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法一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每当春姑娘到来的时候,她的使者———燕子(板书课题)就会从南方赶来,你看到过吗?在你眼中,燕子像什么呢?2.我们再来看看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眼中的燕子是什么样的?二、初读课文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听了课文之后,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什么?你想不想看到更多的东西?请读课文。2.自读课文。3.小组合作学习。出示自学要求:(1)读课文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每个生字。(2)划出生词和其他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然后小组讨论,说说它们的意思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可用。(3)组员轮读课文(每人一节),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燕子的哪些方面?(4…  相似文献   

2.
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师 :(拿出放大的蟋蟀图片)认识这小东西吗?叫什么?生 :蟋蟀。师 :“蟋蟀”两字怎么写?老师忘了 ,谁帮老师一下?学生说字形 ,老师板书“蟋蟀” ,全班学生在手心上写一遍。2.师 :小家伙虽小 ,但人缘特好 ,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 ,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领?(好斗、唱歌、建住宅)板书 :“建住宅”二、初读课文 ,了解蟋蟀住宅的样子。1.蟋蟀的住宅有多少平方米 ,有几层楼?小东西的住宅是什么样的?读课文 ,用“———”画出有关句子。2.讨论后老师在黑板上画出蟋蟀的住宅。三、变换角色 ,再读课文。1.…  相似文献   

3.
犤教例一犦以读为本自读自悟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教师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个大大的“鼎”字,请学生注意字形和笔顺。2.学生查字典弄清“鼎”字的意思,懂得“鼎”为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三足两耳。(课件出示文中插图)3.让学生说说预习时收集到的带“鼎”的词语。二、揭题导入,诱发期待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专门介绍“鼎”的课文———《世纪宝鼎》。(师板书课题,生齐读两遍)1.解题:学生查字典理解“世纪”的意思,懂得这里指的是21世纪。2.提问:课题中的哪个字道出了“鼎”的不同寻常?这是个怎样的宝鼎呢?我们学习了课文便知道。…  相似文献   

4.
一、看图激趣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挂图。(1)你在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想告诉大家吗?(2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犤设计意图犦让学生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好,激发学习兴趣。二、初读感知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倾听,注意听清字的发音。2.学生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3.同学互读互查。同桌可每人读一遍课文,互相交流评价读课文情况。看“朋”、“生”、“娘”等重点字是否发音准确,课文是否读通读顺。4.小组讨论:你读懂了什么?犤设计意图犦用优美的音乐,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初步…  相似文献   

5.
一、谈话导入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这节课我们将细细品读课文,走进那美妙的鸟语世界。 板书课题:鸟语 二、一读课文,感受鸟语 1.你是怎么理解"鸟语"这个词的? 2.课文中有三处具体写到了鸟语,自由读课文,用"______"画出。  相似文献   

6.
[初读课文后 ,黑板上留下了学生合作探究、整理归纳的板书 :写总理一夜工作开始的情景(1—2)写总理一夜工作经过的情景(3—4)写总理一夜工作结束的情景(5—6)抒情部分———写亲眼看到总理一夜工作情况后的感想(7—8)]师 :我们现在先来看写总理一夜工作结束时情景的第三段课文。大家轻声读一读。(生读第三段课文)师 :课文里用了几句话来写总理一夜工作后的宵夜———花生米的?生(1):三句。师 :你给大家念一念。师 :总理一夜工作结束时和“我”一起吃的花生米是“多”还是“少”?生(2):少。师 :何以见得?生 (3):第一句就告诉了我们 :是一小碟…  相似文献   

7.
教学片断:师:初读课文我们知道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那么,你发现课文写了什么时候的景吗?(生再读课文交流)生1:课文写了松坊溪的雪景。生2:课文写了松坊溪雪后的景色。我是从“雪止了”看出的。师:你讲得更明确,而且有理有据,不错。生3:我发现课文还写了雪中的景色。我是从“下雪了”看出的。师:你能举一反三,有新发现。所以我们说雪景包括——生:(齐)雪中景色和雪后景色。师:还写了别的时候的景色吗?生4:课文还写了深秋时节的景色。师:(不作评价,追问)课文中哪些段落是写深秋景色的?生4:第6~8自然段。师:为什么你说是深秋的景色呢?生4:因…  相似文献   

