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明思路抓线索突出重点──《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谈陕西华县教研室梁关勤《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和本组读写重点训练项目“理清文章的条理”紧密联系。因此,指导学生掌握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抓住行文线”索,把握作者思路,培养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能...  相似文献   

2.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带领学生领略祖国多姿多彩的山水。我在第一次教学时,叶圣陶老先生真的被我“邀请”到课堂,成为孩子们游览双龙洞的“导游”。  相似文献   

3.
通用教材小学语文第八册,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打开课本,学生可以看到在明媚的春光里飞翔的“燕子”;望见“一带白而发亮的”瀑布直下深绿的“梅雨潭”;可跟《记金华的双龙洞》的作者一起游览神奇的双龙洞;可到《鸟的天堂》观赏那绿得耀眼的大榕树,聆听那数不清的鸟儿清脆的叫声。还有  相似文献   

4.
第十册第二单元的读写重点训练项目是“理清文章的条理”,配合该重点训练项目的一类课文是《记金华的双龙洞》。本文是按作者游览顺序写的,依次写了游双龙洞路上的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内洞,游内洞,出洞的过程。教学这篇课文,不仅要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还要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5.
五年制第八册中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学习这篇课文,要使学生了解作者在路上和双龙洞的洞口、外洞、内洞分别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了解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从而不仅知道课文讲了些什么,而且知道是怎样有次序地讲清这些内容的,还要体会出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6.
一、提纲式板书这类板书最常用,它是以课文的结构提纲或内容提要为主的板书,能较完整地反映文章的结构层次或内容要点,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的脉络和写作特点。如《一夜的工作》(人教版六年制第11册)一文可以设计这样的板书:这一板书,清晰地概括了周总理工作和生活的特点,从而赞扬了周总理是个中外难得的好总理。二、图示式板书这类板书以直观的图画代替抽象的文字,让学生在图画的启发下理解课文内容,往往能起到化难为易、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雪地里的小画家》(人教版六年制第1册)一文可以设计这样的板书:此板书,将小动物们在雪地上留…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小语第10册基础训练2第6题.[教学目的]进行一次参观游览活动,再有条理地记下来.在介绍见闻和感受时,以抓住事物的特点,按照顺序有重点地记叙,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得当.[方法揭示]1.让学生扮演导游、参观者等角色,形成愉快的课堂气氛,要注意使每个学生都能兴致勃勃地进入角色;2.用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引路,提醒学生写作时做到有条理.[课前准备]1.组织学生参观君山;2.教学例文《记金华的双龙洞》;3.绘制一幅君山主要景点图.[教学步骤]一、忆和演.首先,我将君山主要景点游览图挂出.学生迅即转入回忆,很快,游览君山后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即趁热打铁,分派角色:每个主要景  相似文献   

8.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继《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之后的重点训练项目,这两则《读写例话》共同体现出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指导学生学用结合。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为什么要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有几种方法?(板书:潜心会文,感情朗读)[设计意图:复习《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意在让学生回顾学过的知识,巩固“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明确只做到这一点还不够,还要学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由此导入新课。]二、自学例话,领悟方法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2.学…  相似文献   

9.
【阅读指向标】人教版语文课本第八册第一组课文安排了《古诗词三首》、《桂林山水》、《记金华双龙洞》、《七月的天山》这几篇课文。文章中,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以他们独特的感受,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带我们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在这些文章当中,作者都用到了比喻,使描写的景物变得生动鲜明,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本次写话专题我们就要来学习如何用好比喻这一修辞方法,帮我们更加生动形象  相似文献   

10.
在理清课文条理的基础上编写提纲——《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广东顺德市教师进修学校宋家东张滴珍《记金华的双龙洞》是第十册第三组教材中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本文是1957年叶圣陶先生游金华的双龙洞后写下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游记。文中记叙了作者游览金...  相似文献   

