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德温特创新索引数据库中收录的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数据进行分析,分别从技术整体态势、研发地域和创新机构等方面深入探讨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专利布局和竞争态势。研究发现: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现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美国、中国、日本既是重要的国际市场地,也是重要的技术创新地和技术来源地;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活跃度较高,优势技术领域集中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智能搜索和神经网络算法等方面;全球人工智能顶尖研发机构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日本,中国的标杆性顶级企业有待增加;此外,还分析得到包括专家系统、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生物特征识别、虚拟现实、智能家居等在内的人工智能领域10组重要的技术主题。  相似文献   

2.
面对日趋激烈的中美科技竞争和美方推动"技术脱钩"举动,本文构造了新的技术相似度指数,使用专利数据测算美国在华技术布局与我国自主技术的竞争程度,并研判各领域的"技术脱钩"态势。研究结果显示:中美在华技术布局的整体竞争程度自2010年起稳定在高位水平,但在美国单方面发起科技冷战后,中美在华技术相似度指数突然持续下降,美方推动"技术脱钩"的态势比较明显。领域层面的技术相似度分析则表明,2018年后美国申请人在竞争程度较高的计算机技术、数字通信等6个领域调整了专利申请策略,降低了中美技术布局关联,最有可能在这些领域推动"技术脱钩"。最后,本文针对中美科技竞争与"技术脱钩"态势提出了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德温特数据库中收录的人工智能领域专利数据进行分析,从整体态势、研发地域和创新机构出发,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专利布局和竞争态势。研究发现,人工智能领域现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美国、中国、日本既是重要的国际市场地,也是重要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来源地,我国的研发活跃度较高,优势技术领域集中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智能搜索和神经网络算法等方面。全球顶尖研发机构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日本,我国的“标杆性”顶级企业有待增加。此外,还分析得到包括专家系统、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生物特征识别、虚拟现实、智能家居等在内的人工智能领域10组重要的技术主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研究技术研发特征规律是科学认识技术创新演变与技术创新速度的前提,也是从宏观和中观层面进行国家科技战略布局与企业技术路线规划设计的基础。[方法/过程]以美国专利商标局1991—2020年间授权的约649万条发明专利文档及其1.46亿条引文数据为样本,基于专利被引延展性和施引源散性、被引时滞和被引速度等指标,对科学密集型技术领域的知识来源结构和技术创新速度等进行度量,并基于P指数对该领域的国际技术竞争格局进行评价。[结果/结论]在科学密集型技术领域内部,不同子技术领域的知识来源结构、技术创新速度等均存在较大差异,需要实施差异化的技术研发布局与政策支持;在该类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格局中,中国大陆地区在美专利布局的比较优势相对较弱,尚未出现明显的“路径依赖”优势技术领域,持续稳定的相对技术优势领域仍不突出。需要根据各技术领域的特点,协调制定科学密集型技术子领域的知识产权政策和产业升级策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质量专利研发与战略布局,着力维护我国在相关领域的供应链与产业链安全,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精准辨别竞争对手,有助于企业客观分析自身所处竞争局面,为其制定差异化竞争策略提供决策支持。[研究方法]首先以专利说明书中技术背景、技术方案、技术功效为研究文本,在融入权重的基础上,计算目标-对手企业单件专利个体技术相似度;然后依质量对专利进行核心、重点、一般分类,在融入专利质量、个体技术相似度、行业分类代码、IPC分类号的基础上,计算目标-对手企业整体技术相似度,并通过构建整体技术相似度-专利平均质量战略坐标,对竞争对手进行辨别分类;最后以人工智能为研究领域、以百度为目标企业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论]通过融入专利情境、优化技术相似度计算方法,能够更加全面、细腻、准确地辨别竞争对手,使辨别结果更加贴近企业所处的行业竞争实际环境,契合企业制定竞争策略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6.
为更好地了解中国高新技术发展态势、避免本土优势,搜集美专局(USPTO)授权的中国专利数据,运用专利计量方法和Vantage Point等分析工具从宏观到微观的角度分析国内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力,同时也给中国跨国公司实施海外扩张战略提供参考。研究发现,2010年起基本专利国为美国的专利数量猛增,而从其主要专利权人及其性质来看,主要原因可能是在某些领域美国对中国的技术溢出增加。  相似文献   

7.
量子科技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领域,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中国量子科技产业专利创新集聚情况,有助于支撑中国量子科技创新态势监测,为中国政企做好专利战略布局提供依据。本文引入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构建专利创新集聚指数模型,以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传感与测量为领域分类,分别进行技术子领域、中国省市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量子科技专利创新集聚测算分析,借助基尼系数进一步对专利分布均衡度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中国量子科技产业创新处于迅猛发展态势,创新主体百家争鸣,各子领域专利创新分散竞争趋势明显,但各子领域区域创新集聚程度明显不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量子科技专利结构分类呈多样性,在大多产业中的创新稍显不足。  相似文献   

