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被称为成同中兴三大名臣之一的胡林翼,在整顿贵州、经营湖北方面均体现出了他杰出的管理才能,而在湖北对太平天国的镇压,又凸显了他杰出的军事才能。对胡林翼的文武之才进行论述和考证,深入了解胡林翼的思想和才能,进一步分析研究湘军和中国近代史。  相似文献   

2.
目前史学界对胡林翼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军事思想及其与湘系实力关系等方面都有较多的研究和探讨.但对其杰出的管理才能却缺乏研究。拟对其管理才能做一番探讨,以期加深对胡林翼的了解,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上“咸同中兴”现象兴起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胡林翼在担任湖北巡抚期间,苦心经营湖北,使其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重要基地;竭力维护湘军,促进了湘军的发展和团结;积极选拔人才,使各类才干之士都集合于湖北和湘军之中。从而对挽救崩溃边缘的清朝统治,对镇压太平军农民起义,都有着关键的作用;胡林翼也因此成为晚清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  相似文献   

4.
胡林翼政治军事思想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林翼(1812—1861),字贶生,号润芝,出生于湖南益阳一官僚地主家庭,1835年中举,翌年成进士,1846年报捐知府,分发贵州,历署安顺、镇远、思南三府知府,1851年补黎平知府,升贵东道。在黔凡七年,“捕盗安民”卓见成效,名声大起。1853年底应湖广总督吴文镕奏调,率黔勇600人赴鄂,欲与西征太平军抵敌,赴鄂途中,吴文鎔败死,胡林翼留湖南,后随曾国藩湘军东征。太平军再度攻入湖北,已是湖北按察使的胡林翼率军回救,武汉失守,原巡抚死,1855年4月胡林翼奉旨署湖北巡抚。他督军攻武汉,次年底克之,并迅速肃清鄂境,旋被补授湖北巡抚,从此实权在握,进入一生事业的顶峰时期,他经营湖北,充实湘军,督师东征,在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1861年9月30月,他咯  相似文献   

5.
十月他是一代伟人,他从一位农民的儿子成长为新中国的缔造者。他有着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杰出的政治才能,又有着极具力量的人格魅力。他的诗词和书法大气磅礴,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6.
张世杰是个忠臣义士,但决非是具有杰出军事才能的大将。他为保卫南宋王朝曾立有战功,但与他的判断失误,用兵无所造成的败绩相比,其恶果远远超过了那些微不足道的小胜。  相似文献   

7.
太平军兴后,为筹措军费,胡林翼百计罗掘,对湖北的盐税、厘金等财源进行整顿,其中绩效最著者当属厘金。胡林翼整顿厘金因何绩效显著?《清史稿》称时东南各省皆抽厘助饷,惟湖北多用士人司榷,核实无弊,研究者多认为由于士绅较胥吏廉洁,使贪污舞弊现象减少。地方士绅参与税赋征收并非始于胡林翼抚鄂之时,有清一代,各地均有劣绅勾结胥吏把持征榷的情况。士绅并不比胥吏更具同情心,尽管胡林翼对厘金局员多加限制,各地不法事件仍时有发生,核实无弊显系溢美之词。胡林翼去世后,湖北政治局面虽动荡不宁,厘金收入却保持稳中有升的趋势,可见收数增减并不简单取决于局员操守清浊。用士人司榷的本质在于,对比由吏部任命的州县官员,没有实职的士绅既易驾驭,亦可随意改委,更有利于督抚向下掌控财权。胡林翼通过设局委绅,将抽厘之权由州县收归督抚,破除了官、吏、绅利益一体化,改变了过往钱粮征解过程中因层层递解而被挪用侵蚀的局面。对于湖北各地出现的绅权扩张倾向,胡林翼采取了坚决抵制的态度,厘局中士绅的权限被严加监控,不过是充当督抚属员。其后,各地督抚亦如胡林翼,向下揽权,紧握以厘金为代表的大宗财源,构成了督抚专权的财政基础,改变了清代以中央为主导的财权结构。  相似文献   

8.
论胡林翼的经世改良思想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林翼是近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改革实践家和经世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改良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不仅超过了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陶澍等人的思想,而且在同时代人中也难有匹敌者;同时,他的改良思想也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他的一切改良活动及实践都旨在维护和挽救封建统治。  相似文献   

