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激发学生使命担当意识、锤炼学生艰苦奋斗品格、树立为民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实诉求在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内容有待拓展、载体有待扩展、实践方式有待创新。基于此,开设“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相关选修课程,建设红色展馆和网络公众号,常规化开展红色主题活动,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在建党这一实践活动中集体心理意识的能动反映,记叙着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实践特点与生发历程。伟大建党精神是无产阶级群体意识与先进者意识共实践的产物,是俄国式革命体验与中国革命样态深契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通的产物。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百年历程中,伟大建党精神居于源头地位统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发展,成为重要资源支撑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优势话语贯彻中国共产党百年政党形象塑造,衍生强大力量激励人民群众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彰显要将"理"与"路"通过实践中介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把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深化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有力举措。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深刻内涵,如何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系,如何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精准对接”,是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需要亟待研究和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在党百余年奋斗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魂.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涵育大学生理想信念,其逻辑缘由主要体现为现实逻辑、价值逻辑、实践逻辑三个方面.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育人价值进行分析与凝练,不仅有利于赓续与弘扬党的伟大精神谱系,也有利于发挥党的精神谱系的资政育人功能,为塑造时代新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中生成的伟大精神,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关键组成。基于此,以厘清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传承意涵、挖掘优质资源与把握资源特性为切入点,探索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的实践路径,进而针对性地制定思政课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方法,旨在深化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认知与认同,引导其传承红色基因,在踔厉奋发、砥砺前行中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中立下的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这些精神同宗同源而又特色鲜明,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气貌、品格特质和价值理念凝练成的重要精神符号。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维度理解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生成逻辑,从纵向厘清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赓续的历史脉络,从横向做好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体系构筑,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时代价值,凝聚民族向心力,实现民族复兴的鸿篇伟业。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培育并形成了一系列彰显党的性质和宗旨、体现人民和时代要求以及凝聚社会各方力量的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建党时的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和起始,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形成的多种精神形态,都与红船精神有着渊源关系.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展示了开天辟地、坚守信念、敢于牺牲...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要把握三重维度。从理论维度看,要厘清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高校思政课的内在逻辑,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契合、理论渊源相同、教学内容融合。从价值维度看,要重视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能够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激励大学生艰苦奋斗、激发大学生开拓创新和锤炼大学生道德品格。从实践维度看,要创新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多元路径: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在知识教育中实现价值的引领;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理论传授与实践教学协同育人;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努力实现教与学“同频共振”;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积极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要求“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习近平指出,周恩来的崇高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优秀品德的集中写照。周恩来的精神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周恩来的精神契合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是生成逻辑与发展逻辑的辩证统一,是价值逻辑与情感逻辑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0.
推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首先需要明晰两者构成契合关系的前提,即解决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什么能融入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高校思政课在理论根基、育人价值、现实需要上高度契合,为推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提供了可行性、合理性、必要性。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基本要点,以其生成逻辑贯穿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以其精髓要义融通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在实践上,要推动科研成果向教学实践转化,推动教学方法创新,丰富教学方式,保障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高效融入。  相似文献   

11.
刘志丹  金清怡 《大学教育》2023,(19):78-80+92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首要使命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实现二者的互融互通、同频共振,是提高思政课教学的理论说服力和教学有效性的必然要求。文章通过创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探索融入的有效路径,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汲取养分,从而不断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的一系列伟大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具有强大的育人价值,有助于广大青少年激发“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自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培育“人民至上”高尚情怀,养成“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奉献精神,形成“守正创新”精神特质。利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开展资政育人工程,需要构建多部门多方力量协同育人体系,实现多场域交替育人,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有机融入教材体系、教学全过程和校园文化建设,升华学生价值认知、思想境界和社会践行。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征程中孕育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伟大精神,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这一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重要图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从精神谱系的类型划分、核心要义和基本特征三个维度,凝练总结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科学内涵,有助于进一步传承与弘扬伟大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相似文献   

14.
何虎生  张林 《中国德育》2023,(2):5-8+14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集中凝练了党的精神标识、精神特质、精神风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以党的历史实践为基础,以系列伟大精神为要素的开放集合。在历史考察中,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于党的奋斗起点,弘扬于党的百年历程,传承于精神谱系的构建、发展与完善之中,涵盖其理论基础、目标导向、实践品格、政治旨归。在结构分析中,伟大建党精神作为精神谱系中最高层次的精神形态,在源头处树立起整个谱系的主导观念,展现出开辟、贯通、联系、支撑的结构功能。新征程上,必须以透彻的理论思维深入研究伟大建党精神与精神谱系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以厚实的学理基础和崇高的精神力量引导广大青少年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能够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有利于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提升精神境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担当意识,培育新时代好青年。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高职院校思政课具有内容上的同一性,目标上的同向性。高职院校思政课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做到有机融入;科学选择教学方法,做到有效融入;积极拓宽教学路径,做到广泛融入,切实提高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为中国影视剧提供了创作素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也为中国影视剧注入了灵魂。在百年精神谱系的影像书写实践中,创作者通过再现党的历史和共产党人的抉择与奋斗,生动再现了伟大的建党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赓续与传承。中国影视剧在讲述历史、塑造人物的同时,也注重叙事手法的与时俱进。通过奇观化以及为影片注入“诗性”等手段,在提升作品观赏性的同时,也增强了观众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认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影像书写实践,具有构建集体记忆增进历史认同感,践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精神宝库,其教学融入具有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丰富思政课教学历史资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价值意蕴。在融入内容上,要准确认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整体样态,在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把握其精神内涵,在鲜明精神坐标中认识其多重维度,在党的奋斗实践中凝练其精髓要义。在融入路径上,通过双向教学互动实现灌输和启发相统一,通过社会实践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通过技术创新探索多元教学方式与手段。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我国在面对强敌时的强大精神定力,也是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精神动力,蕴含着宝贵的精神资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高校思政课两者在理论基础、目标、内容方面有内在一致性;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其独特的价值意蕴,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增强大学生对“四个自信”的实践动力及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养。在融入的具体路径上,要把握整体与部分相协调,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最具革新精神、最具领航意义、最能彰显中国共产党“富国”梦想的就是特区精神。特区精神具有鲜明的改革、创新、实干、开放四大时代特质,是高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时代火炬,是实现恢宏中国梦的动力源泉,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宝贵资源。新时代新征程,经济特区要大力推进特区精神的赓续弘扬,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青春密码与基因图谱,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人民创造千秋伟业的精神动力源与价值牵引源。从纵向流变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谱系、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建设谱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改革谱系,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复兴谱系,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展现演进赓续的清晰理路与宏大叙事;从内在机制看,百年精神谱系一脉相承、交融互通的共生特质在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担当特质,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求真特质,百折不挠、英勇斗争的革命特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进取特质,不怕牺牲、无私忘我的奉献特质,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为民特质;从实践路径看,置身新时代时空场域,面对新的时空场景,破解新征程的“时代三问”,应以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为首要任务,以践行初心使命、培固精神之本为根本途径,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涵养精神之魂为重中之重,以坚持党的坚强领导、把牢精神之舵为重要保障,弘扬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