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神州学人》2007,(1):46-46
近年来,山东省先后印发了《山东省引进海外人才智力和国外留学人员的政策规定》、《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的通知》《、山东省引进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若干规定》《、贯彻落实人事部关于鼓励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山东省人才柔性流动若干  相似文献   

2.
羊城 《神州学人》2000,(5):15-15
人事部《2000年人事工作要点》对今年的留学工作作出部署: 努力做好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为国服务工作。制定相关政策,吸引一批掌握国际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的留学人员和海外优秀专家回国工作或服务;加快留学人员高科技创业园区建设,促进留学人员回国开发、转化科研成果;加大回国留学人员开展科研经费资助力度,择优支持留学人员回国交流考察;建成并开通人事部“中国留学人才信息网”,充实网上内容,为海外留学人员回国或为国服务创造条件。 《要点》同时提出,要结合“西部人才资源开发计划”,组织海外留学人才围绕西…  相似文献   

3.
《神州学人》2008,(4):46-46
据《新华日报》报道.2008年,江苏将全面实施“万名海外人才引进计划”。 请进来:集聚全球“外脑”为我所用 组团赴美洲招聘高层次人才,举办“百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江苏行”活动;与相关部门联合出台进一步加强对留学回国人员服务的意见.落实留学回国人员各项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人事局3月30日公布.北京市将试点推进对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工作的资助政策.条件特别优秀的高级海归人才回国工作将获60万元政府资助。  相似文献   

5.
《神州学人》2006,(1):47-48
华南(海外)留学人才配置中心是中国留学服务中心服务系统在华南地区专门从事海外留学人才服务的全方位、专业化的服务团队。华南(海外)留学人才配置中心以深化留学服务工作,全面推进留学工作向专业化、规范化、市场化方向健康发展为目标,适时引入人力资源专门人才及高层次专业服务团队,配合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共同开展对留学回国人员的工作推荐、工作派遣、工作实习、猎头服务、人才租赁、人事代理等各种专业服务工作。中心将充分利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在全国26个分中心的留学人才资源和服务体系优势,更好的为企事业单位、留学回国人员、在校留…  相似文献   

6.
为了贯彻中央“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工作方针,教育部在1996年制定了“春晖计划”。这个计划以促进国内经济、教育和科技发展为宗旨,资助在国外高校任教的优秀留学人员利用学术假期回国,在国内高校从事讲学和研究工作。为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教育部决定设立“春晖计划”海外留学人才学术休假回国工作项目,进一步促进海外优秀留学人员回国做实事,促进我国的高水平学科建设和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 现将《教育部“春晖计划”海外留学人才学术休假回国工作项目实施办法(试行)》在此刊出,以便为广大读者和海外留学人员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1996年出台”春晖计划“资助海外留学人才短期为国服务。随着形势的发展,2000年底,教育部又增设了“春晖计划海外留学人才学术休假回国工作项目”。10年来,受”春晖计划”资助,成千上万的海外优秀留学人才回国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赴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科研和讲学、联合培养人才,以团队形式赴西部、东北等省区集中开展项目合作和回国参加大型的”创业周”、“留学人员科技交流会”,掀起了一轮又一轮为国服务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来“春晖计划“共支持海外回国服务团组200多个.有海外优秀留学人才12000多人次回国工作或为国服务。  相似文献   

8.
魏祖钰 《神州学人》2006,(10):30-31
近年来,留学人员回国服务人数出现了大幅度增长的趋势。回国人数2001年1.2万多人,2002年1.7万多人,2003年2.1万多人,2004年2.4万多人,到2005年回国人数已经达3.5万多人。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优秀拔尖人才的回归率还不够高。如何使更多的留学人才,尤其是优秀尖子人才回国和为国服务,是一个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去探索的课题。如建立全国统一的留学人才信息系统和留学人才库;建立和完善国际人才市场;加大对高层次留学人才的回国资助力度等。这些均为留学人才工作中十分关键的问题,特别是在国际人才争夺日趋激烈,国内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层次人…  相似文献   

