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悦淼  李昱璇 《传媒》2021,(10):44-45
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主流媒体参与脱贫攻坚、助力脱贫攻坚是其责任所在.为了更好地剖析主流媒体在脱贫攻坚中的责任和担当,本文以《人民日报》扶贫报道为例,对其参与脱贫攻坚的方式做了系统分析.人民日报社围绕中央决策部署,反映脱贫攻坚政策效果;开展媒体进乡村活动,记录乡土的脱贫巨变;云上聚焦脱贫攻坚,打通信息传播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
覆盖了三农领域的12个栏目,构建了比较完备、科学的农业节目体系。服务三农,沟通城乡是CCTV-7农业频道的定位和宗旨,也是农业频道承载的光荣使命和重要责任。作为承担三农宣传工作的中央级专业电视媒  相似文献   

3.
《声屏世界》2013,(5):97
CCTV-7农业频道不但通过电视公益活动提升频道自身的形象,而且帮助企业提升了在观众心目中的品牌影响力。CCTV-7农业频道作为一个对农性质的专业频道,公益性是体现其公共服务性的最重要的部分,同时也承担了为农服务、为农解忧、促农发展的重要责任与义务。因此CCTV-7农业频道坚持把栏目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彰显农业节目的公益形象。2011年,频道打造了一大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  相似文献   

4.
王婧 《新闻前哨》2020,(4):33-34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新闻媒体做好脱贫攻坚的宣传工作,在全社会营造参与扶贫、自强脱贫的浓厚氛围,事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新闻工作者要发扬优良作风,扑下身子、沉下心来,扎根基层,把基层特别是脱贫攻坚一线作为学习历练的平台和难得机会。  相似文献   

5.
作为对农电视传播的国家级媒体,CCTV-7农业节目开播十五年来,始终坚持"服务三农、沟通城乡"的宗旨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理念,贴近农村、贴近农业、贴近广大农民和城乡观众的收视需求,努力拼搏、锐意进取,使农业节目的收视率、满意度和美誉度显著提升。再加上频道良好的覆盖和贴近"三农"的鲜明特色,使得CCTV-7农业频道迅速崛起为全国  相似文献   

6.
"我们一直在基层",是CCTV-7农业节目的宣传语,也是农业节目真实的工作写照.自1996年1月1日开播以来,农业节目秉承"服务三农,沟通城乡"的宗旨,默默行走在基层,这一走,就是16年.如今,农业节目已经成长为全国影响力大、覆盖率高、节目体系相对完整的三农电视专业频道,成为国家对农电视宣传的主阵地,以鲜明的专业特色在电视大军中独树一帜.2013年,农业节目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等精神,深入践行走转改,围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重要部署,朝着"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的年度工作目标,努力实现节目精品化、频道品牌化,担负起三农宣传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7.
2014年12月4日,由中央电视台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共同主办的《CCTV传播论坛:CCTV-7农业节目品牌特色研究》在北京举办。三农领域、电视业界的领导、专家参加了论坛研讨会。农业部常务副部长余欣荣、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张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总编辑赵泽琨等出席活动。本次论坛主题为"引领中国草根财富时代",围绕"大众创业、草根创业致富、打造CCTV-7农业节目核心竞争力"等话题  相似文献   

8.
李振中 《传媒》2016,(6):55-57
中央电视台CCTV-7军事·农业频道,是以军事节目和农业节目为主的频道。该频道的农业节目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制作,官方网站是农视网;军事节目是由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制作,发布比较权威的军事新闻,展示中国军队风采,传播国防科技知识,追踪世界军事风云,反映军队生活。  相似文献   

9.
寻求电视军事节目科学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力 《军事记者》2009,(8):50-51
作为全军唯一电视宣传职能机构的中央电视台军事宣传中心,是党在军队的重要喉舌,担负着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采制和播出任务。经过13年的发展,CCTV-7电视军事节目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宣传手段不断丰富,宣传效益逐年提升。但是,军事电视节目还存在竞争力不足的劣势。  相似文献   

10.
新华社北京2020年12月11日电,在我们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决战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之际,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授予她"时代楷模"称号。张桂梅,女,满族,中共党员,1957年出生,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先后在大理喜洲一中、华坪县中心中学等地任教,现任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  相似文献   

11.
潘怀素 《视听》2023,(3):47-50
《大山的女儿》是一部优秀的青春扶贫剧。该剧聚焦“时代楷模”黄文秀在广西百色市百坭村的扶贫故事,通过一个人的缩影展现中国广袤大地上投身脱贫攻坚一线的英雄人物群像。这部剧书写当代青年对时代和故乡的责任担当,是对脱贫攻坚的回望,也是对共同富裕的展望。《大山的女儿》主题鲜明,人物故事生动形象,是新时代以青春、扶贫和励志为题材的突围之剧,蕴含着重要的审美内涵和价值。它以真实素材为叙事原型,追求艺术真实的写实之美、地域文化中民族特色的乡土之美、突破现实困难阻碍实现理想的崇高之美。  相似文献   

