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编辑应具有史家意识,所编发的稿件在为现实政策的制定以及人们思想文化观念的改变提供理论和事实依据的同时,还要为人类探寻社会历史发展的轨迹及其规律,留下更多更有用的第一手资料。具体来讲,编辑的史家意识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真实地记录历史,把"求真"作为一种神圣的职责。其次,全面地反映现实。在"求真"的同时,亦应在"求全"上下功夫,努力发现并挖掘那些容易被人忽略,但对人们认识历史发展过程又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第三,系统地整理文献。在"求真"和"求全"的基础上,更要把"求精"作为根本,这既是编辑史家意识的具体…  相似文献   

2.
编辑的历史感,是指编辑对于个体编辑工作在历史坐标上工作价值的认识.历史感之于编辑不可或缺,这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它是编辑社会责任意识的来源,其二,它是编辑精品意识和传世意识的来源.编辑历史感的培养需要从提升生命自觉意识、深化时编辑活动本质的认识、强化对编辑历史的反思和加强编辑个人精神修炼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兰台世界》2015,(Z2):4-5
<正>著名节目主持人崔永元曾把口述档案比喻成"给后人留下一个千百年后还能跟先人内心对话的机会。"他自筹资金一亿两千万元,采访了约4000位老人,做了一件极具意义的专门事业。作为以"为国存史"为己任的档案部门,理应尽快行动起来,为口述者及时提供也许是一生终极回溯的平台。一、口述档案在历史构建中的重要作用1.采集对象的主体意识使口述档案呈现的历史更加具体鲜活。大约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西方历史哲学从思辨发展到分析、批判的历史哲学,历史认识主体的能力及范围等一系列与史学实践中主体认识能力紧密相关的问题都严肃地摆在了历史思想家与历史工作者面前,至今人们已经接受了历史认识主体意识在历史认识中的  相似文献   

4.
编辑主体意识及其强化认识方面存在误区。其一,对编辑主体意识的界定有些混乱、机械、片面;其二,强化编辑主体意识提法笼统、混淆不清。其实,编辑主体意识就是编辑人员在其编校出版活动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主观能动意识。以理推之,不同的编辑,由于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同,自然就有不同的主体意识;由此又可推出编辑主体意识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既如其然,强化包括两者在内的主体意识的提法显然是欠妥的。  相似文献   

5.
林真 《山西档案》2001,(6):8-10
意识是存在的反映,人类自有档案和档案工作就产生档案意识.档案意识主要指社会对档案、档案价值、档案利用和保护的认识、重视和履行程度.档案意识是个历史的范畴,不同的社会形态有不同的档案意识.人类社会自有文字以来,档案意识的发展演变历经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历史阶段,与此相应,形成了古代档案意识、近代档案意识和现代档案意识.……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华民族的百年强国梦始终充满战争创伤的记忆.外敌对国人的欺侮更是为整个民族留下难以磨灭的创伤,成为永久的记忆.社会成员对历史的认识是一个国家得以发展的基础,只有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才能形成时代和集体的历史意识.作为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创伤记忆也需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认知与感悟.然而,记忆的共享需要多种媒介共同作用,加之,创伤记忆有其特殊性,不当的处理可能影响传播的效果或者引发当事人新的创伤.因此,如何正确建构历史创伤记忆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媒体的主体意识是指媒体明确认识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职能、主体价值,感知自身的社会政治、经济和公共生活责任感,确认自身在社会关系和程序中的传播主体地位。媒体的主体意识具有能动性,它以正确的思想和理论为指导,通过实践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笔者以萍乡市创建文明城市中的媒体宣传实践为例,分析广电媒体如何增强主体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舆论引导能力,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与进步服务。  相似文献   

8.
论编辑的主体意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青 《编辑学报》1994,6(1):1-3
编辑活动是知化信息为知识的文化建构活动,具有结晶人类思想成果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导联、导向作用。而它的内在运行机制,则是编辑的主体认识活动。在编辑活动中,编辑凭借主体内在的意识对作者以文稿形式输入的信息进行识别、鉴选和评价。然后对之进行符合主体认识的加工整合和改造,以出版物形式输出。编辑活动的本质属性和功能特征,是以编辑的认识活动为内在机制的,是编辑主体认知的建构对象化外现。本文从文化建构的宏观背景和多重交织的社会关系格局中,探讨编辑主体意识的结构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手机报的快速兴起,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带来了强大的冲击,这也标志着当今社会进入了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有麦克风的全媒体时代。面对新形势下的挑战,报纸编辑在掌握新的编辑手段、增强编辑业务能力的同时,更应增强主体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把编辑工作做好做到位。全媒体时代,编辑要增强主体意识,应注重增强创新意识、策...  相似文献   

