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刊1989年第7期刊登的王立昌同志《假如这道思考题编入十一册课本中……》一文,对于所举题目从“喝水量”和“加水量”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思路清晰,易为学生所理解。除这两种思路外,我认为还可以从第三个角度来分析,即从“喝的总量”来分析。由于题目中最后“都喝”了,我们可以计算一下李林一共喝了多少,去掉原来的一杯牛奶,剩下的则是喝的水的杯数。  相似文献   

2.
不准喝     
不准喝 三只乌龟结伴去喝咖啡,刚到咖啡店门口,天空中便乌云密布,雷声隆隆。.于是,大鸟龟对小乌龟说:“你回去拿把伞来吧。” 小乌龟想了下说:“如果你们不喝我的咖啡,我就去。”大乌龟说:“好!” 过了两年,大乌龟对中乌龟说:“看样子他是不回来了,我们把咖啡都喝了吧。”中乌龟点头同意。这时,门外传来了一个声音:“要是你们敢喝,我就不去!”(摘自《大河之佗)乙心义石;马花止护D之‘‘)巴‘二之石)息佗之‘,乙‘)巴‘岁二叹术勺勺报》){不准喝~~  相似文献   

3.
一、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教师团队精神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上面这两种说法有截然不同的结果。“三个和尚”是一个团体,可是他们没水喝是因为互相推诿、不讲协作;  相似文献   

4.
一一个和尚挑水喝,二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松抬着进洞里。两首童谣,叙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三个和尚”之所以“没水喝”是因为不负责任,互相推诿;“三只蚂蚁来搬米”之所以能“轻松抬着进洞里”,是团结合作的结果,从这“人不如蚂蚁”中,你得到什么启示呢?请以“团队精神”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二有一天,上帝的使者来到人间,他碰到了一位高僧正在为两个小孩占卜前程,只见高僧指着其中一个孩子说:“状元。”然后又…  相似文献   

5.
鲁迅先生的小说《药》里有这样的情节:愚昧无知的华老栓试图用人血馒头来医治他儿子的重病。这种荒唐的做法,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有。古埃及的王公贵族为了延年益寿,常常喝俘虏的血。古罗马人在角斗场上吸吮奄奄一息的角斗士的鲜血。在他们眼里,角斗士的鲜血是获得活力、青春和健康的“补品”,这样的“好事”甚至连“救世”的教皇也想试试。1992年,年迈的教皇音诺生八世在临终前喝了3个健康男子的血,但终究没有救活他的命。现在,虽然没有人喝人血了,但仍有人希望喝动物血来治病强身。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流行过所谓“鸡血疗法”。血…  相似文献   

6.
我们广东人每当“上火”的时候都喜欢喝凉茶来“去火”。那天我的牙很痛,妈妈就让我喝了一杯凉茶。过了几天,我的牙不痛了,可妈妈还要我喝。我想喝这么多凉茶究竟有没有益处呢?是不是什么凉茶都可以喝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特地到凉茶店作了调查。我发现去买凉茶喝的大多是中青年人,基本没有什么老人去买凉茶喝。我觉得很奇怪,难道老人就不会“上火”?于是我采访了一下凉茶店里的店员。店员告诉我老年体弱、体质虚寒、气血两虚的人都不适宜喝凉茶。怪不得没有老年人去买凉茶喝。看来喝凉茶也要讲科学,不是什么人都适合喝凉茶的。在调查的…  相似文献   

7.
小酒窝     
我有一对小酒窝,爸爸妈妈争着“喝”。喝了好几年,从来没醉过。因为喝的不是酒,喝的全都是快乐!  相似文献   

8.
英语中,have,eat,drink,take都有“吃”、“喝”的意思。但要“吃”好、“喝”好却很有讲究。现简述如下: 一、have既可指“吃”,又可指“喝”,为通用语。在英国,人们习惯上用have来代替drink。如果与meal和三餐名词(breakfast,  相似文献   

9.
今天,我感冒了。我觉得头疼,鼻塞,透不过气来,全身发烫,没有力气。爸爸说:“病毒浸入了你的体内,现在你体内的白血球们正在跟病毒们打仗,它们打热了,你就会发高烧。”“那么有什么办法能让白血球打赢呢?”我问道。妈妈端着一杯水对我说:“不光要吃感冒药,还要多喝热开水。”我接过杯子就喝,心想,大概白血球像鸭,不怕水;病毒像鸡,怕水。我喝了一杯又一杯热开水,然后,躺下休息。我喝热开水时,病毒和白血球正打得激烈,忽然,上面哗哗的大水冲了下来。病毒惊慌得大叫:“发大水啦!发大水啦!”并乞求说:“不要喝了!不要喝了!”这时,我觉得鼻子痒痒…  相似文献   

