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接力常以往返接力、迎面接力、圆周接力等形式进行,这三种方式除了要在分组时尽量做到人数相等、实力相当之外,对场地的要求也较高。此外,每次练习的密度和强度也可能会因为场地的原因而无法提高(场地小时不可能分太多的组,或起点和终点的距离不能太长)。对此,笔者利用自制器材(小三角旗)在"听号跑"游戏的基础上设计了接力练习,在实际应用中效果较好。游戏方法:学生以教师为圆心,以间隔为两臂侧平举的距离绕教师站成一个圆(也可  相似文献   

2.
一、进行基本动作教学时切记1.安全教育不可少。使学生懂得安全第一的重要性,从而树立自我保护意识。2.场地选择要适宜。最好选择远离人群、障碍物、无门窗玻璃的软场地上进行教学。3.组织方法要合理。练习的队型、站位、不同练习内容的间隔距离以及教师的楚、明确。4.教材选择要适当。不仅要选择学生易于掌握的动作,如脚内侧踢球、脚背正面踢球、脚底接球、脚内侧接球等基础的练习内容,而且要学习团身翻滚、合理冲撞以及各种躲闪等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动作方法。二、进行教学比赛时切记1.比赛规则要强调。教学比赛前要制定出公平合理的比赛…  相似文献   

3.
学会篮球比赛没有捷径可走。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之后,由浅入深的反复进行半场教学比赛练习是最理想也是十分必要的过程。这对尽快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熟悉比赛规则、积累比赛经验、形成战术素养、建立终身体育意识是大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4.
初中体育教材中篮球项目的教学,在教给学生基本技、战术、裁判方法以后,所进行的教学比赛就是半场五对五教学。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发现,直接进行五对五教学比赛,由于场上人数多,妨碍了学生技、战术的配台,使组织练习不灵活,对抗性差。并且进行五对五教学,对一些场地器材受限制的学校来说,学生练习密度太低,影响学习效果。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我采用半场三对三、一球擂台赛的游戏作为半场五对五教学的过渡练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分组。视场地情况分成相应的人数大致相等  相似文献   

5.
在正式的篮球比赛中,比赛双方队员必须遵循同样的规则,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在练习过程中,老师如果只是遵循常规的比赛规则来组织比赛,不能充分地强化学生在细节上对某一规则、战术、技术的认识。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笔者尝试在教学比赛中采取“特殊规则限制法”,取得良好  相似文献   

6.
<正>比赛规则是教练员和队员的朋友,而不应该是他们的敌人,在现行的"三人篮球"比赛中,有一些规则是可以为获得比赛的胜利起到帮助的作用,笔者简要介绍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执行"三人篮球"比赛的规则。一、场地空间提供更多个人攻防机会"三人篮球"比赛场地面积为15m×11m,较标准篮球场地半场15m×14m更小,但是场上队员共6人,实际为队员提供了更大的攻防发挥的空间,队员更便于  相似文献   

7.
<正>排球传、垫球过网是江苏省南通市体育中考项目之一。在日常体育课堂教学中,笔者根据其场地器材设置的特点,进行了一定的创新设计与布置,收到了学生练习密度与场地器材利用率"共生"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一、排球传、垫球过网场地器材的设置场地器材:发球区为排球场一方3m线中部2m×2m的区域;落点有效区为对方场地3m线后3个长6m、宽2.6m的区域;网高分别为2m(男生)和1.8m(女生,见图1)。  相似文献   

8.
唐刚  孙仲春 《体育教学》2012,(11):61-62
场地器材的布置是体育课堂教学特有的教学组织工作,是体育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安全、高效开展以及完成教学目标的物质前提条件,也是体现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方面。合理的场地器材布置具有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练习密度、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保障教学安全进行的重要作用。一、场地器材布置的原则1.节省原则节省原则是指在场地器材布置中,根据实际教学条件,节约和爱惜  相似文献   

9.
<正>体育课教学中,比赛教学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法。比赛教学法是在比赛条件下,按统一的比赛规则和以最大强度来完成练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具有鲜明的竞争性,符合中学生存在争强好胜的心理,能够很好地调节课堂气氛,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但在使  相似文献   

