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今传媒》2002,(4)
“只要符合事实,为什么不能发?”这里的“发”,指发表批评报道。你道这句话是谁说的?是上任3天就下达了“新闻监督令”的山西省长治市的一位领导。这话是他对当地媒体诸多批评中的一条。他的其他类似批评也都尖锐直率,但在我看来与这条一样,均不无天真  相似文献   

2.
“只要符合事实,为什么不能发?”这里的“发”,指发表批评报道。你道这句话是谁说的?是上任3天就下达了“新闻监督令”的山西省长治市的一位领导。这话是他对当地媒体诸多批评中的一条。他的其他类似批评也都尖锐直率,但在我看来与这条一样,均不无天真成分。  相似文献   

3.
王乾荣 《传媒》2002,(11):22
“只要符合事实,为什么不能发?”这里的“发”,指发表批评报道。你道这句话是谁说的?是上任三天就下达了“新闻监督令”的山西省长治市委书记吕日周。这话是他对当地媒体诸多批评中的一条。他的其他类似批评也都尖锐直率,但在我看来与这条一样,均不无天真成分(此处引语及以下吕日周的话均见《羊城晚报》4月  相似文献   

4.
这一讲主要谈消息写作的基本要求,适合于各种消息的写作. 有的同志会说:“写消息很简单,找几个例子,再加上个帽子(指导语)就成了,用不着下什么功夫”.其实,这个看法是对消息写作的基本要求不甚了了.严格地说,对新闻写作还未入门,说的是一句外行话。即使是一条三五百字的短消息,写作上最根本的要求也必须具备.否则,就不成为消  相似文献   

5.
为了减少主观色彩对新闻事实报道的影响,在消息写作中,一般不提倡作者直接议论或抒情。新闻报道被称作是“藏舌头”的艺术,发表的应是“隐形意见”或“无形意见”。如果新闻中有太多观点、态度和情感的直接流露,就会影响新闻的客观性。这已成了消息写作理论中的定论。然而,消息中是否就完全不能有议论呢?其实,早在1931年,毛泽东在《普遍地举办〈时事简报〉》中,就消息写作发表过这样的观点:“也不是完全不发议论,要在消息中插两句议论进去,使看的人明白这件事的意义。但不可发的太多,一条新闻中插上三句就觉得太多。议论要插得有劲,疲沓疲沓…  相似文献   

6.
新闻发布会结束后,一位老兄迟迟不离开会场,清洁工问他:怎么还不回去?答曰:不是发布会么,布还没发呢!这是则笑话,但又并非仅仅是笑话,在新闻界,象这位仁兄这样的老记似乎还不少。 如今有些记者的心思全放到了新闻发布会上。不管什么样的新闻发布会,逢请必列。人家不请,也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人家请,弄到请帖往里面钻。目的  相似文献   

7.
“爱岗敬业的好记者”甘远志有句常说的话:“新闻,是跑出来的。”又说:“我是记者,不下去怎么出新闻?”这是他的一个信念,也是他的切身体验。在海南,“物价,以前是报道空白,甘远志跑出了源源不断的新闻:交通,以前少有报道,甘远志跑出一篇篇稿子:药品,以前很少涉足,甘远志将其跑成了‘富矿’;电力,以前少有问津,甘远志把它跑成了热门。”  相似文献   

8.
宜冰 《青年记者》2003,(4):26-26
“有新闻的地方就有我们”——《北京青年报》“新闻一条是一条”——《北京娱乐信报》“晚报不晚报”——《北京晚报》“北京人的都市报”——《京华时报》“新闻创造价值”——《21世纪经济报道》这一句句冥思苦想的广告词,  相似文献   

9.
说好话的新闻 寒舍附近新建一休闲街,某报做了报道。因是居住地新闻,看得倒也仔细。从短讯中读到这样一句:“赏心悦目的绿化点缀其间”,让我愣了一下。因为在这条百米左右的休闲街上,缺少的恰恰是“赏心悦目的绿化”。整条街面,除了摆放着几枝盆栽灌木,无一植种绿树,记者所描说的,  相似文献   

10.
一些年轻的通讯员朋友问我:新闻是什么?我说:新闻是一条路.对于新闻这条路,我有四个方面的解释.新闻是一条出路.有一句法国谚语:“新闻是通向一切的途径——只要你能够跨越得过去.”我对这句谚语的体会很深.  相似文献   

11.
新闻是客观事实的报道,因此它总是力图用事实说话,而避免主观性议论。这是新闻的一个特点,也是新闻写作的一个原则。如果报道的事实已清楚,新闻的意义已明了,而作者还硬要站出来发表一番议论,则无异“画蛇添足”。 然而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为了加强宣传效果,有时在客观报道的基础上,也允许进行一些简短、精到的议论。这些议论非但不是“蛇足”,而且往往可以有“画龙点睛”之妙。 毛泽东同志就主张在新闻中适当插些议论,他曾在《普遍地举办〈时事简报〉》一文中指出:“……要在消息中插句把两句议论进去,使看的人明白这件事的意义。但不可以插的太多,一条新闻中插上三句议论就觉得太多了。议论要插得有劲,疲疲沓沓的,不插还好些。不要条条都插议论。许多新闻意义已明显,一看就明白,如插议论,就象画蛇添足。只有那些意义不明显的新闻,要插句把两句议论进去。”  相似文献   

12.
新闻姓“新”,不姓“旧”,而新闻的“新”,基本上取决于“快”。这是说,一件新闻事实发生,能够及时地加以报道,才算新闻,不然,就成了明日黄花的旧闻了。  相似文献   

