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贝骁 《军事记者》2005,(4):33-33
今年春节7天长假,《解放军报》第一版共刊用自己采编的字稿件58篇,只有4篇是节前采编的正常稿,其余54篇稿件都是带电头的快讯。其中《“玫瑰”花开红哨楼》《假日,战士走进采血车》《春节里的“特别党日”》《除夕,巡逻在喀喇昆仑山口》《报喜电活响军营》等稿件.以其快、新、活、短、实的特点.赢得读一片赞誉。系列假日专稿《第一次在军营过年》栏目里的稿件,  相似文献   

2.
不要在报道中滥称“老板”浙江日报不久前刊登一篇文章,题为《不当“老板”作公仆》。文中说,时下,“老板”一词相当流行。不光非公有制企业的经营者被称为“老板”,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甚至一些党政干部也被恭维成“老板”。“老板”一词在一些人的头脑中变成了一...  相似文献   

3.
今年9月前后,我采写的几篇反映基层干部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稿件在人民日报连续刊登出来,分别是《县委书记与“背篓公寓”的故事》(8月29日)、《“党员形象是干出来的”》(9月2日)、《挑担稻谷谢支书》(9月5日)、《“背包警察”进山村》(9月30日)、《巴中建新村农民尽开颜》(10月7日)等。这些稿件,记者部编辑组作了精心修改,总编室在版面上作了突出处理。稿件刊出以后,编辑组和总编室的同志分别两次给我打电话,认为这些稿件“以小见大”、“可读性强”,鼓励和要求我多抓一些这样的稿件。与此同时,每…  相似文献   

4.
报山有路“准”为径─—谈被《人民日报》刊用两稿的采写体会基层通讯员所写稿件要攀上《人民日报》,实在是一件难事。岂料,我和石忠诚合写的人物小通讯《一身正气的税务局长》,和我写的情况反映《下乡调查少开“空头支票”》,先后被《人民日报》刊用(见去年《人民日...  相似文献   

5.
秦殿杰 《今传媒》2005,(10X):37-38
《今传媒》9月号(下半月刊),登载了郗望同志写的《怎样写出可读性强的新闻》一稿,读来受益颇多。这不由得引起笔者的联想。新闻稿件为什么“可读性不强”呢?如果能防止新闻稿件的“不可读性”,那么自然就能增强稿子的可读性了。因此,笔者写了《论新闻稿件的不可读性》一文,求教于新闻同行。  相似文献   

6.
我的第一篇新闻稿件竟在《人民日报》上“露脸”了。那是去年5月份,团里组织金钱观教育,来自沿海富裕地区的新战士小童频频收到女朋友的来信,要他戒烟戒酒。出手阔绰的小童不久就彻底戒了烟和酒,而且还把原来带的800元钱寄回了家。团里三令五申都没见多大效果的事,怎么让他女朋友顺利解决了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向他打听此事,他吱吱吗晤,拿出~叠女朋友的来信,我终于从情书里找出了答案。原来,小童在家是个私营工厂的“小老板”,平时养成了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女朋友知道这事后,多次写信规劝,终于使他下狠心改掉了6年的烟瘤酒…  相似文献   

7.
2004年6月4日至14日,《河南日报》在一版显位置推出系列报道“麦收时节乡村行”,共刊发《“俺觉得种地有奔头了”》、《滞洪区里笑声朗》、《黄泛区农场土地热》、《卖粮记》等9篇稿件,其中8篇以生动鲜活的“现场短新闻”反映了降低农业税税率、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农业结构调整后农民的喜悦心情,反映了他们在党的好政策指引下多种粮食的心声,  相似文献   

8.
报刊上录用篇幅不长的稿件,通常被雅称为“小豆腐干”。我的业余报道就是从报纸刊用我的第一块“豆腐干”开始的。入伍第一年,我只是给营里写点广播稿,或给连里黑板报和墙报投稿。1972年下半年的一天,或许是思想情感的涌流,我悄悄地写了一篇体会稿件,又悄悄地寄到南京军区《人民前线》报社。班里的同志谁也不让知道,战友问起还回答是在写信呢。那时觉得万一见不了报,怕被人嘲笑为癫蛤模想吃天鹅肉。可第一次向报社投稿,哪有把握呢,试试罢了。过了一段时间,我的署名稿件《写一次申请,找一次差距》,在11月24日《人民前线》报党团…  相似文献   

9.
接到参加“贯彻一号件回望”系列报道通知后,记连日奔走在曾都区和广水市的乡村和山岗,采写了《钟情“市场水”》、《村支书的农情日记》、《“舞庄稼汉”的苦恼》等稿件,并拍摄了部分新闻图片。  相似文献   

10.
网上稿件查询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梁福军  郑小光 《编辑学报》2000,12(2):100-102
以“《机械工程学报》稿件管理系统”和“《机械工程学报》网上稿件查询系统”为例,介绍了全新的内部稿件查询法和外部稿件查询法,并对稿件查询结果进行了分析,特别分析了新的稿件查询方法中的监督效应。  相似文献   

11.
因为我在《人民日报》发表过多篇报道,周围的同行们在羡慕我的同时,希望我能给他们介绍介绍经验。虽然成功的原因很多,但我认为要想在《人民日报》等“大报”上发稿,胆子一定要大,瞄得一定要准。 所谓胆子要大,就是要有勇气把投稿的目标对准中央级及国家级的“大报”。试想,不敢给”大报”投稿的人,又如何在“大报”上发稿呢?话说回来,如果要想在“大报”上发稿,仅有勇气是不够的,稿件的质量还必须得过“硬”,对于没有“份量”的稿件就没必要给“大报”投寄,免得“竹篮打水”。几年来,我先后有多篇稿件在《人民日报》发表,…  相似文献   

