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潘娜 《教学月刊》2003,(1):27-29
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最主要手段。课堂是学生接受教师语言输入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与教师的语言输入是密不可分的 ,其重要性显而易见。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英语学习或习得的成功与语言输入的质和量是紧密相连的。因此 ,英语教师应在课堂中正确把握英语语言输入的质量和数量 ,充分促进英语学习者的语言习得 ,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实践 ,笔者认为英语教师的语言输入应具有以下特征 ,才能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1.可理解性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 ,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是导致语言习得的关键。因此 ,教师输入的语言…  相似文献   

2.
语言习得理论认为,掌握某种语言可以有两种方式,即学习(learn)和习得(acquire).前者指有意识的、系统的以理智的方式理解语言的过程;后者指自然地、无意识地吸收到该语言,最典型的就是婴儿自然习得母语.研究表明,对掌握某种语言而言,"习得"方式比"学习"方式显得更为重要,即使是在成人的第二语言学习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习得"的成分也会越来越大."习得"方式在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交际能力、培养英语思维习惯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本文尝试将语言习得理论运用到初中英语教学中,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英语"习得"的环境,在一般性的教学中渗入大量"习得"成分,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也为学生的英语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语言发展有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两个不同的过程,语言习得是形成语言的一个自然过程,语言学习通常指发生在课堂的语言教学,关注语言的形式而不是传达的信息。英语作为外语学习,学得和习得均来自于英语课堂。从小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来说,语言习得是更适合小学生英语学习的一种方式。教师要尽量让英语课堂  相似文献   

4.
语言输入输出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过程,是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要使英语视听说教学三位一体,使学习者高效习得语言技能,输入输出理论对其具有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鉴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分析语言习得机制,探讨该理论对英语听说教学实践的指导和启示,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人脑语言学习功能的模块化特点的分析,并运用神经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教育心理学和认知论等相关理论,同时基于乔姆斯基的语言习得机制,提出了成人在英语语言习得中所形成的大脑语言双元结构理论的假设,并对其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指出在成人的英语学习中,英汉两种语言的交叉对比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母语对英语的习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英语是提升职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但是成人英语学习效果却长期不佳,石化现象凸显。目前,成人英语教学存在社会需求与教育资源、学习目的与教育本质、学习投入与学习效果、成人认知特点与语言习得规律之间各种易导致语言石化并阻碍成人学生成功习得英语的矛盾因素,因此要尽量避免成人学生学习英语出现石化现象,尊重语言习得规律,推动成人成功习得英语。  相似文献   

8.
关于英语语言习得的研究一直是语言界的研究热点,本文以克拉申语言习得理论为基础,研究了语言习得获得成功的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研究了学习过程和学习材料对语言习得成功的影响及作用,并为语言习得的成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用超越传统理论局限性的现代隐喻理论观点,对隐喻的认知功能进行分析,并结合隐喻与语言以及隐喻与英语语言习得的关系,探讨隐喻式的英语学习策略,以求获取更完美的语言习得效果.  相似文献   

10.
语言流损与语言习得互为逆过程。在关注语言习得的同时,也关注语言流损,并研究语言保持策略,才能全面把握外语教学的全貌。本文以大学英语教学为切入点,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深入分析造成大学生语言流损的原因,并提出保持其语言能力的可行策略,以期提高大学英语整体教学效果和学生英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