9.
胡林翼(1812-1861)和官文(1798-1871),一个在天之北,一个在天之南,出于镇压太平军的需要,清政府把他俩撮合到同城为官,官文总督湖广,胡林翼巡抚湖北,二人的官署都在雄踞长江中游、绾毂数省的湖北省城武昌。官、胡的关系,影响到胡林翼局巡抚之位,行督抚之权,施展其政治、军事与经济才能;影响到长江中、下游的战局;影响到后来收复新疆160万平方公里领土的民族英雄左宗棠的生死安危;影响到湘军的“中兴”与曾国藩的东山再起与执掌东南大局。官、胡关系不是波澜不兴的一潭死水,经常出现拍岸惊涛。胡林翼在惊涛声声中运用权…  相似文献   

10.
杨维 《学习之友》2008,(2):15-15
上个世纪初,英国出了两个杰出的人物,这两个人对世界的贞献足如此的巨大,以至全世界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他们:一个是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他在二次世界大战中以自己杰出的外交才能极大地推进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他治理国家的超凡智慧和忠实诚信的人品在国内受到了人民的普遍崇敬。一个是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他在1928年发明了青霉素。青霉素是现代医学中使用最普遍、抗菌效果最显著的药物,它的临床应用为全人类的健康带来了福音,它和原子弹、雷达并列,被称为二战时期世界三大发明之一。  相似文献   

11.
富弼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宋仁宗庆历二年他出使契丹,不辱使命,表现出卓越的外交才能和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他那种对国家、对民族诚挚的爱仍然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庄华岳1935年考进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与赵无极同班,感情甚笃,同是班里最为出类拔萃的.庄华岳在校学习时就显露出过人的天份和才能,成为老师眼中的奇才,作品受到业师吴大羽及同学赵无极的激赏.吴师拟荐庄出国留学,因抗战爆发终成泡影.后庄华岳几十年从事教育工作.赵无极毕业后赴法深造,成就为一代大师.1957年赵无极曾误信传言,...  相似文献   

13.
作为晚清一名重要朝臣,张之洞的大部分事业是在湖北建立的,尤其是对湖北教育事业的发展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他曾出任湖北学政、湖广总督等重要官职。实际工作加深了他对科举考试和学堂考试的一定认识,加上自身具备的"中体西用"的文化观和"学术造人才,人才维国势"的学术、人才观,形成了他独特的考试思想。  相似文献   

14.
合唱教学中的基本功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合唱教学中基本功训练》进行解析:1.视唱能力的培养。着重训练学生的识谱能力,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音准和音乐感。2.培养正确的呼吸和发声方法,掌握歌唱的技能技巧。3.加强正确的咬字、吐字的训练。通过正确的咬字、吐字与唱歌发声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字正腔圆”的目的,从而生动形象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4.加强和声训练,要求学生做到能聆听自己的声音,也能兼听他人的声音和效果,调整自己的音准、音色和音量,使自己的声音和集体的音响一致。  相似文献   

15.
坚持知识、能力和思维的辨证统一,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大胆置疑,并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构建师生互动,把教学过程与创新能力培养紧密结合,既培养了学生的横向思维能力,又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张荫桓虽由捐纳出身,却凭借其过人的才干在官场中步步高升,由驻外使节而成为朝廷重臣,并受到光绪皇帝的信赖。他利用自己的西学知识影响光绪,促使其倾向变法,并向其推荐了康有为,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维新派的重要密谋。维新运动高涨之际,他频繁地被光绪召见,协助其进行改革决策,并积极地推行新政,对变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为免遭物议,张荫桓策划新政总是居于幕后,但还是未能逃避杀身之祸,成为因变法而被处死的级别最高的官员。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对人才的认识和使用有独到的见解。从识人才、用人才、培养人才三个方面探讨毛泽东人才观的丰富内涵,认为毛泽东人才观具有适用广泛、与时俱进、源于实践指导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特殊的身世和性格世界的多重矛盾,影响着他的独特的文学思考和追求,他面对波澜壮阔的时代,义无反顾地以民间姿态,“闹中求静”,娓娓叙述着神秘而纯美的湘西世界,寄寓着非同寻常的人生理想和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19.
李鸿章作为晚清时期对外交往中的重要人物,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一直积极地采取多种措施保护华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保护华工的过程中,各阶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李鸿章的相关思想不断发展,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见解;对外交涉中充分展现出其在政治、外交领域的远见与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