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曾国藩组织的湘军,始终是在清廷要君主集权,与湘军将领要扩张地方势力的矛盾中发展起来的。就曾国藩个人来说,由吏部侍郎组织湘军,到1860年总督两江、1861年节制苏、浙、皖、赣四省军事,其道路是曲折的。清廷长期猜忌曾国藩,害怕他兵权太大,易成尾大不掉之势;然而又不得不用他,所以,想出了种种办法来压制他、打击他,遂使曾国藩几起几落。但曾国藩在忠君思想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胡林翼(1812-1861)和官文(1798-1871),一个在天之北,一个在天之南,出于镇压太平军的需要,清政府把他俩撮合到同城为官,官文总督湖广,胡林翼巡抚湖北,二人的官署都在雄踞长江中游、绾毂数省的湖北省城武昌。官、胡的关系,影响到胡林翼局巡抚之位,行督抚之权,施展其政治、军事与经济才能;影响到长江中、下游的战局;影响到后来收复新疆160万平方公里领土的民族英雄左宗棠的生死安危;影响到湘军的“中兴”与曾国藩的东山再起与执掌东南大局。官、胡关系不是波澜不兴的一潭死水,经常出现拍岸惊涛。胡林翼在惊涛声声中运用权…  相似文献   
3.
在鸦片战争中,不同阶级、阶层的人,对这场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抱着不同的态度。地主阶级顽固派的曾国藩,完全站在满洲贵族穆彰阿、琦善一边,充当了投降派的头头。《中英江宁条约》签订后,曾国藩在家书中说:“英夷在江宁抚局已定,盖金陵为南北咽喉,逆夷既已扼吭而据要害,不得不权为和戎之策,以安民而息兵,……此次议抚,实出于不得已。但使夷人从此永不犯边,四海宴然安堵,则以大事小,乐天之道,孰不以为上策哉。”(《曾文正公六种家书》卷一,28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