8.
基于智慧芽专利数据库收录的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专利信息,运用专利信息计量方法对专利数据进行全球专利申请趋势、地域分布格局、关键技术领域以及主要专利权人分布统计,深入研究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现状和竞争格局,为中国创新引导政策和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专利申请量较多,产品研发技术发展迅速,但基础算法领域相对薄弱,核心竞争力较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因此建议中国在保持现有产品优势的前提下,加大对硬件、算法及芯片等基础层面的研究,同时推动人工智能与能源等其他行业的融合转化,加快推进专利布局和人才引进战略。  相似文献   

9.
以德温特数据库作为样本数据来源,借助于德温特专利族时间和空间分布情况的计量分析,揭示太阳能汽车技术领域的全球专利布局特点。结果表明,太阳能汽车技术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期,该技术领域的竞争主要集中于中、日、美、韩、德等少数国家,中国后来居上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专利受理国,也是全球主要的专利产出国,但是中国并未积极谋划海外专利布局。而西方国家早已将中国视为未来太阳能汽车的主要战场,美日等国继续推行进攻型专利战略,抢先在海外市场构筑了专利保护网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意义]本文基于中国、日本、韩国在海洋渔业领域的专利数据,通过对比分析三个国家在该领域的专利发展特征,揭示我国在该领域技术创新所面临的竞争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方法 /过程]采用专利文献计量法分析了中日韩海洋渔业领域的专利发展态势、技术分布、质量竞争力、对外布局、创新主体。[结果 /结论 ]中日韩是全球海洋渔业专利的重要来源国,三个国家的专利发展态势、技术研发重点、创新主体类型等均不同,我国在该领域专利规模的增长与质量的发展尚不协调,对外布局意识差距较大,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未来应从构建专利信息平台、转变粗犷式发展模式、树立全球发展视野、激发高校院所优势、培育龙头创新企业等方面出发,推动海洋渔业的高质量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当前全球经济以及科技迅猛发展,作为国家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高速铁路更是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我国积极地抓紧这次机遇,大力发展高铁产业。本文对高铁领域专利技术的布局进行研究,为我国掌握高铁行业发展态势,把握技术热点提供可借鉴性建议,为专利布局相关研究提供一个新思路。[方法/过程]本文从纵向、横向和深向三个角度宏观来观测专利布局态势,即专利申请的年度变化、专利国内国外布局和专利构成分析。在对高铁领域的专利技术布局进行全方位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高铁领域主要竞争者的专利布局情况。[结果/结论]发现高铁领域的专利技术处在快速发展期,我国在短时间内已经成为了高铁领域的专利高产大国,但仍然存在专利布局过于保守、专利技术投入过于传统等问题,而国际各国对我国专利技术已形成了包夹之势。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在激烈的企业专利竞争中,率先在指定技术领域进行有效的专利组合布局是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此专利组合价值的准确评价对现有专利组合布局的有效性判断及未来技术战略的正确制定尤为重要。[研究方法]基于防御战略的视角,在专利组合理论和专利组合布局原理的指导下,对企业的专利实现专利组合划分,从核心技术实力和战略价值两个维度对专利组合价值进行评价,并使用BP神经网络得到最终的评价模型。[研究结论]以寒武纪专利数据为实例的分析表明:由该方案设计得到的专利组合价值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说明基于防御战略的专利组合价值评价方案可以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杨武  孙世强 《情报杂志》2023,(3):102-109+166
[研究目的]现阶段,我国专利自主可控创新不足,“专利泡沫”与“创新假象”等问题依然存在。为此,剖析了关键核心专利与技术锁定的耦合驱动机制,为突破技术锁定困局,实现关键核心专利自主可控创新的目标,提供参考与借鉴。[研究方法]基于INNOJOY专利库,选取中国、美国、日本、韩国以及德国2010年至2019年无线通信网络发明授权标准专利数据,理论探讨并实证检验了关键核心专利与技术锁定的关系。[研究结论]研究发现:中国、美国、日本、韩国以及德国的关键核心专利与技术锁定的耦合协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中国与日本在综合发展度与耦合度上呈现出V形趋势,德国与韩国则具有倒V形态势,美国的综合发展度与中国、日本较为一致,但其耦合度基本平稳;高被引专利数、前向引用、同族数、权利要求数以及布局国家数均显著促进技术锁定,但专利维持时间与技术锁定具有倒U型关系;关键核心专利的各要素在地区与时段上对技术锁定具有异质性,中国、美国以及韩国的布局国家数对技术锁定并无显著效应,高被引专利数的显著效应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有所改善,布局国家数对技术锁定则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我国在芯片产业领域仍存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现象,但国内关于芯片领域核心技术识别的文献较少。识别该领域的核心技术并分析其发展现状有助于我国芯片技术实现自立自强。[研究方法]构建涵盖“技术-市场-法律”三维度的核心专利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基于熵权-TOPSIS-德尔菲法的核心技术识别模型对大为(Innojoy)专利数据库检索到的1985年以来芯片制造领域专利数据进行核心技术识别。[研究结论]最终识别到32件芯片制造领域的核心技术,其中31件为美国持有,技术领域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半导体元器件、数据存储和通信传输技术几个领域。从专利申请时间看,核心技术布局已逐渐由通信及数据存储领域演变到了生物医药领域,当前美国在生物医药领域的芯片专利布局非常前瞻。  相似文献   

