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作者认为一般教育学著作以及道德教育著作中所强调的道德教育要促进学生从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转化的说法中,其“他律”和“自律”虽沿用康德的名词,但实质上与康德所说“他律”和“自律”含义并不相同。一般所说的“自律”还属于康德所谓的“他律”,康德所谓的道德的必要条件是“自律”,而“自律”的必要条件则是“自由”,只有是“自由”基础之上的“自律”行为才是道德的,如此的行为才体现得山“德性”的庄严。  相似文献   

2.
姜萍 《云南教育》2001,(21):9-9
一、培养自律精神要从提高道德认识水平入手道德认知是道德内化和道德行为的先导,起着理性指导作用,它是促使道德信念形成的认识基础,是自律道德的导向机制。一个道德认知水平低的人不可能自发产生自律行为。道德问题除了道德认知外,还有不可忽略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内容。如果只重视道德认知、道德判断、道德评价,忽视了道德情感、意志的培育,那么德育就存在缺陷。因此,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培养学生自律精神首先要提高他们的道德认知水平,提高德育素质,这是自律的基础。二、自律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细胞”“自律”是人格修养…  相似文献   

3.
当前造成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有“自律道德弱化”及“他律道德缺失”。针对问题,本文对构建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防治体系进行了思考:一方面通过网络道德教育将道德规范内化,形成道德自律;另一方面是综合运用管理、技术、法律等手段形成他律机制。  相似文献   

4.
培育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自律品质是时代的要求,朱熹“重理”、“尚德”的伦理思想,在大学生道德自律教育中具有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深化家庭道德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道德建设是“以德治国”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深化家庭道德建设,在内容上必须实现传统家庭道德与时代要求相结合,对传统家庭道德进行现代诠释和价值提升;在机制上要求道德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加强个人内心修养和社会外在制约;在方法上要求道德教育与实践相结合,使内在道德外化为行为实践。  相似文献   

6.
对“道德”的“功力”,我素来存有疑问。我不怀疑某些人在某些时刻因某种道德力量的支配而做出“功德无量”的事来,但如果指望道德成为一种刚性的力量,起到整肃社会、规范行风的作用,我以为很难。归根结底,道德只能通过人们的自律或一定的社会舆论对人的言行起到约束作用,而自律与舆论恰恰又是不怎么靠得住的。  相似文献   

7.
顾萍  尹生良 《文教资料》2012,(15):142-143
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道德自律教育是建立在网络社会基础上的新型道德教育。推动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道德自律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化解网络道德自律教育的矛盾,需要创新课程与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道德自律教育和发展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的道德自律教育。  相似文献   

8.
谷莉 《班主任之友》2004,(11):10-11
自律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为人师表的需要。社会尊称人民教师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求人民教师为人师表。教师应笃行常德,弘扬美德,追求圣德。从道德的自我践履、律己难度以及道德的利他程度看,现实的道德有常德、美德和圣德层次之分。正直诚实、公正守法、尊老爱幼、不损人利己、不损公肥私等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促进我国经济繁荣和丰富我国道稳建设内容的同时,也给我国道德建设带来了消极影响。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应从道德自律、道德示范、道德制度等基本环节抓起,提高认识,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网络道德自律是网络正常发展的主要条件,而网络立法是网络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围绕网络道德自律与网络立法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对网络道德自律与网络立法的未来融通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官员的角色道德研究是一个有别于官员职业道德研究的理论视角。官员是一个角色丛,包括了公民、职业和领导三重基本角色,所以,官员的角色道德不只是对其作为一个职业的规范,而是三重角色规范的综合体,它反映了社会对官员的综合道德评价。官员作为一个公民,其社会期望不只是要遵守公民的道德规范.而是强调官员应站在一个普通公民的立场上,为公众谋利益;官员作为职业,其社会期望不是正当地追求私利,而是坚持公职意识,树立以奉献为核心的职业角色道德;官员作为领导,其社会期望不是做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而是做一个社会的道德典范,最主要的是要公正地分配和管理社会资源。总之,一个有别于职业道德的理论视角,对官德建设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从本质上对道德信念这个概念的含义进行了具体的剖析,指出了道德信念的作用主要在它是道德动机的最高形态,它能够把学生的道德需要、道德意志、道德意识转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希望广大德育工作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创造一切条件,让广大学生广泛参加道德实践活动,让他们的道德概念、道德知识在道德实践中转化为坚定而又正确的道德信念。  相似文献   

13.
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既要尊重他的身心发展规律,又要结合时代特点,加以教育和引导,因此要找出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每个构成要素的各自凸显点,进行有针对性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教学的道德性可以看做是教学的一种特殊价值特性和一项特殊的价值诉求,它与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审美性、人文性等一起,共同构成了现代教学的基本价值诉求,并且与它们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在现代伦理学与现代教学双重视域下研究教学优良道德问题势在必行。教学优良道德考察的是教学活动本身所蕴涵与应追求的道德理想与伦理使命问题,只有对教学活动的道德终极目标认识正确,教学行为价值符合教学道德终极目标,并且制定的教学道德规范、优良,才是真正的教学优良道德。教学优良道德概念的提出,在实践层面,为我们树立了一个真正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道德理想与目标;在理论层面,有利于教学道德问题研究的继续深化。教学优良道德的制定、确证及其实现,将成为新时期教学道德研究不可推卸的使命。  相似文献   

15.
经过长期有序的道德教育,人们观念地具有完备的道德规范,道德却实际缺场。导致这种状况的主体性根源在于人们面对道德事件时,道德上理性主体、实践主体和交互主体之维的根本丧失。在这个层面上,道德需要人们自觉进行主体的三维重建:道德理性的主体重建是道德重建的思想性前提;道德实践的主体重建是道德重建的现实性路径;道德互主体关系的主体重建是道德重建的社会性支撑。  相似文献   

16.
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产生有深刻的社会根源 ,其外在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解决网络道德问题必须多管齐下 :重塑网络道德规范 ,加强网德教育 ,采用技术和法律手段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7.
个人品德建设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化。当前进行个人品德建设,应该遵循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注重建设的层次性。以此为要求,个人品德建设区分为一般性个人品德建设和先进性个人品德建设。  相似文献   

18.
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实践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道德现状的主流态势良好 ,但其易变、不稳定的情况依然存在 ,只有不断优化校园德育环境 ,更新德育观念和手段 ,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9.
道德内化与道德教化——论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内化和道德教化作为道德教育的两种方式之间存在一定的张力;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及对道德需要,社会道德和个体道德之间的紧张关系对大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效整合道德教化和道德内化,将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20.
需要是人们活动的一个动因,道德需要是人们进行道德活动的驱动力,在社会转型期道德教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在于忽视了道德主体的内在因素--道德需要,要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就必须把道德培养 道德需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道德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