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丽华  吕晨 《大观周刊》2011,(18):28-28
《雪国》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有评论家把它奉为“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抒情文学顶峰”,也有评论家批评它是“死亡的文学”,表现的是“颓废的美”,这说明川端康成创作的复杂,挂。而笔者认为《雪国》更多地体现出一种“悲哀的美”,作者把“悲哀”与“美”这两种似乎对点的体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用独特而细腻的笔触,最真实地传达出日本民族灵魂深处的东西,营造出极具东方魅力的独特的审美情境。  相似文献   

2.
在童话创作一片“热闹”声中,金波先生用经典的力量击中孩子的心,唱出了新世纪儿童文学回归心灵、尊重传统、迫求纯美的旋律。我们依托网络,选摘了几位专家对作品的讨论,以馐读者。网络主持:李慧(文学硕士,特邀) 研讨嘉宾:浦漫汀(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理论家) 崔道怡(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人民文学》杂志原副主编)  相似文献   

3.
彭艳 《兰台世界》2012,(22):55-56
周作人对文学翻译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是其对日本文学的翻译成就,迄今也少有与其比肩者。周作人对日本文学的翻译贡献最多,在他的30多种翻译著作中,对日本文学的翻译就占了五分之三。本文将对周作人的日本文学翻译成就进行一番粗略的梳理,这些日本文学作品主要包括《如梦记》、《平家物语》(前七卷)、《枕草子》、《古事记》、《日本狂言选》、《日本俗歌六十首》、《浮世澡堂》、《徒  相似文献   

4.
《中国法》新版Ⅰ类目设置问题初探王珺(河南大学图书馆)使用《中图法》第三版类分西文文学大类图书时,发现有些类目设置并不尽人意,有些问题很值得商榷,现分述如下:1.古希腊、古罗马文学的处理西方文学同东方文学一样源远流长,难灿夺目。特别是古希腊文学、古罗...  相似文献   

5.
哈佛所藏《世说笺本》1826年日本刻本和哈佛、韩国所藏《世说新语补》1586年刊本是配套的训诂书,前者为笺注本,后者为被笺本。从文本内容看,《世说新语补》和《世说笺本》均具有较好的文学价值。《世说笺本》不仅有与传统训诂一致之处,如以释词为核心,也注重解释单字,也解释句意、段意、语法、修辞、文体等。同时它也有自己的个性,即两用史注之法。征引训释成果时,除了采纳中国学者旧注之外,也精采日本学者的训释成说,显示出其作为日籍著述的域外特点。打破了传统训诂不引文学评点的惯例,在其广征史籍、中日、传统小学文献的同时,也精简录入并注解文学评点,甚至自身也加入文学评注。  相似文献   

6.
战后另一个最大的策划是,在经济高度成长、有钱人为了把客厅、书房布置得更摩登一点的背景下,1970年掀起了文学全集热和百科全书热。参加竞争的有筑摩书房的《明治文学全集》99卷,集英社的《世界文学全集)38卷和《日本文学全集》88卷,河出书房《豪华版日本文学全集》29卷和《彩色版世界文学全集》24卷,讲谈社《我们的文学》22卷,文艺者秋社《现代日本文学馆》43卷。这一场竞争的导火线是1960  相似文献   

7.
创建于1951年的《中国文学》杂志是新中国第一份外译官方刊物,承担着向西方译介中国优秀文学作品、塑造正面中国形象的任务。50年间,《中国文学》在帮助西方了解中国、引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先驱与向导。文章以《中国文学》杂志的出版与传播为例,阐述《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办刊经验,剖析其停刊原因,以期为当下出版社“走出去”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8.
日本明治刻本《大清文典》,原本为晚清学者高第丕、张儒珍合著的《文学书官话》.一直以来,国内学界对《文学书官话》的评价不高.但《大清文典》等日本版本的存在,说明了《文学书官话》在海外的影响及其在汉语研究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张帆 《大观周刊》2011,(43):15-15,17
近些年,随着西方叙事学蹯入中国,学界掀起了一股以叙事理论解读中国传统文学的热潮。《国语》也首警其冲,成为焦点。笔者将从倒叙、预叙这两个方面来解读这部史书的叙事时序。  相似文献   

