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外合作大学的建立类似于中外高校的一种“联姻”活动,从婚姻学的视角出发,大学中的中外双方在合作时应遵循追求“共同理想”、实现“性格互补”、保持“独立人格”、丰富共同活动、发挥社会功能等五个原则.  相似文献   

2.
工业化是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过程,是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工业化的深入发展,需要科学技术解决生产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工业化也是科技新成果不断涌现,并迅速应用于生产领域,促进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过程。本文试就高校与企业联姻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一、“青岛名牌企业现象”的思考 前不久,湖南省委组织部组织省委党校中青干班学员举行了“青岛名牌企业现象”研讨会,笔者有幸作为与会者,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企业对口联姻、双向渗透的“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落实就业导向、提升就业质量和就业率、解决人才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订单教育”实现了就读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实现了学校、学生、企业的三方共赢。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与对口企业联姻,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组织教学实习实训,共同管理和监控毕业生质量等途径,实施“订单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厂校合作产教结合排上乡农校与企业联姻萍乡市湘东区排上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自创办以来,一直坚持走“厂校合作,产教结合”的路子,主动与企业联姻,取得了显著成效。排上乡政府十分注重“科技兴农”、”科技兴乡”,投资5万余元,兴办了乡农校。这个农校集种养、衣机、...  相似文献   

5.
期待双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界和产业界的“联姻”与商业资本的大举“入侵” ,是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新阶段的一个显著特点。去年上半年前出现的那些商业性教育网站和网校 ,还有几所高校先期进行的远程教育试点中的“企业准入” ,都只能算是“体制外的尝试”。突破性的标志是去年 7月 ,教育部将试点高校由 6所一下子扩大到 30多所 ,并赋予其前所未有的办学自主权 ,其后又出台了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 ,为正寻求与企业合作的学校和试图进入的商业资本发了“通行证”。在网络的持续“低迷”中唯有远程教育“风景这边独好” ,到了年底这种势头更为迅猛 :中央电…  相似文献   

6.
和亲,是指各国各民族统治阶级的一种联姻.这种联姻,在春秋战国时代,“秦晋”、“齐鲁”、“赵魏”之间就曾有过.这是国与国之间的联姻.后来到了汉代,出现了汉族与少数民族和亲的现象.但它同国与国之间的联姻不同,它不是单纯的联姻关系,而是一种政治行为,正如革命导师恩格斯所指出的:对于剥削阶级的诸候、王公来说,“结婚是一种政治的行为,是一种借新的联姻来扩大自己势力的机会,起决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而决不是个人的意愿.”西汉王朝与乌孙的和亲,正说明了这一点.他们之间的和亲,实际上是一种政治策略,是双方订立政治盟约的一种形式,是建筑在双方都有联合对方、共同抗击匈奴这一政治要求之上的,是为一定的政治利益服务的手段.这个政策尽管受到当时政治形势的制约,不管当时统治阶级的主观愿望是好是坏,结果都导致了汉族与乌孙族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两个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本文拟从西汉王朝实行和亲政策的原因、和亲政策的实现及实行和亲政策的重大历史意义这几个方面来谈点个人看法,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7.
政产学合作是开展学生工程实践教育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客观需要,是适应高校和企业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发达国家工程教育改革和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当前政产学合作教育中存在着政、产、学三方“缺位”现象。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政产学合作教育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扶持,高校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政产学合作开展工程实践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企业要主动加强与高校的“联姻”与合作,从而进一步推进政产学合作开展工程实践教育。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的利用率低、建设与维护成本高、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民营企业职工体育活动也面临很多问题。高校体育场馆与民企实行联合运作的模式,包括资金"联姻"、活动"联姻"、管理"联姻"等模式,是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和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满蒙联姻”是清初巩固国基、凝聚各民族的重要政策之一。孝庄文皇后是“满蒙联姻”的杰出代表人物。纳兰性德的《五色蝴蝶赋》是最早歌颂孝庄文皇后的文学作品。这篇《赋》反映了对于“满蒙联姻”的正反两种态度的交锋。《五色蝴蝶赋》对孝庄文皇后的歌颂,具有“地灵人杰”、“君唱臣和”、“辨诬存真”三个特色,是“满蒙联姻”的颂歌、证词和镜子,因而在民族文化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地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中等职教必须把教学目标调高,专业知识面调宽,教育教学手段调优,做好主动适应工作。一、走好主动适应的路就国内目前中职发展的状况,要主动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确立“三联、两全、四个一”的办学思路,应该是较明智的决择。“三联”,即上与高校联姻,以提高办学的层次和科技的含量,同时了解高校信息,不断校准定位;横与  相似文献   

