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的口语交际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  相似文献   

2.
沈卫群 《考试周刊》2008,(49):40-4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可以说双向互动是口语交际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且强调了“双向互动”在口语交际训练中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  相似文献   

5.
口语交际课的一个最显著特点就是互动,它是在说与听双方的互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表达、倾听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养成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习惯。可以说,互动是口语交际课的一个重要特  相似文献   

6.
郄小琴 《宁夏教育》2006,(11):32-3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可以说,双向互动性是口语交际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是目前的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着低效、无效甚至虚假的互动,因此,如何促进口语交际有效乃至高效地互动,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可以说,双向互动性是口语交际的一个重要特征,为了把口语交际这项教学任务落到实处,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培养。”这对口语交际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从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有的教师的观念没有更新,对口语交际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者依然踏步在“听话、说话”的阶段上,没有正确理解新大纲、新课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口语交际主要是依靠口语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活动形式。它是听与说双方互动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  相似文献   

10.
口语交际是指在与人交往的语境中,听说双方运用口头语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一种活动。《语文课程标准》对其表述如下:"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  相似文献   

11.
赵宏姝 《教书育人》2013,(19):28-29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努力选择贴近学生的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应该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人际交往必然伴随着一定的情境和交际双方的互动,可以说,这是口语交际的重要特征。如何促进口语交际有效地互动,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关键在于培养表达的兴趣,使他们乐于表达。  相似文献   

12.
高京京 《课外阅读》2011,(10):296-296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互动过程,是在具体的情境中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是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的具体实践,是展示学生交际能力文明程度,语言素养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姚增旺 《云南教育》2003,(34):29-2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这说明《语文课程标准》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需要每个人具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因此,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口语交际意识,提升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由于受经济、地域、文化、语言等因素的制约,口语交际能力欠佳,口语交际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给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14.
黄桂林 《河北教育》2007,(12):15-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但综观教学现状,口语交际训练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不少教师口语交际训练过多地依赖虚拟情境的创设,生活与语文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题型概说】《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部分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是在具体的情境中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是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的具体实践,是展示学生的交际能力、文明程度、语言素养的平台。近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命题者为了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这一理念,命制了“口语交际”题对考生的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进行考查。“口语交际”题的出现很好地体现了语文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徐辉 《黑河教育》2013,(6):34-3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同时,对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做出了相应的要求:能认真听别人讲话,较完整地进行讲述,会与别人交流。  相似文献   

17.
口语交际是日常的生活交际,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生活技能。我们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那么如何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8.
口语交际就是凭借听、说,进行交流沟通、传递信息、联络感情、处理问题,要想顺利乃至高效地进行口语交际,必须学会倾听、表达和应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改“听、说”教学目标为“口语交际”,是一种双向互动式的动态语言实践。旨在“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学中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在交际情境中,激发学生的表达欲,让学生敞开言语、解放嘴巴,有针对性地进行说、问、答、议、评,美在入境,妙在动情,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忘却课堂,忘却老师,无拘无束地自由交际,自由表达。在苏教版小语第三册口语交际的教学中我作了几点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凭借听、说进行交流沟通、传递信息、  相似文献   

20.
从2000年修订版语文教学大纲开始,以往大纲中的“听话、说话”的内容统一称之为“口语交际”。将“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绝不是名称上的简单更换,而是体现语文课程改革的与时俱进。这主要体现在:一是“口语交际”比“听话、说语”的内涵更为丰富。因为“口语交际”旨在“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它不仅涵盖了听和说的功能,而且凸显了“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的课程性质,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口语交际能力。二是“口语交际’揭示了教学活动过程的本质特征。“听话、说语’往往侧重于学生个体的单向“独白”,而“口语交际”则强调“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