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陈毅妹 《大观周刊》2012,(16):213-213
幼儿园感恩教育可以从感恩的三个层面,即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实践层面展开,通过知恩识恩、知恩图报、环境营造、实践行动等生命教育形式,充分挖掘利用幼儿生活中感恩教育的资源,以主题活动、学科渗透和随机教育相结合等教育手段,采取灵活有效的策略在不断地教育熏陶与实践行动中,唤醒幼儿的感恩意识,激发幼儿的感恩行动,形成幼儿感恩行为习惯,进而激发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积极健康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2.
朱瀚翔 《大观周刊》2011,(37):186-186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人的最基本的品德。然而,我们发现现在的孩子却普遍没有感恩的心态,他们脆弱,敏感,任性。本文旨在分析幼儿园感恩教育实施中的不足,以及一些实施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3.
李然  王子威  张杨 《大观周刊》2012,(14):159-160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具备的素质。而当前高校中出现了学生不知感恩的现象并且越来越突出,因此,亟待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本文从当前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现状入手,对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造成的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董巍 《大观周刊》2012,(51):254-255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做人的基本修养。我们经常看到有一些孩子缺乏爱心,表现出自私、狭隘、霸道、脆弱、敏感、任性等性格。因此,加强对孩子的感恩教育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尤其是幼儿园更应该重视对幼儿的感恩教育,教育我们的孩子,让他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相似文献   

5.
季红波 《大观周刊》2013,(5):155-155
感恩是一种文明,是一种传统美德。人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我们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的存在而变得愉快和健康起来,生命也将变得更加有意义。然而学生的感恩心具备现状并不乐观甚至令人担忧,尤其是对于小学生,小学阶段是人生受教育的起始阶段;一些行为习惯就是这个阶段养成的,这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因此,本文从学校教育入手,通过结合学科教学,与家长配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等三个方面来进行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6.
岳若惠 《大观周刊》2011,(18):56-56
本文从营造文明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和高校感恩文化和道德教育环境两方面论述了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7.
邓俊华 《新闻战线》2015,(5):153-154
一般而言,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高校均开展贫困生帮助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贫困生感恩教育成为了当前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成分,这对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全面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如今,新媒体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学生受到新媒体的影响,高校传统的感恩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阐述了新媒体时代贫困生感恩教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对其提出适当的建议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朱子治家格言上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目的就是要让我们懂得感恩和节俭。[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简讯     
《山西档案》2008,(1):61-63
12月27日,芮城县档案局举办了“元旦感恩茶话会”。会上,在职员工、退休干部畅所欲言。局长杨秀票向大家朗诵了自己在芮城报发表的《父爱无边》,字字句句体现了对父亲的感激之情。她说,感恩是做人的天性,创建和谐社会,必须学会感恩,感父母生养教育之恩、感老师培育教导之恩,感领导提携关怀之恩、感同事朋友帮助之恩。大家争先恐后谈感恩,谈人间真情,爱亲人,爱同事,爱朋友,让爱充满我们的生活。一次特殊的元旦茶话会在同志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档案局全体同志在充满感恩的和谐氛围中迎来新的一年。  相似文献   

10.
当我得知《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获得第16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时,心中有深深地感恩,感恩生活,感恩记者这一职业,感恩那每一颗相通的心灵.同时,我特别地感恩那位在大山里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走了20年、现在依然在邮路上继续走着的四川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  相似文献   

11.
河北电台在办好事业的同时,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新广教育越办越好。 1月6日,学校举办“感恩的心”迎春文艺汇演,学员们纷纷登台一展才华。  相似文献   

12.
巫莹汉 《大观周刊》2012,(16):211-211
感恩,《现代汉语大词典》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我们通常所说的“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就是感恩。什么是感恩教育?陶志琼博士认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也可以说,感恩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一个人自觉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作为个人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恒久地存在,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  相似文献   

13.
王冠 《记者摇篮》2006,(12):1-1
感恩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和品德之一。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的美丽故事被千年传颂,映射出人类对感恩之心的赞美和渴望。动物尚且知道感恩,何况我们人呢!感恩不但是美德,感恩更应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不管社会如何发展,人类的基本道德准则不能改变,人们的道德水准应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而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讲,感恩意识强弱检验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总体道德水平的高低。因此,树立感恩意识,长存感恩之心,是宣传领域和思想战线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所说的感恩,不是感恩于某个个人,是感恩于组织,感恩于集体,感恩于整个时代。  相似文献   

14.
一个孤儿在流落他乡生命垂危之际,一户好心人救了他的命并收留了他。大恩难以言报,他把恩人视为自己的父母。当恩人的儿子因杀人要判死刑时,这个孤儿经过周密策划,竟然上演了一起孤儿感恩“顶包”案。  相似文献   

15.
宁白  少辰 《出版参考》2006,(11):11-11
我第一次听到在商场滚打了几十年的企业老总大谈感恩.并且以此作为价值观的基础.让我有点吃惊,也有点感动。  相似文献   

16.
《新上海档案》2006,(5):28-28
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档案局于2006年4月20日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感动我们的100个瞬间”未成年人感恩教育主题系列活动的通知。现将通知内容刊载如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好人倒霉?     
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善待好人,是因为我们从心底里认为,这些人不对他们好,他们也会这么好,而自己的“感情投资”,应该放到更值得的地方去。我们不知感恩,却谙熟算计[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邓航 《新闻窗》2007,(5):27-27
如果对一道简单的道德问题要大家来作答,见过一些争论,却没有见过这么针锋相对的争论。围绕“捐赠”与“感恩”,近段时间的媒体似乎成了正方、反方的辩论场。在新学年开始的这个特定时刻,各方仿佛要将心里话一吐为快,把真理越辩越明。只苦了处在舆论旋涡之中的湖北襄樊5名贫困生,在“感恩门”前徘徊、挣扎,欲拔不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倘若心为物役,患得患失,就只会被悲观绝望窒息心智,人生的路途就注定是如负重登山、举步维艰了。所以,我们应当多想想自己遇到的那些幸运的事情,这样就会用心感恩,以豁达与坚韧去化解并超越苦难。  相似文献   

20.
《声屏世界》2007,(1):43-43
前半辈子的喧嚣与浮华,是前尘,二十多年经历过的学习和成长,犹如二十多道年轮,刻画在我的左手掌心:后半辈子的明媚与欢愉,如来生,二十年来对未来的计划和憧憬,仿佛逐渐积淀的激情。凝聚在我的右手掌心。而双手合什,便是感恩——感恩于父母给我的生命、世界给我的自然本能以及环境已经和即将给我的社会本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