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中国人发明了“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后,这个看起来有些雷人的词汇就带领着Chinglish一路前进。当中国人自嘲被中式英语雷得“外焦里嫩”时,国外主流媒体上却频频出现这些颇具中国特色的Chinglish。从“dama(大妈)”到“guanggun(光棍)”。再到“fenqing(愤青),当“中国文化”遇上“英语单词”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相似文献   

2.
Long Time No See     
中国学生学英语,由于缺乏语言环境,难免会写出一些汉语式的句子,这被称之为"Chinglish”(即Chinese English)。诸如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之类似的例子,足以让人啼笑皆非。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各类英语考试对书面表达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英语翻译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中国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然而,很多学生的译文无法切题,思路混乱,语言支离破碎,根本的原因在于没有走出中式思维模式造成的误区,经常出现类似"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这样的中式英语,或者叫Chinglish。中式英语被称之为  相似文献   

4.
据报道,2011年7月11日,南京公布的2014年青奥会的6句候选口号中,"天天向上"的英语翻译正是"day day up"。报道称,伴随着这句话的入选,曾被诟病的Chinglish(中式英语)也开始逐渐被外国人认可,例如美国大片《阿凡达》中,在影片放映到1小时40分左右的时候,主人公就说出了一句"地地道道"字正腔圆的中式英语"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  相似文献   

5.
相信大家对Chinglish早已经见怪不怪了,比如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 之类的,当然这不过属于“中式逐字翻译原创版”,老外们看后莞尔一笑也就过去了。但有些情况则不同,已有的英文词句的表意往往并非是单词的真正意思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各类英语考试对书面表达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英语翻译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中国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然而,很多学生的译文无法切题,思路混乱,语言支离破碎,根本的原因在于没有走出中式思维模式造成的误区,经常出现类似“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这样的中式英语,或者叫Chinglish.中式英语被称之为“具有汉语特色的英语”,是一种汉语及英语混合而成的合体语言.  相似文献   

7.
"高丽棒子"原即"高丽房子(帮子)",起初并非贬称,只用以称呼高丽或朝鲜的仆役。后由于朝鲜下人的不良行为,逐渐让中国人对朝鲜人产生不好的印象,遂成贬称。比起"房""帮""榜"等,"棒"字的不良成分更浓,故而词形最终落实于"高丽棒子"。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出版,由沙健孙主持编写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将全书划分成上中下三编,上编为"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年)",中编为"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0年)",下编为"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  相似文献   

9.
在国内各大英语学习论坛上,经常可以看到有关Chinglish(中式英语)的文章,但一般都是中国人写的。不过这里有一篇文章,也是有关chinglish的,但却是美国人写的,很有意思。这篇长文的标题是Chinglish 2 English(从中式英语到标准英语),作者是浙江大学的美国外教Chuck Allanson,内容则是Chuck在中国五年任教期间所听到、所看到的各种Chinglish说法。  相似文献   

10.
but表示"除……之外",常与否定意义的词连用.当but前有动词do时,but后接动词原形;except表示"除……之外(不再有)",指从整体中排除ex- cept所带的人或物,前面带有all,every,any,no及其他复合词.但在否定句中,except却没有排斥性;ex- cept for表示"除……之外(用以说明除外者不同于包括在内者),只是";besides表示"除了……之外(还有)",它的意义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上besides除外的人或物,其前常有other,another,any other.a few等词。试比较:  相似文献   

11.
李华勇  宗伟 《考试周刊》2009,(38):89-91
长期以来中国学生学会的英语被称为"中国式英语"或"Chinglish",造成中国式英语的原因之一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只重视语法、词汇、句型等英语结构性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英美人士的思维表达方式的学习和培养,结果在说英语时就只能在汉语思维及其表达方式的潜意识的指导下,按照汉语的语法结构来说和写英语;这样说出和写出的英语必然不符合英美人的思维表达习惯,这样的英语被称为"Chinglish"就不足为奇了。为了让英语学习者摆脱和避免"Chinglish",本文作者从认识和培养英语思维表达习惯这个角度阐述了怎样说出地道的符合英美人士思维习惯的英语。  相似文献   

12.
从3月24日在希腊奥林匹亚举行北京奥运圣火取火仪式、开始圣火传递(chuán dì)以来,北京奥运火炬"祥云"带着它鲜明的中国印记和高科技的"中国芯(xīn)",亲历了许多国家,一次次点燃起世界人民的奥运激情,人们对北京奥运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13.
ChingIish是个中英文混合询,意思是“中式英语”。2005年,chingIish还曾连同“海啸”、“禽流感”被列为全球最流行的十大词汇之一。在现实生活中,之所以会出现chinglish,是由于我国的英语学习者在对外交往过程中不能很好表达自己的思想或理解外国人的情感。虽然类似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指“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样按照中国人  相似文献   

14.
读词句     
Day day up:中式英文天天向上的意思。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曾经位列十大最搞笑中式英语的头名,被很多人传为笑谈。7月11日,南京公布的2014年青奥会的6句候选口号中,天天向上的英语就是Day day up,引发热议。  相似文献   

15.
"好"的英语表达法常见的有三种,即good、nice和fine。然而它们的用法不相同,特归纳如下:一、good指人或物的"品质"、"质地",如:He is a good doctor.他是一个好医生。That car is very good.这辆汽车真好。  相似文献   

16.
当我们在学习第二外语的时候,我们通常会把它跟我们的母语联系在一起。所以中国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就经常闹出一些笑话,我们称之为"Chinglish"。以下就是一些大家平常容易出错的句子,看看你平时是不是也有犯这类错误呢?!  相似文献   

17.
第二十九届奥运会顺利召开,让世界看到一个飞速发展的中国.随着中国在世界大舞台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中国人对于英语学习的关注和热情也空前高涨.而在经历了十几年的学习历程之后,很多人学到的英语却被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称为Chinglish.本文将从日常出现的Chinglish现象入手,着力分析Chinglish的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进而分别从教学和学习两个方面给出合理建议,以期能时读者学到原汁原味英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同学们在初中英语教材中会经常遇到take、spend、cost、pay几个表示"花费"的单词,使用起来不知所措,混淆不清。一、take指"需要;花费(时间或金钱)",主语常常是物或动词不定式(短语),而不是人。  相似文献   

19.
"软五"当读为"栭梧":"软"是"輭"的俗字,"輭(音ruǎn)"又换读为"輭(音ěr)",而"輭(音ěr)"又是"栭"之音借。"五"为"梧"音借。"栭""梧"分别指斗拱上的方木和支撑斜柱。  相似文献   

20.
为了突出"语言运用"这一主题,在课堂上,我不断变化组织形式,或采用"两人对话(pair work)",或者采用"角色练习(role play)",或者采用"一问一答(ask and answer)",或者采用"调查访问(make an interview)",目的就在于给学生一种新鲜感,以吸引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同时多给他们一些口语锻炼的机会。然而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我常常自问:仅仅采用这种固定形式的练习对于没有语言环境的中国学生而言是否就足够了?怎样才能恰当地评价每位学生的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