8.
<正>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师:老师对你们的夸奖、表扬就是称赞。这呀,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十八课《称赞》。来,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师:一起读课题吧。师:读了课题,你的小脑袋里都迸出哪些问题来了?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课件出示带拼音的温馨提示: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或长一点的句子多读几遍。2读完课文,再标出自然段,勾出生字词。)下面用你喜欢的方式开  相似文献   

9.
案例一位教师教学《芭蕉花》一课,在初读课文之后,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她先在大屏幕上出示:qiāgēpěng tuō掐搁捧托一簇一株一朵欢喜极了非常生气都很伤心(1)字的教学,如下:师:请看第一行,这些都是这篇课文的生字宝宝,谁会读?生响亮地读,读得很正确。师:这4个生字宝宝很有意思,你能加上动作读吗?生一边读一边配上动作,演得不亦乐乎。师:去掉拼音,你还会加上动作读吗?生饶有兴致地读,读得津津有味。师:(出示“捧”的卡片)这个字的笔画可多啦,要写好它必须注意什么?生1:要注意左窄右宽。生2:最后一笔是悬针竖。生3:右边有三横………  相似文献   

10.
[教学流程]一、地图导入,理解位置1.出示地图。师:请你在这张中国地图上找出西沙群岛所处的地理位置。2.看图思考。师:为什么说这里是“海防前哨”?(引导理解“海防前哨”、“群岛”“、岛屿”)3.读此句子。【点评:让学生了解西沙群岛所处的重要的地理位置,理解、体会“海防前哨”的重要意义,为激起学生对西沙群岛的热爱铺设了情感基础。】二、自主学文,整体感知1.初读文。师: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想象自己好像是去西沙群岛旅游一样,这样会有很多收获。(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谈感受。师:西沙群岛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印象?3.画重点。师:…  相似文献   

11.
正第一课时一、唤醒期待,初读课文抒感受师:同学们,伸出手指,跟老师写一个字。(师板书:水)"水"字笔画少,写的时候注意笔画之间适当留有距离,这样字才显得舒展、灵气。一起读。(生读:水)看到这个字,你的脑海中会想到什么?生: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生:我不喜欢喝水,但是妈妈总是让我多喝水。师:这也说明你的生活离不开水。如果在"水"字后面加个标点符号,你会加什么?为什么?  相似文献   

12.
【案例】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材《四季的脚步》教学片段。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初读课文,认字、写字。师: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把这些生字读给同学听。师:(在屏幕上出示带田字格的生字表)你能读出这些生字和每个生字在文中的句子吗?哪几个字是你以前就认识的?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学生读出文中含有生字的句子然后汇报。)生:我上舞蹈班,就认识了“舞蹈”两字。生:爸爸、妈妈带我游览张家界,我认识了“索溪峪”的“溪”字和“张家界”的“界”字。……师:你们真是爱学习的孩子,能从生活中认识…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学习“心字底”“走字旁”两个新偏旁。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从实际中体会什么叫“守信用”,学做讲诚信、善理解的好孩子。二、设计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揭题。(教师板书:和)同学们,认识这个字吗?你会填这个空儿吗?(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小熊和小鹿》。(板书课题)2.读题质疑。齐读课题后教师问:围绕课题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吗?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同桌合作读书,当个小老师,纠正读错的或不准确的字音。3.读后释疑:通过读书,你读懂了…  相似文献   

14.
一、导课(略)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自己小声读课文,把难记的生字找出来。2.组织交流: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说说怎样记住难忘的生字。(学习小组活动)3.组织汇报:谈谈自己小组用什么好办法,学会了什么字。(教师可把学生交流的生字写在黑板上)(1)毫:问问学生是怎么知道这个字念hao  相似文献   