10.
论编辑的主体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活动是知化信息为知识的文化建构活动,具有结晶人类思想成果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导联、导向作用。而它的内在运行机制,则是编辑的主体认识活动。在编辑活动中,编辑凭借主体内在的意识对作者以文稿形式输入的信息进行识别、鉴选和评价。然后对之进行符合主体认识的加工整合和改造,以出版物形式输出。编辑活动的本质属性和功能特征,是以编辑的认识活动为内在机制的,是编辑主体认知的建构对象化外现。本文从文化建构的宏观背景和多重交织的社会关系格局中,探讨编辑主体意识的结构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11.
关于编辑信息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信息意识,是指编辑主体对于信息的观念系统,是关于编辑对信息的接收、加工和传播活动的本质、功能、方法、手段、效果等的认识、反映和评价的观念系统。信息意识要求和促成编辑随时都有收集、加工、整理、利用各类信息的心理准备和态度,自觉认识和掌握信息发生变化规律,以便及时准确地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各类信息资料,进一步做好选题、审稿、改稿和把信息物化等工作,为社会输送成批量的有价值的精神文化劳动成果新信息。信息意识是编辑主体的大脑对信息的主观映象与反映。编辑信息意识的初级阶段即信息认识过程的心理阶段,它常常是一种对  相似文献   

12.
独立品格是指作为认识与实践主体的人,应该具备的自主思考和决断的品性和品行。独立品格包括自主意识、自控意识、批判意识、责任意识、个性意识和勇于发出第一声、善于表达意见和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电视传播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研究动机、问题及方法 80年代到90年代是中国社会改革开放逐渐深化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作为社会转型主体的人,在社会结构的分化与改组中,产生了从生存状态、行为模式到价值观念、人格意识诸方面的深刻变化,就中国女性而言,新中国通过法律、法规保障了女性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与男子平等的权利,然而传统的男性中心意识仍然从价值体系、社会道德、生活方式多方面规范和建构着女性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准则,低水平的社会生产力也在相当程度上束缚着女性的发展。社会转型使中国女性和男性一样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同时也为电视媒介在女性形象的塑造和展示上提供了更丰富的内容和更多维的向度,其变化,既体现在中国女性自身角色意识、生存状态、自我设计等方面,又体现在社会价值观念对女性性别角色建  相似文献   

14.
编辑的主体意识及其发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心 《编辑之友》2002,(1):35-36
主体意识的觉醒是人类进化、社会进步的标志.作家有作家的主体意识,批评家有批评家的主体意识,读者有读者的主体意识,编辑当然也应该有自己的主体意识.那么,什么是编辑的主体意识?我认为编辑的主体意识就是编辑个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积累传播本真文化的意识.所谓本真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健康向上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具有本质意义的人的优质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15.
主体意识是学术期刊的灵魂,学术期刊应该有能动和独特的主体意识.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出发,学术期刊的主体意识应该体现在专业意识、信息意识和引导意识中.这三种主体意识相辅相成,有助于学术期刊发挥自己在学术系统中的作用,找到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1.确立主体意识报刊的主体就是读。给什么人办报刊,如何办报刊,这就是确立主体意识的过程。我们以前对儿童的关注太少,随着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人精神的觉醒,儿童也同样纳入了社会的视野.引起了普遍的重视。我们在广泛意义上重视这个群体的同时,更应该对其心理的发展、生理的发展等,予以格外的热情倾注和深入研究。我们不要求每个编辑都成为儿童教育专家,  相似文献   

17.
新闻摄影如何进行改革?如何维护它的真实性?如何认识它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历史地位?参加1988年12月2日至7日在陕西户县召开的第三次新闻摄影理论年会的同志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者强调了下面几个意识: ——主体意识。这是近几年人们对新闻摄影价值、个性的认识不断加深之后提出来的一个观点,即新闻摄影应为一个独立兵种的主体。新闻界的有识之士,包括报纸、通讯社、杂志的头头们,纷纷提出要  相似文献   

18.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增强认识的深度,才能加大行动的力度.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增强社会的档案意识,需要我们向社会作宣传,让社会更了解、更支持档案工作.  相似文献   

19.
聂翔雁 《博物馆研究》2004,(3):34-35,33
历史认识是三级思维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史料是历史认识的唯一依据,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手段,在史料中文献史料是其主体,所以有必要对文献史料辨证性质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历史研究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论馆员意识     
在对图书馆进行改革的同时,进一步提高馆员意识,充分调动馆员的主观能动性就显得格外重要。下面笔者仅就馆员意识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就教于图书馆界同仁。一、馆员意识的含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虽然意识的形成是主观的,属于认识范畴,但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对馆员意识的含义可以这样表述:馆员意识是馆员主体对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