10.
随着足球热的升温及足球运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加入了足球爱好者的行列。但有很多中小学由于没有较大的足球场地,无法进行足球的练习与比赛,使广大学生的爱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笔者经过几年的实践,试行在篮球场上进行足球赛,效果较好。比赛的方法如下:以篮球场地(长28m、宽15m)为比赛场地,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过程中发现场地器材的合理设计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练习50米跑,如果只画出起点线和终点线,学生练习起来往往没有在跑道上比赛兴奋,这是分跑道的效应。由此可见,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体育教学中场地器材设置很重要。  相似文献   

12.
<正>一、利用等待时间进行素质练习,提高练习密度,提升运动负荷案例:篮球运球三步上篮技术教学(新授课,男、女生各20人,场地为一块篮球场,时间为20分钟)。授课过程:首先4个小组观看图片,了解技术动作的要点,讨论后做徒手模仿练习(探讨1分钟,练习3分钟)。然后学生进行示范并评价(2分钟)。教师总结并示范(1分钟)。最后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13分钟)(此案例由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七里  相似文献   

13.
足球运动是广大青少年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如何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的篮球场地,进行足球教学和比赛是广大小学教师探索的一个问题,现将自已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的几例练习方法及比赛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篮球的妙用     
<正>篮球除了在篮球场用来练习、打比赛,还可以用在其他项目的体育教学中,介绍如下。一、在田径教学中的妙用(一)追逐跑练习1.练习目的提高学生的短跑速度,增加练习趣味性。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由于耐久跑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比较单一,学生练习时也容易感到枯燥和辛苦。虽然我们每学年安排了耐久跑教学课,但取得的效果往往不佳。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此,我们对所教的初三年级三个班的耐力跑教学采取了三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尝试,以求摸索出更加有效的教学途径。一、实验对象与方法实验的对象:选择初三年级五、六、七班,在三个班中各随机抽出二十名男生。采用三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五班),由教师统一指挥,按传统重复式耐力跑练习方法练习;(二)足球比赛(六班),每次课学生分成两队进行比赛,教师只担任裁判…  相似文献   

16.
场地器材的布置是体育课堂教学所特有的教学组织工作,是教师能否按计划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条件,也是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场地器材布置合理,不仅有利于增加练习次数,提高课的练习密度,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场地器材的布置是否科学合理就成为影响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例一:简易跳高架在跨越式跳高单元教学中,由于学校沙坑场地器材限制,严重影响学生在课中练习密度和练习积极性。为确保学生在"动作技术与方法"的初步学习体会阶段能够有更多的练习机会,我们利用标枪与皮筋组合成简易跳高架,方法是  相似文献   

18.
跨越式跳高是初中体育课的基本教材和考核内容。然而,目前农村中学的场地设施条件还较差,若按常规方法进行跨越式跳高练习,很难使50至60人一个班的学生达到适宜的运动量和练习密度,加上男女学生同场练习,往往会出现男生练习女生旁观的现象,这样就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为此,我设计了一种简便的跨越式跳高“十字”练习法,在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场地设计:选择一块平坦的空地,画一个以5米为半径的圆,并将圆分成四等份。然后分别在圆周和圆心处插上五支标有刻  相似文献   

19.
一、练习场地的安排1.利用场地原有标志线。现有的学校体育场地大多由直线和曲线组成,直接用场地上的直线和曲线(如跑道、篮球场的长度及三分线等)进行直线跑和曲线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组织练习方式。2.利用实物作标志。先将羽毛球、毽子、圆木柱等物品有规律地间隔排列成直线或曲线(圆),让学生根据这些美观实用的实物标记,进行直线跑或曲线跑教学,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3.利用学生队形作标志。让若干学生站成一路纵队或围成圆形(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一定间隔),然后再根据学生所站的队形进行直线跑和曲线跑教学,这种新颖的方法也有一定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20.
《体育师友》2021,(3):14-16
教会是课堂教学的目的所在,要求教会学生多样融合的健康知识和层次清晰的运动技能;勤练是课堂教学效果的保障,要求学生课堂内外勤练技能,课中勤练保持合适的练习密度;常赛是课堂教学检验的途径,要求教师安排人人有比赛参加,课课有比赛安排。厘清"教会、勤练、常赛"三者与体育教学的逻辑关系,具体化体育教学的活动要求,优化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