11.
高校文化与小镇文化的融合发展是当下的热点,以四川传媒学院石堤校区为例,可将小镇历史风物与传媒高校影视制作艺术结合,拍摄风物微纪录片,借传媒艺术的传播力提高小镇的知名度;可以成都影视硅谷为中心吸纳更多企业入驻,实现旅游小镇产业园区的构建;可充分发挥川传艺术类学科优势,打造独属团结镇的“大千艺术祭”,真正实现自然之文与人文的结合,历史风物与现代艺术的联姻。  相似文献   

12.
吴彬  李宪伦 《教育探索》2009,(2):103-104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要求,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还存在若干有待解决的问题。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一是要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的“联姻”,二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提高社会实践的有效性,三是要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有效的保证,四是要完善社会实践活动的检验手段。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中,员工培训成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高效、优质的员工培训成为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必然需求;同时,企业培训也成为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拓展的延伸。"校企联姻"的企业培训模式,恰恰就是地方高校与民营企业双赢的有效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4.
自1998年网络教育学院开始试点运行,教育界和企业界就为采取哪种模式才能更好地开展网络教育、达到双赢而绞尽脑汁。在先后创出了教育+技术、教育+资源、教育+服务等多种合作模式后,如今高校和企业的联姻模式已成为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主流。在现代远程教育从“摸着石头过河”的初期混沌,到目前现代远程教育逐渐规范运作、有序发展的历程中,很多院校都在不同程度地谋求与企业的合作。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的职业属性客观上要求高职院校要建立“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开发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高职院校“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可按照学校与企业“双方联动、双岗交替、双向培养”的建设模式运作。在师资培养机制上,学校与企业双方联动;在师资培养方式上,教学岗位锻炼与企业(或生产性基地)岗位挂职双岗交替;在师资培养面向上,面向学校教学和企业技术开发岗位双向培养。按照这一模式,学校主动与企业“联姻”,促进“双方联动”;教师主动参与企业生产,实行双岗交替;学校主动为企业服务,试行“双向培养”,最终实现学校、企业、.教师三方共赢。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19):F0002-F0002
这是一个鼓励创造、创新的大时代!高等院校为培养专业知识精、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高科技人才,尝试着搭建起多条创新培养之路,其中建设联合实验室就是一种应用、推广性极强的创新方式,国内众多知名高校同跨国企业“联姻”,共建高等实验室,促进资源整合,解决技术难题,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校企合作代表的是知识系统和产业系统间的合作,其实质是企业与高校科研人员之间的技术流动,这也使得企业在寻求合作时,会面临“与谁合作”的问题。通过高校技术创新人才的探测,能够帮助企业解决高校科研人员的合作选择问题,对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促进校企联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提出一种高校技术创新人才探测方法,形成了研发起始年和技术创新度两个指标,以此为基础构建“研发起始年—技术创新度”矩阵图;进一步,通过设定指标阈值,对高校科研人员进行细粒度划分,以探测“老成谋国型”和“年轻有为型”技术创新人才。文章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选择“平安科技”进行了实证研究,在识别“平安科技”在“人工智能”领域技术研发重点主题和技术研发薄弱主题的基础上,分别探测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人才,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为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伙伴选择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推出“百县千企”联姻工程,全方位推进校政、校企合作。本文以旅游与管理系实施“百县千企”联姻工程为例,阐述其实施的途径、成效及应注意的问题。通过科学实施“百县千企”联姻工程,全面提升旅游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恩格斯逝世九十周年。在纪念恩格斯逝世九十周年的日子里,我研读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就本书的思想来说,完全称得上人类自然辩证法史上的一次壮丽日出。其中关于哲学与自然科挚结合的论述,在今天仍然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打算结合恩格斯的有关论述,对哲学与自然科学的“联姻”道路以及这一“联姻”的社会经济意义作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20.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认为:科学和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两翼双翅,二者的“联姻”,就体现在有一条由此及彼、由彼及此的侨梁横架在理智的逻辑思维与情感的审美思维之间。中国科学院院士、核化学家汪德熙教授,就是这一“联姻“的实践者。他不仅在科研上成绩斐然,在音乐艺术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