15.
一、导语渲染,启动情感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一起伴着绵绵的秋雨走进这快乐的课堂(因重庆当天正好下着秋雨),今天我们就学习《秋天的雨》(板书:秋天的雨)。2.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生字词。(1)同位互相指读。师:昨天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课文读了好多遍吧?那是不是都会读了呢?生:会。师:那好,同桌三个人之间互相用手指着课后第一行双线格里要求我们会认的8个字读一读,看谁读得准、记得牢,开始。学生同桌之间认读生字。(2)集体反馈。师:怎么样,读准了没有?生:读准了。师:这么自信!那好,我们眼见为实。请看大…  相似文献   

16.
一、激趣导入,设置悬念1.(出示课件)欣赏白天鹅的图片,说说感受。2.揭题板书,教学生字“丑”。3.教师用讨厌、同情、高兴三种不同的语气读课题。4.要求学生说说想问些什么。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学课文,课件出示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2)想一想,为什么可用讨厌、同情、高兴三种不同的语气读课题?2.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2)检查读的情况:读一读你觉得难读的句子,选一两句最拿手的展示展示。(3)交流。(教师随机板书:丑、可怜、变)三、自主研读,理解体味1.再次速读课文,找出分别写“丑、可怜…  相似文献   

17.
一、谈话导入,铺垫揭题师(:板书:小)这个字,念——生:xiǎo。师(:擦去“小”的钩,用红色粉笔在“小”字底下添写“隹”)用红粉笔写的这个字,读什么?(生念不出。师注音:zhuī)师:这个“隹”字,指的是“短尾巴的鸟”“。小”和“隹”俩字合起来,念——生:què。师:雀字,从“小”,从“隹”,可见,雀是一种怎样的鸟?生:小鸟。生:一种短尾巴的小鸟。师:对。这个“雀”,我们一般指的就是麻雀。麻雀,我们大家都看到过吧?在你的印象里,麻雀是一种怎样的鸟?(师在黑板上添“看”字。师生讨论对麻雀的印象,最后引出课题)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生自由读…  相似文献   

18.
一、激趣导入1 .师 :(拿出放大的蟋蟀 )认识这小东西吗 ?叫什么 ?生 :蟋蟀。师 :这是它的大名 ,小名叫什么 ?生 :蛐蛐。放大的小东西———蟋蟀不仅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蟋蟀 ,而且激起平时就喜欢小昆虫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师 :“蟋蟀”两字怎么写 ,老师忘了 ,谁帮老师一下 ?接下 ,学生说字形 ,老师板书“蟋蟀” ,全班学生在手心上写一遍。教师大智若愚 ,让学生帮助老师说字形 ,调动学习积极性 ,全班学生在手心上写一遍 ,让学生牢记“蟋蟀”字形。2 .师 :小家伙虽小 ,但人缘特好 ,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 ,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领 ?(好斗、唱歌、…  相似文献   

19.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1.教师板书“心愿”,引导学生理解“心愿”,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有什么心愿。2.你们想知道月亮有什么心愿吗?3.补充课题,教学课题中的生字。请大家看老师写课题,仔细看老师是怎么把“亮”字写漂亮的。谁来当小老师,告诉大家要把“亮”字写漂亮应该注意些什么?学生书写练习:在书上田字格中描一个,写两个。“亮”字原本读四声,但在“月亮”这个词中读轻声。读词:“月亮”。4.齐读课题。读完这个课题,你想从课文中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月亮的心愿是什么?月亮的心愿实现了吗?月亮为什么有这种心愿?)(设计意图:从…  相似文献   

20.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激发学习兴趣1.出示狼和小羊对话的教学挂图 ,问学生听过有关狼的故事吗 ?觉得狼怎样 ?(生答后 ,师板书 :狼 ) ,问学生听过有关小羊的故事吗 ?小羊怎样 ?(生答后 ,师板书 :小羊 )然后板书“和”字 ,把课题连起来。2 .让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提出学习要求 :1.让学生看着拼音 ,读准字音 ,特别是生字的字音。2 .要求学生通读句子 ,读通课文。三、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出示生字、生词卡片开始认读 ,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让学生按自然段接读课文 ,其他学生思考 :课文里狼想干什么 ?(生答后 ,师板书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