12.
作为新闻工作者,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脱贫攻坚宣传是新闻工作者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阅兵式,也是检验主流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实战场。近年来,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精心办好"@鹰城"网络视频大赛"脱贫攻坚"主题拍摄活动,实现扶贫宣传与脱贫攻坚同步同频、共鸣共振,为脱贫攻坚动员更多资源、凝聚更强合力。相关经验和做法受到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报业协会等的关注和肯定。  相似文献   

13.
我国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脱贫之际,民语新闻工作者肩上的担子更重要,责任使命更清晰,要求其将攻坚脱贫责任扛肩上,积极传播扶贫正能量。本文立足德宏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译制传播中心扶贫工作,阐述了民语新闻工作者肩扛攻坚脱贫责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10月21日,大竹县档案局主办的"决胜脱贫攻坚感恩奋进"文艺演出在柏林镇洪河村异地扶贫搬迁聚居点拉开帷幕,随后在镇新桥村、场镇街道展开脱贫攻坚文化扶贫文艺演出活动,直面传递了县委、县政府对全县人民的关心和对贫困群众的关爱,表达了新时代竹乡档案人热情服务社会、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帮贫助困的浓浓爱心。干部群众在尽享文艺大餐的同时,洗礼了精  相似文献   

15.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全力脱贫攻坚的冲锋令。助力脱贫攻坚,既是媒体"四个意识"的集中体现,也彰显出媒体的情怀和担当。湖北广播电视台以民生为己任,通过建立扶贫宣传常态机制,开展五度空间策划,打造"四个一"工程,使扶贫工作经常化、制度化、效果化:一批扶贫新闻和纪录片,讲好扶贫故事、激发脱贫斗志;一系列舆论监督报道,以问题为导向,助推解决问题;一系列扶贫项目,探索融媒体环境下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的新做法、新模式,使扶贫更精准、更高效。本文通过分析湖北广播电视台的做法,为媒体助力扶贫攻坚之路,提供一些可行性经验。  相似文献   

16.
杨显志 《兰台世界》2019,(z1):61-62
<正>2018年6月11日,习近平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指示: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对行百里者半九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责任制,明确责任、劲锐出战、狠抓实效"。全国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全面地开展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档案部门也不例外,积极地投入到扶贫档案整理工作中来。扶贫档案是落实党和国家扶贫攻坚战略的重要历史见证,是农村  相似文献   

17.
《声屏世界》2013,(5):90
CCTV-7农业频道正是抓住了这个"土"字,实现了频道的高度专业化,成为了唯一一个能覆盖全国的对农频道。将地方卫视不愿念,或没有能力念的"农"字经,念成了稀缺资源。实际上,在频道创立之初,CCTV-7也经历了一段泛专业频道化的过程,即虽然树立起一个相对比较细分的节目名称,但内容还是有些庞杂。CCTV-7原名为"少儿、军事、农业频道",频道除了  相似文献   

18.
刘朝霞  侯宇斐 《传媒》2018,(15):51-52
贵州卫视于2018年1月2日推出了全新打造的决战脱贫攻坚故事讲述类节目《关键时刻》,节目采用全新的形态将演播室情境讲述和现场访谈相结合,以脱贫攻坚为主题,将弘扬主旋律与丰富的电视节目表现元素相结合,对话脱贫攻坚战役中的关键人物,记录了脱贫攻坚进程中的关键时刻.节目选题符合时代特点,具有很强的贴近性;在形式上引人入胜,采用故事化的叙事手法向观众讲述新时代的脱贫攻坚典型,展现脱贫攻坚成绩,是对重大主题报道的一次成功创新.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作为全国农村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云南省委、省政府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针对不同时期的贫困特点,结合云南的实际情况,持续推进扶贫工作,取得显著的成就。在这场全党、全民、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伟大战役中,云南省档案局积极作为,发挥档案部门的优势,主动融入和服务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关心重视,脱贫攻坚档案工作高位推动。云南省委高度重视脱贫攻坚档案工作,省  相似文献   

20.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广播作为强势媒体,宣传"三农"、服务"三农"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播好广播对农节目一定要深入基层,走进农村,贴近农民,多反映农民心声,多帮农民反映、解决实际问题,多展示新时代农民形象,真正将对农节目办出"农味""农色"。一、对农广播节目的不足对农广播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现有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