11.
《记金华的双龙洞》按游览的顺序,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我教学这一课时,在指导精读的同时,注意了各层次之间的联系,以巧妙的语句过渡衔接。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教学效果。一、当好“导游”,创设意境,激发情趣教学游记,教师解说、介绍极为重要,就如同风景区的导游一样,把固定的景物以生动的语言介绍给游人,牵引着游人的心。我在教学时,是这样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中的:  相似文献   

12.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文爱美,郭聿涛一、在观察中阅读*1.整体和具体感知*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作*者是以“游记”的写法,记叙了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按观察叙述的顺序,理解文章内*容,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但是,*学生单纯...  相似文献   

13.
师 :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板书课题)请大家齐读课题。(生读)师 :从课题看 ,你能知道些什么呢?生 :这是一篇游记 ,我从“记”字看出来的。生 :我知道双龙洞在金华 ,属于浙江省。师 :看了课题 ,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生 :我想知道双龙洞为什么叫“双龙” ,那里真有龙吗?生 :我想知道双龙洞有多大。生 :我想知道双龙洞有哪些地方值得游览。师 :看来 ,同学们的兴致一点儿也不亚于作者叶圣陶爷爷。这节课 ,我们就陪叶老一起游洞 ,大家愿意吗?生(齐) :愿意。师 :请打开书。快速读课文 ,看看作者从哪儿出发?经过哪儿 ,…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用什么方法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扣题发问 ,培养创新能力。 在课堂上 ,要改变为教课文而教课文的简单化倾向 ,努力将教学活动置于特定的 (或假设的 )情境中去。为此 ,要注意新课的导入、揭题的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时 ,教师可设计这样的导入 :“同学们 ,今天这节课 ,我们跟着叶圣陶爷爷到浙江金华的双龙洞游玩 ,大家愿意吗 ?”学生听后 ,都感到非常有趣 ,齐声回答 :“愿意”。接着教师板书题目 ,引导学生紧扣题…  相似文献   

15.
突出重点灵活多样第十一册第五组课文的板书设计广东顺德市伦教镇学校邵草宜在设计板书时,首先要站在“大渗透”的高度上考虑有利于对学生进行适时、适量的各种素质渗透。如本组的开篇《鸟的天堂》一文,可以从课文的预习要求入手抓住作者去的“次数、时间、所见、所感和...  相似文献   

16.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十册)中的“孔隙”是双龙洞中最奇妙之处。课文的第五自然段详细地叙述了作者经过这个地方时的见闻和感受。在这一段中,作者以客观交待和主观体验相结合的方式,用朴实而生动的语言向读者极有层次地讲述了自己这一有惊无险的短暂行程。细细品读这一段文字,相信读者也会有身临其境之感,也会产生一种历险的妙趣。此段内容,既是本课  相似文献   

17.
“读写例话”是小语高年级教材中编排的三十二个重点训练项目的具体体现,目的是让学生懂得读写的理论知识,为此指导学生独立阅读“读写例话”时必须得法,还应科学地设计板书。我教语文八册《文章的中心思想》(六年制九册题为《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这则“例话”,是这样设计板书的。  相似文献   

18.
一、板书设计《林海》(五年制第十册14课、六年制第十二册14课)是著名作家老舍撰写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大兴安岭无比喜爱的感情,是以感情贯穿全篇的。因此,我们可以抓住“亲切与舒服”设计板书:  相似文献   

19.
精心设计板书,是语文教学中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好的板书,可以使学生提纲挈领地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同时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分析、概括能力训练的最经常的示范。一般说来,设计板书应结合课文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对“一人一事”的文章,要清楚地揭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要注意脉络清晰。如统编教材十册《凡卡》一课的板书:  相似文献   

20.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了解游览顺序,体会作者将见闻、感受相结合写景物的表达方式"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之一。在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来自江西的甘密老师是这样引着学生走进"双龙洞",感悟"游记"这一文体特点的。师:这是——(课件出示图片)生齐:金华的双龙洞。师:叶圣陶爷爷曾经游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