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背景 1.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美版北京美术实验教材第四册,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课教学内容是:了解中国杂技艺术的起源和历史,培养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感。通过记忆、分析、了解人物动态变化,并且表现杂技的场面。  相似文献   

2.
“过程教学”的基本观点是展示数学事实、技能训练和体育建构,并挖掘、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暴露数学思维等过程;“过程教学”的意义体现在师生的双主体性,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孟晶 《黑河教育》2014,(6):30-30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91-93页内容及习题。教学分析:本课重点是让学生加深理解分数的意义,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用数学"的意识。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动手实践,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获得对分数的直观认识,也领悟到了分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理解  相似文献   

4.
刘水河 《科学课》2010,(2):36-38
教学分析 燃烧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他们没有从科学的角度探究过燃烧现象。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对燃烧现象提出问题,根据资料尝试解决问题,设计实验获得事实证据,掌握关于燃烧的核心科学知识点,在探究中培养学生收集事实证据的能力。本课力求根据学生的情况,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生成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科学》2017,(Z1):28-30
<正>一、教学背景分析教材简析:本课是上海教育出版社牛津小学英语教材1A《Unit2 Numbers》第三课时Let's learn这一部分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1-6"六个数词的三会学习并与相应的名词复数一起呈现。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有利于培养他们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灵活运用所学的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是刚踏入校门的一年级小学生。他们年龄小,活泼好动,有意注意的时间短,抽象思维不发  相似文献   

6.
教学分析 学生在探究的同时获得思维发展,这是我设计本课的主导思想之一。  相似文献   

7.
麦兰兰 《新疆教育》2012,(15):111-112
1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为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下册第28课。教材采用窗口操作图示,文字浅显易懂,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软件版本是Office2000。通过PowerPoint软件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处理多媒体的一些基本技能。制作多媒体作品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意识,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的】1.学生在作文思维上的缺陷和障碍是他们感到作文“难写”的重要原因,教师很有必要对学生的作文选材思维进行专项训练。2.本课侧重于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面认识和运用作文素材的能力,突破“无话可说”的思维瓶颈。  相似文献   

9.
余小红 《宁夏教育》2005,(10):71-72
1.讨论。教师在讲授新课前,要求学生完成一个短暂的、初始的重点讨论:讨论围绕与本课有关的问题展开。目的是促进学生对所要讲述课题的预先组织和设想讲授所要包含的内容。教师讲授完基本理论知识后,布置一个小的讨论任务,以帮助学生对所讲述的原理.概念或信息进行消化。讨论的功能:第一,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讨论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要学会用事实、概念、原理等进行推理,支持自己的观点。同时,还要抓住对方论点、  相似文献   

10.
赵岩 《黑河教育》2014,(5):26-26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美版美术教材第9册的教学内容,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本课时教学,利用大量的图片展示各种年代、用途、造型、材质的杯子,穿插对局部设计意图的观察,了解设计与应用之间的关系,启发学生从实用的角度出发,用设计的思想进行杯子的设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1.
谭静 《中学生物学》2004,20(1):57-60
1 教材分析 本课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七年级(上)第一单元"探索生命的奥妙"第二章"探索生命"中第二节"探索生命的方法"的内容.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举例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体验其过程.本课教学内容对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现非常完整.  相似文献   

12.
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在人民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美术选修教材《设计》模块中的第六课《服装设计》基础上整合的一节课,课型为设计应用。本课侧重于服装设计的学习,学生平时很少接触服装设计的知识,所以有意识地降低教学的难度,尽可能地避免专业化,以学生熟悉的校服为突破口,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教学来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教学对象分析  相似文献   

13.
语文作为小学课程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在新课程标准中对其教学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分析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意义,针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教学分析 本课在学生认识岩石的基础上,带领学生了解岩石与矿物关系,让他们通过探究发现矿物的硬度、光泽、颜色、条痕、形状、磁性等物理性质,并根据矿物的简单物理性质来给矿物分类,再引导他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矿物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本课教学内容主要由三个活动组成:活动一是研究常见矿物的性质,  相似文献   

15.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美版教材第三册第15课的教学内容,是继第二册《我们身边的线条》一课内容之后的线条系列课,目的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不同种线条带给人的美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一、教材分析《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多彩的学习生活”中的第一个活动。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教学内容知识量大,逻辑性强,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有益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造型能力,是美术教学重点。二、学生分析考虑到初一学生的知识特点,已经掌握了一些基础的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好奇心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创新精神的培养,带领学生到室外观察校园场景,自制取景框体验劳动,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锻炼学生感性和理性思维的能力。班级中已…  相似文献   

17.
肖雪 《考试周刊》2011,(46):222-222
一、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了解昆虫知识、欣赏昆虫图片的基础上,尝试采用多种绘画表现形式,使美术课程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二、教学目标(一)认知领域初步了解有关昆虫的外形特征,感受和体验画中可爱的昆虫形象。  相似文献   

18.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高中数学教学内容,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途径,即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重视“数形结合”,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联想与猜想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突出解题过程,培养创新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9.
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尤其是培养思维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而思维品质是思维能力的表现形式。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数学问题潜力,发挥它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过程中的作用。1通过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的  相似文献   

20.
多媒体教学是指老师运用影像、图片等方法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高中思想政治课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多媒体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上的应用使得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学生也更容易熟记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