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近年来,未成年人弑亲案件、校园欺凌事件、未成年人自杀及违法犯罪案件等多次被媒体曝光。有教育界人士指出,此类案例和问题的背后,既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及安全自护等方面教育缺失的原因,更有生命教育亟待补课的警示。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加强生命教育,可以避免未成年人伤害他人或自身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犯罪案件频发,其基本特征表现为低龄化、团伙化、男性为主、抢劫及故意伤害犯罪为主等。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犯罪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教育中"爱的缺失";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宣传教育不到位;心理健康教育的薄弱等。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犯罪的有效预防对策包括完善家庭教育方法、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与法律宣传教育、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等。  相似文献   

3.
近阶段,诸多媒体纷纷报道校园伤害事件,在校学生惨无人道杀害同学、亲人等案件令人触目惊心.确实,近几年来,某些学生对暴力的麻木和对生命的冷漠达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一些恶性案件的制造者或受害人正是处于花季的未成年人.这些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例,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也给学校教育提出了急需关注的生命教育这个课题.为此,笔者认为,重视生命教育迫在眉睫,搞好生命教育,学校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4.
2005年,发生了数起校园凶杀案和一些中学生、大学生以及博士生的自杀案件。善良的人们痛心之余,不得不面对这些现象进行深刻的思考。结论之一,是学校教育体系的缺失和错位,体现在过多的重视学生的才能和成绩,忽略了对未成年人的生命教育。生命是最宝贵的,人生的一切奋斗、成功与幸福都附在失而不能复得的生命上。没有了生命,一切都等于零。那么,我们该拥有什么样的生命教育课?该如何对我们青春年少的孩子进行不可或缺的生命教育呢笔者认为,至少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对自身生命的珍惜。自古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之说,意思是生…  相似文献   

5.
反思未成年人爱心缺失的原因,加强对未成年人进行爱的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现实的需要和与时代的重任.造成未成年人爱心缺失的主要原因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文精神的失落;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及网络社会的负面影响;学校爱的教育误区;家庭爱的教育误区等.  相似文献   

6.
生命教育 急需关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阶段,诸多媒体纷纷报道校园伤害事件,在校学生惨无人道杀害同学、亲人等案件令人触目惊心。确实,近几年来,某些学生对暴力的麻木和对生命的冷漠达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一些恶性案件的制造者或受害人正是处于花季的未成年人。这些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例,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也给学校教育提出了急需关注的生命教育这个课题。为此,笔者认为,重视生命教育迫在眉睫,搞好生命教育,学校责无旁贷。那么,怎样在学校里开展生命教育呢﹖一、结合校园安全、学生自我保护,进行生命教育校园安全、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与学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家长在调查中都…  相似文献   

7.
媒体曝光未成年人性侵害案件不断增多,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对未成年人进行性侵害防范教育刻不容缓。各项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未成年人性侵害防范教育的责任主体,但在现实中却存在着严重的责任主体缺位现象,尤其是作为主要教育责任主体的教育行政部门严重缺位与不作为,导致普遍的未成年人性侵害防范教育缺失。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发挥部署、协调、管理与监督作用,创造条件,赋予学校与家庭实施预防性侵害教育的能力,在保护儿童免受性侵害的系统工程中发挥预防与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8.
[设计理念] 长期以来,生命教育的缺失使孩子们对生命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和思考.一桩桩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引导未成年人走出误区,教育他们珍爱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已成为现代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小学生早孕自杀,堕胎、打架,离家出走等新闻频见于报端,未成年人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漠视让人痛心。国家基础教育多次改革,并没很好解决此问题,某种程度上甚至有更严重之势,这种现象值得每个关心孩子成长的人关注与思考。本文主要运用文献法、统计法等方法,从一个体育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反思中小学体育教学各因素,分析体育教学中给孩子错误的导向,探讨致使生命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缺失的原因,根据这些原因做针对性的工作,改善这种状况。  相似文献   

10.
<正>崇尚科学,珍爱生命是学校教育中永远值得关注的重要话题。2004年3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进崇尚科学、珍爱生命的主题教育,明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强调要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在此大背景下  相似文献   

11.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方面存在问题,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各有缺失且三者合作不足,建议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突出学校的德育功能,重视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优化社会环境,真正实现家庭、学校与社会合力育人.  相似文献   

12.
高校生命教育实践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大学生轻生事件偶有发生,这与高校生命教育缺失密切相关。生命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取向。全文从生命认知、生命情感、生命意志、生命行为等向度分析了国内高校生命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了当前高校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当前,由于我国教育评价机制的不完善,使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对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缺失,严重影响到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影响到最终教育结果的成败。为此,家庭和学校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使得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问题日益严峻。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近10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近2万14岁以下儿童非正常死亡;4050万儿童受到车祸、溺水、烫伤、触电等意外伤害。2014年中小学生寒假开学前后的近50天内,我国就发生了多起恶性未成年人安全事件及公共安全事故,为生命与安全教育再次敲响了警钟!生命需要敬畏保护,安全需要科学教育。呵护生命,关爱成长,居安思危,青少年生命安全教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方斌 《教书育人》2011,(9):34-35
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从预防未成年人自杀、降低未成年人自杀率的角度出发,第一个提出"生命教育"这一思想。几十年来,各国对"生命教育"这一思想都有广泛的关注和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且尝试不同的途径去践行。美国诸多学校都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成立了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各种专业  相似文献   

16.
孙睿 《成才之路》2010,(10):30-31
本文根据近年来不断出现的学生伤害自己及他人的事件,证明生命教育在现实教育中的缺失,通过探讨生命教育的内涵,分析生命教育缺失的表现,寻找生命教育缺失的原因,最终在社会、学校、家庭的正确引导下使生命教育重新回归正确的轨道。  相似文献   

17.
未成年人网民规模扩大,存在一定比例不健康上网情况,上网呈低龄化趋势,以及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中的新特点、上网对未成年人的不利影响等情况值得关注,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文明上网是未成年人教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数字看家教     
6成:山西省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山西黄河律师事务所做了一份省城未成年人吸烟情况调查表。调研对象为中小学生、家长、烟草经营者。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家长总是教育孩子不要吸烟,但接受调查的家长中,有六成以上的人当着孩子面抽烟。调查者建议,有关部门应通过家长学校、教师培训等机会,加强对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自觉履行保护未成年人不受烟草伤害的责任,做到不在未成年人面前吸烟,不让未成年人买烟,将香烟放到未成年人接触不到的地方,为未成年人创造无烟家庭及校园环境。此外,家长和学校还应积  相似文献   

19.
为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不少地方和学校都出台了相应的加强生命教育的指南或纲要之类的政策文件,有力地促进了生命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但从学校具体实施的效果来看,生命教育还存在许多值得进一步深化和研究的问题,需要从生命教育的功能定位和实施形态上加以协调和解决。  相似文献   

20.
《柳州师专学报》2017,(5):95-98
大学生生命意识的缺失是不容忽视的现象。当前,大学生存在生命价值意识的偏离、生命责任意识的淡漠、生命承压能力的脆弱、生命调谐能力的缺乏等生命困境。追本溯源,大学生生命意识的缺失是学校、家庭、社会等三方的生命教育缺位造成的。为此,提出确立生命教育的原则、充实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拓宽生命教育的途径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