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林教育》2007,(5):11-11
我省今年高考考生将突破20万人。为了给更多考生提供求学机会,我省普通高校今年招生政策在考生报名、照顾加分等方面进行了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2.
1977年恢复高考后,政府实施了针对少数民族学生高考"降分录取"、"加分录取"的优惠政策。一些非少数民族考生为获取高考加分的"实惠",骗改民族成分的现象频频被媒体曝光。本文对骗改民族成分获取高考加分的现象予以分析,提出自己的关于遏止骗改民族成分获取高考加分的思路、方法。  相似文献   

3.
涂皓 《教育》2013,(7):24-25
2014年起,高考加分项目将全面“瘦身”,许多加分项目将不再具有加分资格。普通高校招生相关加分政策可分为鼓励性加分和照顾性加分两大类。鼓励性加分,是指考生通过自身努力,取得了某些方面的成就,由此获得一些加分的机会;照顾性加分,是指考生的自然属性和国家相关照顾政策下的加分,如民族政策所产生的加分。  相似文献   

4.
孟祥杰 《江西教育》2011,(12):15-15
<正>在当前,有许多学生、家长以及学术界人士纷纷对高考加分政策提出质疑。如今高考加分项目有不少,教育部规定的加分项目只有十余种,而有些地区实际执行的却多达百余种。因为高考具有选拔性,某人靠加分被录取了也就意味着另外一名考生会失去机会。因此,任何增加某个考生分数的行为都有可能侵犯其他考生的权益。高考  相似文献   

5.
若问今年高考什么话题最热?“加分”无疑将名列榜首。高考尚未开锣,浙江加分争议便沸沸扬扬;录取还没开始,重庆30多名考生“民族造假”即浮出水面。人们不免质疑:加分制度出了什么问题?高考改革是否应从加分改起?此组稿件追寻重庆民族考生造假路线,更多的是想对“高考加分”制度进行思考,高考加分路该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6.
高考加分乱象丛生,使其逐渐偏离政策制定之初所追求的促进教育公平正义的理念。高考加分政策逐渐异化为权势阶层子女获取高等教育资源的"敲门砖",异化为"加分教育"和滋生教育腐败的温床,异化为制造和加大东部、西部地区教育差距的"帮凶",高考加分政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规范高考加分政策,提升政策的权威性;建立高考加分项目听证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制度;积极推进高等学校自主招生;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是对现行高考加分政策进行完善,使加分政策回归公平正义初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1949年至1965年,国家通过报考资格政策倾斜、优先录取政策、免试保送入学政策等措施,使得工农阶层子女获得大量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文革"期间废除高考、实行推荐入学制,最终导致人情、权力等在招生中泛滥。1978年恢复高考以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按照能力本位原则进行分配,同时国家不仅对少数民族考生、华侨子女、退役军人、烈士子女等实行降分投档优惠,而且对学科、艺术、体育绩优生实行加分政策,具有文化资本优势的阶层子女获得更多入学机会。而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随着高校自主招生、独立学院、艺术招生规模的扩大,那些具有经济资本、权力资本与文化资本优势的阶层子女获得越来越多的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相似文献   

8.
频繁曝出的高考滥加分事件偏离了高考加分政策所追求的公平正义理念,使高考加分政策异化为加分教育和腐败通道,不仅侵占了弱势(特殊)群体高等教育入学的机会,也增添了公众对高考加分政策的信任危机。为了保障高考加分政策回归公平正义,必须对现行政策进行完善。具体而言,可通过改善决策参与形式、采用加分项目听证制度、建立责任追究制以及加强信息公开公示等措施,来消解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对高考加分政策的侵蚀,去除权贵势力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频繁曝出的高考滥加分事件偏离了高考加分政策所追求的公平正义理念,使高考加分政策异化为加分教育和腐败通道,不仅侵占了弱势(特殊)群体高等教育入学的机会,也增添了公众对高考加分政策的信任危机。为了保障高考加分政策回归公平正义,必须对现行政策进行完善。具体而言,可通过改善决策参与形式、采用加分项目听证制度、建立责任追究制以及加强信息公开公示等措施,来消解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对高考加分政策的侵蚀,去除权贵势力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描述了高考加分政策的主要受益群体,包括少数民族考生、德智体绩优考生、为社会作出特殊贡献的考生和特殊身份考生。指出了目前高考加分政策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剖析了具体的原因,针对其问题与原因提出构建高考加分政策改革的基本思路,即完善高考加分政策,依法制定和执行高考加分政策,建立政策执行者责任追究制,接受社会监督,以供政府和教育部门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据报道,辽宁1072名加分考生中,有270名考生提出放弃加分资格;而体优生最集中的本溪高中的87人,有66人放弃加分。其他802名加分考生,也正在接受"网晒"。对于高考加分,争议由来已久。作为一种激励方式,加分本无可厚非,也体现着相关部门在教育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有许多学生、家长以及学术界人士纷纷对高考加分政策提出质疑.如今高考加分项目有不少,教育部规定的加分项目只有十余种,而有些地区实际执行的却多达百余种.因为高考具有选拔性,某人靠加分被录取了也就意味着另外一名考生会失去机会.因此,任何增加某个考生分数的行为都有可能侵犯其他考生的权益.  相似文献   

