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青楼女子、女学生、报刊杂志以及其它娱乐文化是引导近代女子服装发展潮流的主体因素。自由化、国际化和商业化是近代女子服装演变的三个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2.
近代上海服饰文化最显著的特点是中西合璧、趋新求变、个性鲜明、意识超前。徐华龙的《上海服饰文化史》对上海服装文化进行了全新解读和历史建构,成为认识上海民俗和上海文化的一把钥匙。在作者看来,旗袍无疑是最能体现上海服饰文化特点的代表性服饰。因此,在徐华龙先生新著的开头部分,首先对旗袍的文化元素进行解读,勾画出上海服饰文化变迁的基本轨迹;在对上海服装文化史的历史建构中,以上海开埠为起点,将近代上海服饰文化史分为四个重要阶段,概括其特色,阐述其相互之间的逻辑联系,初步建构起了上海服饰文化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3.
宋代服装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装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宋代服装作为中国服装史上一个重要时期,有其自身的特征。笔者从宋代的时代背景、社会经济、文化思想、审美情趣进行分析,探讨它们对当时服装的影响,挖掘宋代服装特点及形成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4.
运用符号学的方法,列举了我国服装广告中男性形象的刻板化现象,并从广告诉求与品牌打造的角度,提出了观照受众的消费心理,从个性化、国际化、中性化、传统文化、商务休闲兼顾等角度打造服装广告中男性形象的主张。  相似文献   

5.
对于中西方报刊而言,近代报刊的发展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甚至可以视为导致二者最终走上不同发展道路的分水岭。本文着重从文化角度来分析中西方近代报刊兴起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服装作为人类文明特有的文化象征,伴随着人类社会进步而延续和发展,由许多民族和国家结合在一起形成的西洋服装,不仅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各历史阶段的艺术风格,也成为划分服装时代的标志,成为各历史阶段服装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天津近代服饰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天津近代服饰与北京近代服饰、与中国北方其它城市和地区近代服饰以及与上海等南方城市和地区近代服饰的差别与联系,并就天津近代服饰与其之前历史上的服饰予以分析阐述;结合天津的历史、人文、经济等诸多要素总结出天津近代服饰变革的主要特点——近代性(甚至于现代性)、文化多元性、包容开放性、时尚引领性,及其在我国服装发展演变.特别是中国北方近代服饰发展演变中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人格双性化是指一个人身上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人格特征。国外心理学界对人格双性化现象研究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随着中性化风潮在我国的盛行,新一轮的人格双性化的研究热潮开始在我国兴起。荣格的原型理论认为,人类天生具有双性化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双性化是人格发展的最高阶段。荣格的原型理论对我们解释中性化风潮盛行的原因及正确认识中性化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早期改良派是近代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萌芽阶段,以王韬、马建忠、薛福成、郑观应、陈炽为主要代表人物;资产阶级改良派是近代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形成阶段,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为主要代表人物;资产阶级革命派则是近代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发展阶段,以孙中山、章太炎、蔡元培为主要代表人物。虽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资产阶级教育思想面临着不同的社会矛盾,有着不同的历史特点,但却有一个共同的主题“维新”,即希望在中国建立一种新的教育制度,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是中国服装史上重要的转折时期,服饰形态在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及西方物质的侵入与渗透下变化明显。虽然,当时上海服饰在中国占据了时髦主体,但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广州,在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积淀、独特城市人文特征及外来文化影响下,广州女性服饰在中国近代服装史上呈现出独特文化内涵及服饰特点。  相似文献   

11.
魏晋南北朝至唐朝是中土与西域在服饰上互相影响最为深刻的时期,南朝在这段服饰变化史上更是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唐朝服饰继承并放大着南朝服饰的特点,吸收胡服样式形成新式常服,西域服饰这时期的变化较少,主要体现在向唐朝服饰的靠近。《职贡图》和《客使图》作为两个时期西域人物形象的代表画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南朝到唐朝中土与西域服饰发展变化的同步与同化趋势,也反映出中外交流下服饰发展的基本脉络。  相似文献   

12.
应用写作教学不应拒绝文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天然 《莆田学院学报》2004,11(1):39-41,91
应用文与文学作品虽有区别,但自古就难有明确的界限。现代应用文与文学更是日益交融。现代应用文借用文学体式,使用文学语言更是屡见不鲜,因此应用写作课不应拒绝文学,适当讲些文学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18世纪以前的普通教育排斥艺术教育,或者视其卑微,或者仅将其与绅士教育与女子教育联系在一起,这些都是阻碍造型艺术进入大学教育的原因。19世纪艺术教育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进入高等教育,使艺术教育真正呈现出与传统不同的态势。探讨西方近现代造型艺术教育发展的轨迹,也是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艺术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社会学与文化学的角度,结合中国历代服饰文化的特点,分析了中国服饰文化的传统特征。文中认为传承与变异推进了服饰文化的发展,并研究了变异与传承的各种因素及其与文化心理结构因素的关系,最后探讨了如何正确吸收中服饰文化的精髓,促进当代服饰文化建设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我国的语言学研究虽有短暂的辉煌,但研究内容仍没有脱离语文学的范围,属语言学的早期发展阶段。西方各国的学术研究此时已出现现代社会特征: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得到发展和完善,普通语言学出现,新语法学派的理论形成。中外19世纪的语言学研究有同有异,总的说来,异大于同。这个比较给了我们一些关于我国现代语言学如何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武术服饰文化是介于武术和服饰之间的一种交叉性多元文化.武术服装承栽着一种文化,一种礼仪,一份民族自尊和自豪,体现一种风采.文章通过史料对闽南传统武术服装的文化内涵进行梳理,探讨其对传统武术和民族服饰文化的发展的指导意义,并指出武术服饰在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时代需求.  相似文献   

17.
关于当前高等服装教育实验教学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当前服装行业特点、发展、前景及服装实验课现状论述了我国现代高等服装教育构建“数字化”教学环境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讨论我国现代服装教育的方向,提出综合设计实验课程。  相似文献   

18.
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交易模式,它改变了从开发至生产、流通和消费,直至金融运作的所有全部经济生活过程.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的商务应用模式,同样对我国服装业产生了重要影响,给我国服装业提供了许多机会,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9.
表现主义艺术是20世纪初盛行于西方世界的一种艺术思潮,体现为表现主义流派在绘画、音乐、戏剧、小说、电影等各个文艺领域的发展。表现主义美学则是19世纪与20世纪交替时期出现的现代人本主义美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克罗齐和科林伍德。表现主义艺术(即表现主义流派的艺术)与表现主义美学在精神实质上具有共通性,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但二者的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  相似文献   

20.
毕春意 《海外英语》2014,(10):229-230
Euphemism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languages.It's a more mild and polite way to say something unpleasant and embarrassing.It's a figure of speech as well as a cultural phenomenon.Euphemism functions to enhance the effect of communication and maintain harmoniou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it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element in people's interactions.Many linguists and scholars have studied this linguistic phenomenon from different angles.Based on their achievements,the author has a tentative analysis of the three kinds of negative effects by using euphem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