10.
《儒家文艺美学——从原始儒家到现代新儒家》,张毅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出版近年来的学术界,颇兴域外汉学、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之风,为传统的文学研究注入了新的内容。流传海外的现代新儒学,即是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冲突与融合的背景下,儒家思想的新展开。对传统儒学和现代新儒  相似文献   

11.
以《民国时期总书目》《中国译日本书综合目录》《汉译日文图书总书目》中的出版数据为研究样本,纵向梳理出版历程、横向描摹版图群像,勾勒出民国时期中国日本文学类图书译介出版事业的发展脉络和活动轨迹,为中国近代翻译文学出版史研究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龙其林教授的著作《生态中国:文学呈现与跨文化研究》立足于西方生态文学的跨文化传播,从比较视野切入中国生态文学,在历时性地梳理西方生态文学作品及理论对于中国文学的影响后,着重勾勒了中国作家如何依据自身的文学经验与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书写的途径。本文在“跨文化传播”的视域下,探讨著作对本土生态文学的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13.
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以来,西方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各种社会、哲学、文学思潮纷纷涌入中国大陆。西方话语很快成为一种“话语霸权”,以致90年代中国文坛发出了“失语”的惊呼。因而,祛除西方现代文学理论的艰涩,系统了解其来龙去脉,如何运用它们对在此话语背景中产生的小说文本进行艺术—技术层面的“细读”,成为中文类本科生、研究生,文学研究者和文学爱好者的热切企望。王又平著《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一书正是对这一企望的成功回应。在50万字的篇幅内,所涉及的话题几乎囊括了新时期小说在“革命现实主义后…  相似文献   

14.
《读本研究》是日本近世文学研究领域的学术期刊,总共出刊十辑,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读本研究文献目录》单行本的发行便是《读本研究》在读本研究领域上取得的重要学术成果之一.《读本研究新集》是《读本研究》的续刊,很好地继承了杂志的学术精神.《日本文学研究资料业书》是由日本文学研究资料刊行会编的学术刊物,与《读本研究文献目录》类似,具备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评价与总结的性质.文章以上述四部刊物为研究对象,探讨日本学术刊物的出版与学术传承特色.  相似文献   

15.
路晓  赵迪 《新闻世界》2014,(5):240-241
智利纪录片导演帕特里西科·古兹曼曾说,"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纪录片《故宫100》就是这样一本精美的相册。它运用画面构图、光线与色调、角度、景别、光学镜头、运动手法以及应用文学等多种摄像手段,在真实记录的基础上,为《故宫100》增加了艺术上的视觉享受。  相似文献   

16.
姚东敏 《出版广角》2013,(Z1):116-117
《平家物语》作为传统经典故事,已经渗透到日本社会文化各个层面。不了解这样一部经典之作,势必会影响到对日本文学、文化的深入思考。《源氏物语》因被誉为中国版《红楼梦》而广为人知,《平家物语》因堪比《三国演义》而受到国人瞩目。《平家物语》是13世纪成型的日本长篇历史战争小说。在日本家喻户晓,与《源氏物语》并称为日本古典文学的两大巅峰巨著。  相似文献   

17.
每次听日本的《樱花》,心里都不免生出人生无常之感,然而,就在那弥漫着淡淡的哀伤的曲调里,却分明地有着一种生之执着,令人感觉着一种涩味。所以,我时常对人言,从《樱花》里可以见出日本人国民性之一斑。  相似文献   

18.
中日两国在文学上的联系十分密切,彼此都给予了对方很深的影响。我国文学史上的文风、思想体制、作品等都对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日本最早的汉文诗集《怀风藻》、《凌云集》、《文华秀丽集》等等都深受中国六朝到唐初骈俪文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厚积薄发鞭辟入里──《中国文学概论》评介张志强曾有学生请我推荐有关介绍中国文学特点的著作。搜集再三,仅记起日本青木正儿的《中国文学概说》和美国刘若愚的《中国文学艺术精华》。可惜前者将中国文学解为文字和文学。且较多介绍了中国文学形式上的特点;后者也只是...  相似文献   

20.
西方一向有读侦探小说的传统,爱伦.坡这个象征主义文学的鼻祖也同时开创了侦探小说这个山门。自1841年爱伦.坡发表了《莫格街血案》以来,这种集科学、法制、人文精神于一身,以曲折的情节、强烈的悬念、严谨的逻辑为表现手段的文学遂一发不可收,成为人们最喜爱的文学形式之一,拥有广泛的读者。据说,在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