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李玉梅 《学周刊C版》2010,(12):124-124
语文是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应力求准确、形象,富于感染力,教师口语艺术与教学效果以及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紧密相关。语文教师在施教中尤其应注重口语的艺术美,使课堂语言具有情感美、丰富美、凝炼美、诙谐美。音韵美、时尚美。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是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对学生语言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应做到准确、流畅,力求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教师口语艺术与教学效果以及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紧密相关。语文教师在施教中尤其应注重口语的艺术美,使课堂语言具有真情美、丰富美、凝炼美、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教师最重要的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保证。尤其是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如能显示清晰可闻口吐珠玑的诱力,行如流水波澜起伏的活力和荡气回肠勾人心魄的魅力,那么在课堂上传播知识,就能将学生带入美妙意蕴的境界,使学生渐入广袤无垠的语文知识天地。  相似文献   

4.
美的语言对于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非常重要,对于塑造美的课堂来说更是必要的过程。为了塑造更美的课堂,为了更好地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课堂知识吸收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需要在每个教学环节中深入落实美的语言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精彩的课堂,离不开精彩的教学语言,而精彩的教学语言具有情化和催化的功能。作为母语教学的语文教学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使这种完美统一得以实现的媒介,便是语文教师规范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应当讲究教学语言和课堂提问的艺术性,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和情的陶冶.教师要注重锤炼教学语言,用语言之美感化和熏陶学生;更要讲究课堂提问的艺术性,用适当的提问启发学生,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邹燕 《小学教学研究》2011,(8):71-71,73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精彩的课堂,离不开精彩的教学语言,而精彩的教学语言具有情化和催化的功能。作为母语教学的语文教学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使这种完美统一得以展现的中间媒介,便是语文教师规范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如果想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效率,增强语文教学的文学性,陶冶学生情操,就必须要追求教学语言的情感美和音韵美,用美的语言来塑造美的课堂,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师语言的外在美及其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师课堂语言不仅要具内秀,更要尽显外美,我在美主要在三方面:清晰纯正的语音美,抑扬顿挫的语调美,畅达完整的语流美,语文教师语言外在美的培育,有助于教学信息的传递,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以及自身教学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浅谈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因此,语文教学语言必须既符合科学性,又要具有艺术性。语文教学的艺术性以对教授内容的深入挖掘为基础,以生动活泼的课堂组织形式为框架,以充满艺术性、极富表现力的语言为表现形式。所以,一堂语文课的成功与否和授课语言有着直接的关系。语文教师要把丰富的知识融入生动形象的充满艺术性的语言中去,从而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艺术氛围中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同时,语文的学习是多方面的,教师那充满艺术性的语言本身就是对学生的语文教育,而且,这种教育又是一种身体力行的“身教”,它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语…  相似文献   

11.
课堂中的语言艺术应是每一位语文老师在教学生涯中始终都需要不懈追求的.语言是语文教师的生命,要使生命充满活力,使语文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语文教师就必须以渊博的学识来丰富自己的语言,用美的语言粘住更多的学生,让语文课堂闪亮生辉.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除了传授语言文字等方面的知识外,还担负着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陶冶学生情操的重任。作为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必须注重自己的教学语言美,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成为完成这一重任的有力工具。那么怎样的教学语言才算得上美呢?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的情境中,选择和运用完美的语言,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启迪学生智慧的高超技艺。语文教师艺术语言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语文教师的语言具有育人的功能,是衡量一个语文教师水平的标志。语文教师课堂语言必须做到准确、精练,丰富多彩,有丰富的思想感情,幽默风趣。  相似文献   

14.
作为语文教师 ,我听过很多人的课 ,但真正能够做到语言优美 ,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却不多。那么怎样让每一节语文课充满魅力 ,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如沐春风”之感 ,在艺术享受中潜移默化的接受知识 ,受到教育呢 ?这历来是语文课追求的最高境界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 ,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课堂语言具有美感呢 ?一、必须言之有物所谓言之有物 ,就是要有内容 ,要紧紧地围绕课堂教学。否则 ,无论语言多么优美 ,多么生动 ,如果跟课堂教学无关 ,都不能说是美的。那么 ,怎样才能做到言之有物呢 ?这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充分的钻研教材 ,虽然我们现在的教学…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极富人文魅力的一门学科,翻开语文课本,就如同走进了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境界。语文课堂也应该是美的课堂,语文教学的语言也应该具有美感、具有艺术性。教师的语言文采飞扬,  相似文献   

16.
韩志湘 《教学与管理》2006,(10):117-118
何谓“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即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的书面语言两个方面,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故合言之,称为语文。”由此看来,语文教学就是一方面教学生口头的“语”,另一方面教学生书面的“文”。 但是,语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明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科目,本身既是学习的对象,又是使用的工具,教师要利用“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跟学生交流感情,向学生传授“语”和“文”的知识,那么,教师自身的语言,尤其是语音素养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当然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语”的第一范本就是教师的口头教学语言。这就对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首要载体——语音提出了要求,本文将要讨论的也仅限于有声的语言。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师应咀嚼并吸收“真语文”精神,激励自己扎根语文教学。语言——立足课堂间的华美外衣。语言是传递知识的媒介,而媒介水平直接影响课堂效率,就好比华服美裳可以使人倍加光鲜,而粗布短褐则会让人黯淡无光。在课堂上,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真切地传递文章的情感,为静止的文字赋予生机与活力;教师通俗幽默的讲解,可以滋养学生的内心。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当然它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而艺术的教学语言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因为这能聚焦为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满足学生对教师通过教学语言来"传道授业解惑"的审美期待.课堂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媒介,所以要注意:1.语言表达上的科学性;2.语言表达上的启发性;3.语言表达上的美感性.从而练就一口艺术的语文教学语言,把学生带进无比瑰丽的语言世界.  相似文献   

19.
从小学语文课来看,课堂中教师的语言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生本身正是学习语言的打基础阶段,所谓“牙牙学语”,教师的语言除了担负传授知识的重任以外,也正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因此,我认为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中特别要注意语言的修养。一、课堂语言要选用适当的语调、语气和语速;二、课堂语言要精练简洁;三、课堂语言要富于感情色彩:四、课堂语言要有表现力。  相似文献   

20.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良好的语言修养和语言艺术是教师必备的条件,是教师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语文教师而言,教学语言不只是口头表达能力和技巧的问题,还是知识总量、应变智慧、道德修养及外在的表现.可见,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就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语文规律和信息正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的语言技能活动.怎样在语文课堂中呈现艺术美的语言呢?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