10.
“很久以前,在高高的山上,有一个孤零零的庙。一天,来了一个矮和尚,他天天要到山下去挑水喝,日子过得虽然清苦,却很安逸。不久,又来了一个高和尚,两人就天天下山去抬水喝,日子过得也很安宁。过不多久,又来了个胖和尚……”对,这就是著名的“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忻老师今天就要和她的学生们一起,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来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观念。  相似文献   

11.
生活     
同是一条小溪中的水,有人用金樽来喝,有人用泥制的陶碗来喝,没有金樽和陶碗的人,就只好用手捧着喝。水,本来没有任何差别。有差别的仅仅是“容器”,然而君主与乞丐的差别就在于这盛水的“容器”上面。“容器不同”,君王与乞丐对水的品味也不同。  相似文献   

12.
小鼹鼠们放学回家了。“渴死啦,渴死啦!”皮皮冲进家门,看到茶几上有几个透明的小瓶子,里面装有水,就准备拿一瓶来喝。妈妈拦住了他:“不能喝,这是清洁剂!”  相似文献   

13.
(一) “妈妈,我要喝可乐。”“小孩子喝饮料对身体不好,尽量少喝。”“那么,我喝1/2杯。”“不行!”“那我只喝2/4杯好了。”“噯,这才是妈妈的乖孩子!”  相似文献   

14.
爱上白开水     
典欣 《父母必读》2013,(9):114-115
爱上白开水好习惯培养方案 “我不要喝白开水,没味!”“我要喝果汁,甜甜的!”……当孩子对你这样抱怨时,你是否苦啮不已,怎样才能让孩子多喝白开水?别着急,来看看豆丁妈妈让孩子爱上白开水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补钙     
“来,宝宝,吃钙片。”妈妈小心地将钙片放在一张干净的白纸上,并端来一杯水,自己先喝一口。“快来,水温正好呢。”儿子蹦蹦跳跳地跑去,她注视着儿子把钙片喝下,双手轻轻地拧着儿子的小脸蛋,“宝宝天天喝钙片,身体强壮又聪明!”  相似文献   

16.
使动用法,是说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左传·宣公二年》:“晋侯饮赵盾酒。”此句并不是说“晋侯喝了赵盾的酒”,而是说“赵盾喝了晋侯的酒”,即“晋侯使赵盾饮酒”。这类用法,我们称为带宾语的使动用法。现在,我们要谈的是不带宾语的使动用法。这类语法现象王力在《古代汉语》中提出:“有时候不及物动词的后面虽然不带宾语,但是从上下文的意思看,仍是使动用法。例如《论语·季氏》:‘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这个‘来’字是使远人来的意思。”  相似文献   

17.
解救老爸     
“老张来啦!来来来,进来进来,欢迎欢迎……”舅舅把站在门口的我和爸爸迎了进去。舅舅家聚了不少人,四家人合在一起,数数也有十多个啊!一进门,一股热气扑面而来,我们放下东西就开始吃饭了。桌上菜挺多,我很快吃饱,然后就去看电视了。“喝!我们一起干,来来……”阿锋叔叔的大嗓门又响了,我赶紧捂上耳朵。真受不了!一阵阵酒气冲进鼻子,好呛人!“老张,喝“!”今天不解决这一瓶可不行哦“!”就是,喝喝!”“不行了,不行了,我胃快炸了。你们喝吧!”爸爸说,他的脸红得像高粱,肚子也鼓起来了。“不行!一定要喝“!”喝!”舅舅和叔叔一起嚷。我走了过…  相似文献   

18.
老玩童     
幼儿园里来了个看大门的老王头。他年过花甲 ,却性情开朗 ,兴趣广泛 ,脾气又随和 ,人送外号“老玩童”。自从“老玩童”来到幼儿园 ,至少有两件事屡禁不止。一件事 ,孩子们爱到传达室喝水。一次 ,我看见四五个孩子在传达室 ,每人端个杯子在喝什么 ,就问 :“你们班里都有 ,咋还到这里来喝水?”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 :“我们不是喝水。”“我们在喝粥。”老王头忙解释说 :“今早我没吃饭 ,和点炒面粥喝 ,孩子们看见了要喝 ,我还能不给喝?”第二件事是 ,孩子们常跟在老王头后面喊 :“爷爷好 ,爷爷坏 ,爷爷是个猪八戒……”我们觉着不是个事 ,可…  相似文献   

19.
玩好滑板车,满头大汗的点点冲进门就喊着要喝冷开水。可是,冷开水已经喝光了,爸爸就给他倒了一杯热的。可是点点气坏了,他大声“抗议”说:“我就要喝冷开水,冷开水,马上就要喝!”说着,他躺在地上又哭又滚地发起脾气来。爸爸觉得很懊恼……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与“施事”和“受事”搭配,义项单一的“喝”字显示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深层意义.“喝”属于只有施受关系的动词,语境的生成功能使“喝”的“施事”和“受事”更加形象化、多样化.施事“喝”受事,“喝”的核心义不变,只是增添了更多的语境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