15.
氢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和理想的能源转化媒介,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交通、电力等领域,助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本文基于专利信息分析,面向氢能技术开展创新态势研究,为今后氢能领域的专利研究和产业规划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发现,全球氢能技术创新处于持续活跃的时期,中国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创新主体中心化明显。进一步通过技术构成、相对技术优势指数、技术领域发展速率指数等研究方法比较氢能技术创新态势,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加快氢能产业链全面布局规划,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氢能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国家专利战略是一国保持领先技术和占领国际市场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发达国家在中国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不断攀升.分析了国外在华专利的基本格局,并甄别出在我国进行专利布局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得出国外在华享有比较优势的技术领域,并讨论了其对中国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7.
余江  陈凯华 《科学学研究》2012,30(5):682-695
专利文献计量表明,中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产出近年都处于快速增长阶段,这一趋势自入世以后便有了迹象,呈现出显著的指数型增长,并都集中在2005年左右开始异常活跃,出现了增长拐点。通过代表性专利深入分析发现,与在华跨国企业相比,中国本土企业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发展绩效也逐渐改善,但在各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上目前存在较大差异。经过近十年的快速追赶,在电子通信领域,中国本土企业在国内市场的技术创新产出份额相对在华跨国公司逐渐占据了上风,而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领域,以丰田为首的日美韩等国家的在华跨国公司却占有了较大比例的技术创新成果,并在热点技术领域优势突出。可见,在应对跨国公司的竞争上,中国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缺乏技术积累加之跨国公司的技术封锁,很难短期内在关键技术领域达到预期的超前部署占领技术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目的。文章针对技术劣势的产业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黄鲁成  薛爽 《现代情报》2019,39(10):165-176
[目的/意义]机器学习作为人工智能的关键核心技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快速发展。深入研究其发展现状和竞争格局,有助于为企业战略和相关产业政策制定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过程]基于DⅡ数据库和WOS数据库,从发展阶段、热点与核心领域识别、竞争国家对比三方面,对该技术领域发展现状、竞争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结论]机器学习技术处于快速成长期,我国目前也处于快速发展期;我国在技术结构布局上存在短板;美国的专利活动最强,我国也属于技术活跃者;美国的专利质量最高,我国与其相差较大;互联网企业是重要推动力量;热点领域有智能诊断、自动驾驶仪、教育辅助、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等;核心领域有排序、学习、知识处理、搜索、模糊逻辑系统、专家系统等。  相似文献   

19.
宋凯  朱彦君 《情报杂志》2021,40(1):33-38
[目的/意义]产业变革快速演进,技术创新成为驱动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国家和企业科技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如何对前沿技术进行识别和预测,成为国家科技政策研究和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关注的热点。[方法/过程]以人工智能作为重点研究领域,首先以LDA模型进行技术主题抽取,并结合K-means算法进行专利文本聚类;在此基础上,以Z分数表示技术主题创新度,以Sen's斜率估计技术主题授权趋势,两个指标结合形成技术主题前沿度并将二者映射到二维空间,识别前沿技术主题以及划分技术主题类型;再,计算前沿技术主题的新颖度和关注度,二者融合形成技术主题趋势度指标;最后,采用三次指数平滑法对前沿技术主题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结论]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技术主题有“智能家居”“电动汽车”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其中“智能家居”在未来3年的发展呈下降态势,而“电动汽车”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呈明显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0.
潘婷婷  陈文佳  谌凯  仇秋飞 《科技通报》2021,37(10):120-127,132
神经网络芯片是人工智能硬件的核心,技术门槛高,市场前景广阔,是人工智能领域竞争的焦点.为厘清我国神经网络芯片的发展态势,采用专利分析和文献计量的方法,从神经网络芯片的发展趋势、重点技术领域、区域分布、优势机构、重要专利、重点技术路线等方面开展我国神经网络芯片发展态势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神经网络芯片已进入高速发展期,中科院计算所、寒武纪、旷视等企业的专利申请量排名前列,国内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在深度神经网络处理器、神经形态处理器等六大技术路线均有专利布局,但是我国整体上在集成电路上的研究起步较晚,专利技术缺乏核心竞争力,从而提出促进我国神经网络芯片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