12.
《天下第一楼》中处惊不乱的卢掌柜.尽心尽力的帐房先生王子西,以及任劳任怨的堂头常贵,被人艺演员演绎得活灵活现。正所谓观者众多,不同滋味留心中。多少小企业老板期盼自己的企业中也能招揽到这些有才之士。资金的匮乏使得小老板们,也只能通过看看话剧来“望梅止渴”。  相似文献   

13.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在他的单人房间看到那3本厚厚的见报稿件剪贴和一大摞获奖证书时,十分惊讶。入伍7年来,他先后在《解放军报》、《前卫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军地报刊电台上发表新闻作品op多篇(幅),先后12次在军地新闻单位获奖,连续4年被《前卫报》评为优秀通讯员,三次荣立三等功,先后被4家新闻单位聘为特约记者、通讯员。得此殊荣者是济南军区某坦克师新闻干事任广军。从小向往绿色军营的任广军,1990年3月走出“南阳盆地’步入了“绿色方阵”。在学生时代,他就喜欢舞文弄墨,在家乡的小报、校园文学刊物上,他的习作时不…  相似文献   

14.
山西日报社对于相同主题的稿件,或者说同类稿件,进行集纳处理,然后再挂上一个醒目的小牌,有时还配发一则“编者按”,起到较好的宣传效果。如5月7日第五版对于农民的三封来信就进行了集中处理,并挂了~个“农民在想什么?”的小牌子。配的“编者按”的题目是《想农民所想》,版面处理很突出。这样一搞,就把稿件的内涵进一步挖掘出来,阅读效果也明显好。像这次为三封农民来信配的“编者按”就提出一个重要问题:中央和省制定的有关政策和措施并非全部落到了实处。这样的处理法,山西日报几乎天天都有,有时一个版上出现了两次、三次。…  相似文献   

15.
某论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样品CW 4的维氏硬度为5.5 GPa,H 13钢的维氏硬度为1.1 GPa,后者比前者低4倍。”这是一段错误的文字表述。这种“低几倍”“小几倍”“减少几倍”的错误表示,在科技文献中时有可见。我们在加工稿件时应特别注意加以纠正。《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指出:“数值的减少只能  相似文献   

16.
失衡的天平-关于“一稿多投”现象的合理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著作权法》颁布前的《图书期刊管理版权保护试行条例》中规定:“向国内期刊投稿,可以不签定合同,但作者不得一稿多投;期刊应在收到稿件后30天内通知作者是否采用,如过期不通知作者,作者可另行处理。”对于“一稿多投”持鲜明的反对态度。此后颁布的《著作权法》虽没有“不得一稿多投”的字样,但仍规定:“著作权人向报社、杂志社投稿的,自稿件发出之日起15日内未收到报社通知决定刊登的,或者自稿件发出之日起30日内未收到杂志社通知决定刊登的,可将同一作品向其他报社、杂志社投稿。”这一规定对报刊社和作者都提出了义…  相似文献   

17.
李缨 《新闻窗》2008,(5):32-32
这两年,笔者先后在贵州日报《视点》版完成了《家在福利院》、《空巢里的孩子》、《被网住的孩子》、《半个城里人》、《高考咏叹泪(城市篇)》等5篇稿件。在此讲讲写这些稿件的一些初浅体会。 5篇稿件,主题都是写入。写的这些人,多是很具普遍性、代表性的一个个社会群体。因为环境特殊,他们受到世人偏见或被歧视着,被看作是有社会问题甚至严重“毛病”的群体。  相似文献   

18.
《开心辞典》自去年7月在中央电视台二套诞生之日起,媒体对它是一律的好评。“集知识性、娱乐性为一体”,“面向普通百姓”,溢美之辞不绝于耳。其实,在我和我周围不少人看来,与它的姐妹《幸运52》比起来,这部“词典”就像不少老板书柜里摆放的《辞海》——纯粹多余。  相似文献   

19.
去年初,《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的通知》发表不久,我采写了一篇题为《德州市40家企业试行质量工资制》新闻稿,投寄首都某报社。稿件主要内容是:山东德州市40家企业从去年第二季度起,在内部试行工资与产品质量挂钩制,促使企业由“速度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稿件投寄后一个多月,未见采用,编辑部也没回信。我就给《中国劳动报》抄寄一份。很快《中国劳动报》在一版头条位置发表了。随后,某报社也发表了,放在4版头条位置,一字未改。稿末注明“摘自《中国劳动报》”。  相似文献   

20.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在牡丹城赏花吟诗之余,人们对洛阳军分区“诚心办实事,真心留人才”为新闻报道工作创造良好环境的作法喷喷称赞。还是看近两年来的事实:1992年,洛阳军分区共在中央级新闻单位刊播稿件148篇,其中《解放军报》头版头条2个,H版头条4个,加编者按发表的4篇,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黄金时间播出3条。1993年,共在中央级新闻单位见稿179篇,其中《中国国防报》去年11月11日二版以整版篇幅刊登了《在国家利益的旗帜下——“一拖”考察述评·企业与国防启示录》一稿,中央电视合“新闻联播’”节目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