9.
《神州学人》2008,(3):46-48
为了营造“天府四川-海归乐园”的良好环境,吸引更多的高层次“海归”来川工作,创业和服务,年前,四川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等21家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厅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来川工作绿色通道的实施意见》,通过实行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认定制度,打造高层次“海归”来川工作绿色通道,助推四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由21家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出台吸引留学回国人员为川服务政策文件,这在四川省行政管理工作中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范围,既包括留学回国的人才,也包括在外留学人员。在其成立20年的不断努力与开拓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度重视留学人才工作,留学人员从中得到了大量发展机会,同时,各类留学人才也极大地促进了国家自然科学研究的开展。充分发挥海外人才的重要作用为贯彻“人才强国”和“用好两种智力资源”的政策,吸引海外华人学者和留学人员为国服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于1992年8月设立了以资助留学人员短期回国工作讲学为目的的专项基金,1998年设立了海外青年合作研究基金、港澳青年合作研究基金,鼓励和支持海外留学人员以讲学、合作…  相似文献   

11.
宗和 《中国考试》2007,(5):58-58
日前,人事部、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商务部、人民银行、国资委、国务院侨办、中科院、国家外专局、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工商总局16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工作绿色通道的意勋。  相似文献   

12.
方立新 《教育》2007,(4S):18-18
3月底,人事部、教育部等16个部门联合下发通知,明示回国工作的高层次留学人才,可以不受户籍限制,优先安排其配偶就业,其子女如参加高中升学考试和高考,同等条件下还可优先录取。  相似文献   

13.
月度扫描     
《留学生》2011,(4):4-5
我国留学回国人员已达63.2万人 【人民日报】据"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部际联席会议"透露:截至2010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已达632万人.其中,2010年回国人数为135万人,增幅达247%。"千人计划"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总数已达1143人。  相似文献   

14.
《神州学人》2009,(6):44-46
天津 留学人员创新创业沙龙启动;河北 将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潍坊 海外设立“猎头站”招揽人才;河南 高层次海归从事科研可获30万元资助;沈阳 回国人才创办企业可“零出资”。  相似文献   

15.
王芳 《神州学人》2007,(11):44-45
近日,四川省印发了《留学回国人员工作"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四川将通过实施"12351"高层次海外留学人才引进工程、加快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16.
正为吸引更多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工作、为国服务,应用人单位和广大留学回国人员的需求,在成功举办三届留学英才招聘会的基础上,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于近期在北京亮马河大厦会议中心举办"2014春季留学英才招聘会暨高端人才洽谈会"。记者在教育部留学中心举办的信息发布会上了解到,此次招聘会汇集国内超过120家知名企事业单位,包括中国地质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传媒大学、  相似文献   

17.
两会好声音     
《神州学人》2013,(4):26-27
回顾过去5年的工作,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分别增加860万人和880万人,留学回国人员达到54万人。  相似文献   

18.
《神州学人》2004,(6):46-46
为鼓励和吸引高层次海外留学人才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印发了《关于办理高层次海外留学人才身份证明的通知》,为已加入外籍的高层次海外人才多次入出境及在华长期居留提供便利。受教育部委托,中国留学服务中心留学人员投资事务处承办对高层次海外留学人才身份的确认工作。一、高层次海外留学人才主要是:1、被我国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聘为校级或院所级领导职务的正、副教授或正副研究员(含特聘、讲座、名誉和客座等)的已入外籍的留学人才;2、与我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签有一年以上执行其他教学、科研、学术活动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9.
《神州学人》2011,(8):42-45
启动“双百计划”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 据《中国国土资源报》消息,国家海洋局日前出台了《海洋系统“十二五”公派留学计划》和《海洋系统“十二五”引进留学人才计划》2项政策。计划在2011-2015年期间,选派百名海洋人才出国留学,同时引进百名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的留学人才回国工作,简称“双百计划”。国家海洋局将在专业技术岗位聘任等方面优先考虑留学人才。  相似文献   

20.
《政府工作报告》在总结过去五年工作时指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分别增加860万人和880万人,留学回国人员达到54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