13.
为了突显高考人才选拔的公平公正性,在高考实考分的基础上,还有对基础教育较为落后地区的考生进行加分照顾和对一些个体素质突出的考生进行加分鼓励.其中,包括教育部给予符合照顾性加分政策和鼓励性加分的考生0~20分的加分,各省(区、市)依据本地的情况,在教育部规定的加分考生群体之外,针对各种不同类型考生的加分.  相似文献   

14.
根据教育部的统一要求,全国省级招考部门须在近期完成高考加分项目的调整方案并报教育部审批。受加分政策调整影响的学生为2011年起进入高中的学生。高考加分政策备受关注,因为加分直接影响高考录取结果,但加分在高招过程中的影响力已开始降低。目前,各高校对地方加分只会在高考录取时考虑,分专业时则还按考生的“裸分”计算,即考生被录取后优先满足高考实考分高的学生的专业要求,而香港中文大学等港校则对各类加分不予承认。  相似文献   

15.
资讯     
《教育科学论坛》2014,(9):80-80
教育部:高考加分资格造假将取消录取资格"瘦身"后的高考加分新政策在今年高考录取中将全面实施。通过调整,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显著"瘦身",据统计,地方性加分项目由往年的124项减少至2014年的86项,减少近1/3。教育部强调,要严厉打击高考加分资格造假。对发现有弄虚作假、骗取相关加分资格的考生,坚决取消其当年参加高考报名、考试或录取资格,已入学的取消学籍.考生的违规事实记人其电子档案。  相似文献   

16.
《中国高校招生》2009,(10):10-10
就在众多考生热盼一纸大学通知书时,各种“加分”丑闻频频见诸报端。“浙江高考航模加分”和“重庆31名考生民族成分造假”等一系列事件,让执行多年的高考加分政策面临信任危机。有人提出,为了公平起见,应该取消所有高考加分项目,让考生全部“裸考”。  相似文献   

17.
高考加分,这是许多家长和考生关注的问题,但对于高考加分,家长和考生也都存在着疑惑,到底哪些属于加分项目?加多少?各大学对于加分持有的态度一样吗?……下面就让我们来解读今年的高考加分政策!《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下面简称《规定》)对今年高考的招生工作做了详细明确的规定,特别是考生和家长关注的高考加分,规定从三个方面谈了具体的加分情况。一.加分投档今年有七类毕业生在高招时可加分投档,最高20分。这七类考生请见本刊2007年第5期P13相关内容。特别提示:这七类考生必须是应届毕业生。要提醒考生的是:今年对运动员类认定更加严格,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称号,要在报考当年通过省级招生委员会会同体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测试并被认定。  相似文献   

18.
目前全国的高考加分共有两大类:一是照顾性加分,如对少数民族考生、烈士子女加分等。二是鼓励性加分,如对学生自身成绩的鼓励,对学生家庭成员的奖励诸如纳税大户、高校教职工、见义勇为子女加分等等。加分类型之多,使高考加分呈现一片混乱。因此,清理现行的高考加分政策,一应取消鼓励性加分,使高考在最大限度上回归原始的公平;二  相似文献   

19.
在高考分数面前,人人应该平等。高考加分政策的实行,则使一小部分考生获得了某种特权;对其他考生来说,这就意味着不公平。高考加分是滋生考试腐败的“温床”,只有铲除这个“温床”,才能确保高考的公平与公正。  相似文献   

20.
正高考前夕,全国31个省(市、区)相继出台高考新政。从媒体报道看,加分项目的调整与变化分外吸引眼球。高考加分政策事关考生的切身利益和教育公平,本期新闻视点,让我们一起聚焦这个备受关注的教育民生话题。现象:高考加分项目大幅"缩水"高考加分政策是指高考中的特长生加分政策,主要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我国的高考加分政策起始于改革开放之后,现行的高考加分政策有"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