13.
在一些披露性的新闻报道中,时常会有些让人欣慰的词句,这些词句却成了新闻报道中的人或事的遮羞布或贴金纸,干扰视听,大大地削弱了这些新闻报道应有的深度和广度。 在1999年11月7日的某报上就有这么一则新闻:《郑州企业出怪事 死人仍领养老金》“记者从郑州市劳动局获悉:郑州市的一些国有企业曾以数千已故人员的名义,领取了高达1200万元的养老金。此前,这些养老金已被如数追回,为国家挽回了巨额损失。” 这条新闻的后一句,就是一句让读者欣慰的话,只要细细揣摩,可以发现:如果没这一句,这条新闻产生的效果就会大不…  相似文献   

14.
通稿的故事     
(一) 新闻的作用在社会上热起来之后,通稿,一个专业性极强的新闻术语,突然地被许多人挂在了嘴上。公关公司为工厂、商店举办新闻发布会,在企业概况一类材料上,会标明“新闻通稿”。有些领导写了或讲了有意义的内容,也会在稿子上加个批示说,建议报纸发个“通稿”。新华社记者在与报纸、电台记者一起外出采访,记者们和接受采访的东道主,也常常说,新华社发个“通稿”吧,我们各报好用……大家对通稿这个词使用得还不很准确。例如,都不清楚“通稿”这个简称的全称到底是什么;例如,都习惯从上下统一的政治权威的角度去理解这个“通”字,例如……其实,通稿这个词,不光是个新闻专业术语,还更是一个新闻业里通讯社  相似文献   

15.
刘守华 《中国档案》2003,(12):49-49
2003年9月5日,在宣武区举办的纪念曹雪芹逝世240周年学术活动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蔡义江透露,经过文献档案考证及考古发掘证实,曹雪芹在北京的故居遗址已能确认为是“蒜市口十七间半”。应该说,这是一条“迟到”的新闻。早在1982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研究人员就通过馆藏档案发现了这个线索。考证此事的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员张书才先生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当时他们在第一历史档案馆现存的清代内务府档案中,发现了一件雍正七年(1729年)的“刑部移会”,其中载明:江宁织造隋赫德曾将抄没曹家的“京城崇文门外蒜市口地方…  相似文献   

16.
董娟  易颖 《声屏世界》2011,(12):29-30
追求平淡.毫无态度。任何一条信息,任何一则新闻,必定是有所为而传播。“无态度”本身也是一种态度。而对所有的信息都不赞成也不反对.这样的传播者就成了生活的旁观者,这样的播音就成了文字的传声筒。与此同时,也就造成了创作的废弃、创作者的失职。播报新闻稿件.叙述新闻事件,应该有声有色.其核心就在“新鲜感”中。首先是“先睹为快”,而后是“一吐为快”。新闻事实的“新兴”。化为稿件的“新意”。融为播报者的“新鲜”.最后成为受众的“新颖”。  相似文献   

17.
新闻线索处理三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年搞新闻,深知掌握新闻线索的重要,所谓“顺藤摸瓜”,也往往能“摸”出个“大瓜”来,且会少花许多的力气,少走一些个弯路。因此,笔者对“捕捉新闻线索应是记者必须掌握的一门功夫”这句话是十分地信以为然。但是,新闻线索毕竟不等于新闻事实,也不是所有的新闻线索最终都能成为新闻。因此,对新闻线索的处理得法不得法,便成为一个应引起我们足够重视的课题,笔者认为在新闻线索的处理上有三个方法值得借鉴、运用。 一是分析鉴别,去伪存真,慎重取舍法。捕捉一条新闻线索确实不易,对记者的诱惑力相当大,一旦捕捉到手,他们往往不愿意怀疑其已获得的线索的真实性。实际上,许多曾经发生的事实告诉我们,新闻线索的来源途径很多,而且日益繁杂的社会生活使得这些线索所涉及的种种人和事也日益复杂起来,特别是那些经过多人“转述”而来的线索,难免有“失真”、“不实”之谦。现在大有人喜好在“转述”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观点和认识方法对线索加以理解、增删,生活中不是经常发  相似文献   

18.
视窗·声音     
有些新闻发言人对“敏感问题”顾左右而言他,或者干脆以一句“我们还没有得到这方面的报告”应对,在新闻发布中是常见的现象。当政府严重失误或突发恶性事件,有些官员不愿意公开,要求新闻发言人闪烁其辞、所答非所问,与新闻发布会的灵魂背道而驰。从根本上说,现代政府的价值就在于随时为社会公共利益担起责任,保障社会的安全运转。对涉及公民生命财产的重大事件,政府只有及时、迅速地把情况告诉人民,让民众及早采取措施防范,才能体现政府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在公共资讯披露方面建立对称的责任制,让新闻发言人披露还是不披露信息承担相关…  相似文献   

19.
“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则是站在船头的瞭望。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这是名新闻记普利策说过的一句名言。这句名言一直成为全球新闻作不断激励自己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20.
尽管我们已经建立新闻发布会制度多年,但不少地方在重大事件发生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却往往变成了“通稿宣读会”。这时通稿不但没能传达应该有的信息,反而成为了被受众质疑乃至否定的话柄。长期使用通稿,还会造成记者的惰性和媒体本身权威性和可信度的受损。一纸通稿,不仅不能使读者解决“为什么”的疑惑,有时连“是什么”也无法说清,更不要说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层分析和解读了。这实际上是新闻职业精神的危机,也是新闻道德缺失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