及积极的爱国情感,而情感的培养离不开特定的情境,将情感教育和情境教学两者结合起来,就变得至关重要。本文从总结当前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现状入手,对情感教育和情境教学两者结合运用于历史课程的可行性进行了理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2.
审美教育是目标,散文教学就是载体。散文教学追求的是从文字中读懂耐人寻味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真切情感,以达到情感共鸣,从而得出感悟。这与审美教育不谋而合。在散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可以发挥语文教学以情感人、以美启真的作用,可以激发学生潜在的审美情感、培育审美情趣、锻炼审美想像能力,进而开启学生的智慧。散文具有突出的审美情感特质,在艺术形式上易于接受,且最贴近学生生活实在。青年评论家谢有顺说“我理解的好散文,就是那些在平常的外表下蕴含着不平常的精神空间的篇章”。惟有真情才能够动人。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指在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挖掘教材中情感因素的教育作用。根据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创设作品情境,教师生动讲解,学生深情朗读等方式,激发学生情感,与作品产生共鸣,启迪学生心智,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产生生活和学习的动力的教育方式,它是一种富有情感色彩的教育活动。通过分析中学语文情感教育的理论、对中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特征分析,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的角度提出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陈桂兰 《考试周刊》2013,(24):43-43
<正>情境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学习的心态,借助各种形象化手段,优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的情感主要源于老师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源于教师对学生真挚无私的爱。情境教学法是情感教育的反映。老师应该懂得挖掘教材本身的情感因素;创设问题情境;造成悬念,让学生受好奇心驱动而努力  相似文献   

15.
散文有其内在审美情感特质。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散文中的美学因素,和学生共同挖掘其内在美和外在美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对教材提供的散文佳作,教师采用创设情境、品析语言、配乐朗诵等方法进行审美教学。  相似文献   

16.
本篇论文从语文教学目的谈起,提出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也就是要求在语文课堂上要创设一种愉快的教学情境。论文首先介绍什么是情境教学法,其次指出情境教学法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情感,然后从导入新课有新意、课堂问题的设置几方面谈如何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最后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谈对它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陆勇 《教师》2012,(34):118-118
情境教育的“情境”,实质上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是促进学生能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情境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突破口就是情境的创设。它的基本着眼点始终是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和主动发展。创设符合学生多方面发展需要的、充满美感和智慧的环境氛围,能使优化的环境与学生的情感、心理发生共鸣,从而促使学生在现实环境和主体活动的交往作用的统一和谐中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道德情感具有情境性,一定的道德情境能激发相应的情感。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特定的教育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思索进入情境,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进而进入角色,产生情感体验,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那么,如何在思品课教学中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呢? 一、生动讲述,引入情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  相似文献   

19.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指在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挖掘教材中情感因素的教育作用.根据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创设作品情境,教师生动讲解,学生深情朗读等方式,激发学生情感,与作品产生共鸣,启迪学生心智,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产生生活和学习的动力的教育方式,它是一种富有情感色彩的教育活动.通过分析中学语文情感教育的理论、对中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特征分析,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的角度提出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进行情感教育,要演示情境,激发情感;声情并茂,拨动情弦;感受情境,抒发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