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徐英 《新闻三昧》2004,(9):42-42
2004年7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如城镇残疾人鞠九江接到《人民日报》(海外版)寄来的样报,他采写的长篇通讯《我的心永远在中国》被该报6月25日头版头条刊用。至此,鞠九江16年内已被《人民日报》国内版、海外版、华东版刊用新闻稿件40篇,约6万字。  相似文献   

2.
我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已经有7个年头了。这期间,我曾与一些记者们进行过抓新闻的竞争。1989年9月,我部“猫耳洞函授大学”举行毕业典礼,新华社、《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中国青年报》等111家报社的记者应邀参加毕业典礼。当时我想,在这种场合,我这个无名小卒,还是躲得远一点;可又一想,搞新闻就要“抢”,即使见不了报,对自己也是一个锻炼。于是,我从7所大学派教师专程到前线辅导战士学习的角度下笔,写出有新意的报道,很快被《解放军报》和《中国教育报》刊用。  相似文献   

3.
图片新闻     
今年暑假,我在舟山朱家尖南沙滩上拍摄的沙雕节作品《一千零一夜的故事》的照片,先后被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海洋报、钱江晚报、舟山晚报、舟山网等媒体刊用。  相似文献   

4.
随笔,无可争议的“最自由的文字”(鲁迅),但若因此以为随笔“随意”而可以怠慢其思想的严肃性,那是莫大的误解。傲视严肃性而流入插科打诨,那只是随笔最常见的悲剧。严肃的思想理性,随笔活灵活现的灵魂,迎风高扬的旗帜。如果说随笔评论《怎让沉渣又浮起》能够在社会上引起反响,能被《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先后刊用,并能获得中国新闻奖, 四川好新闻言论一等奖,人民日报金台随笔奖,那显然只能归功于随笔思想的严肃性。着眼社会时弊,是专栏评论永恒的主题,也是专栏评论永恒的思想魅力,更是随笔言论不可推卸的神圣…  相似文献   

5.
我从3月2日的《人民日报》上看到了李锦同志写的长篇通讯《震撼世界屋脊的壮歌——来自西藏抗雪救灾一线的报告》(以下简称《壮歌》),我的心被深深的感动了。粗看《壮歌》,感觉有三个不易。在“两会”召开时,首都大报以显著位置刊用此稿,实为不易;仅以3200字写好如此重大的事件,也不易;在海拔4900米的生命禁区,能找出这么多使人感动的  相似文献   

6.
1979年.我还在县委宣传部通讯组工作时,开始了对党风方面的调查.并采写、揭露、批评不正之风方面的稿件。18年来.共采写这方面的稿件达18o多篇.被各级报刊、电台刊用了110篇规).除在省内报刊电台或内参刊播外.有多篇还被人民日报内参、中国农民报内参和《民主与法制》内参刊用。我的主要体会有五点: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实事求是”是我党历来倡导的作风.新闻报道工作毫不例外,容不得半点马虎和虚假。1980年3月,我至IJ李家沟村采访全国造林模范赵建林老人的事迹。半山腰.只见65岁的老人躺在潮湿的大路上歇息。经询…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常德市程市长为减少一般性会议报道,“撵”记者出会场的新闻(载1989年4月8日人民日报2版),一时间传为“美谈”,不少报章杂志特别是新闻报刊纷纷评说。《新闻出版报》和《新闻战线》就分别刊用了《为程市长“撵”记者叫好》和《有感于市长“撵”记者》的评论。  相似文献   

8.
郭峰 《军事记者》2007,(10):71-71
这两年,在解放军报新闻函授班老师的辅导和帮助下,我的写作水平明显进步,多篇稿件先后被《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刊用。这些成绩的取得,应归功于军报函授班的老师们。同时,我们连队指导员李松峰教我如何抓"活鱼"也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9.
压根儿也没有想到,刚开始搞报道时,我写的第一篇新闻稿,寄出不久,竟大模大样地登上了《解放军报》头版,并相继被《前卫报》、《人民日报》刊用。1993年初的一天,在连队当排长的我来找连长邹宝德汇报值班情况,无意中发现邹连长的办公桌台板下压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邹宝德的住房要优先解决卜’这样一行字,落款署名为“傅锡寿”。当时,我的心里为之一动,脑子里闪现厂一连串的问号。傅锡寿是安徽省的省长,一个身在部队的现役连长是怎么得到一个省长的亲笔批条呢?是什么原因促使一个日理万机的省长为解决一个基层连长的住房而亲笔…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次难忘的采访,我也为此遭遇一场巨大的厄运。 1956年10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一篇题为《此风不可长》杂文。翌年,“反右”风暴中被指控为“挑起群众对党不满”、“向党进攻的毒箭”。编辑部领导过我的人和支持者、包括我这个采访记者,都被无辜打成“右派”,报社内外受此事件株连的不下数十人。  相似文献   

11.
勤能补拙     
我调到县委通讯站这些年里,有200多篇稿件被新闻单位采用,我主要是努力做到“六勤”。一、耳勤。许多新闻线索是“听”来的。今年2月,我听阜余乡政府的同志讲,即将到省委党校学习的乡党委书记,把自费100多元订的报刊送给敬老院。我随即下乡采访。采访中,又听到了乡党委书记重视老龄工作的事。我和乡里的同志合写了《书记临行前的礼物》一稿,被《盐阜大众报》刊用。我到县医院看病人,听患者们说,内、外科两个名叫李益的医生,对病人认真负责,像亲人。经采访,写出了通讯《同名同心“大小李”》被多家报纸刊用。  相似文献   

12.
内罗毕分社的同志告诉我,我于六月十四日写的“南非种族主义者的新暴行”(以下简称“南非暴行”)一稿被评为好稿,我还以为他们是说笑话呢。“南非暴行”稿被《人民日报》采用后,我曾对一些同志说,如果不是发生南非入侵博茨瓦纳这种带有世界性新闻的事件,我在这里写的稿子是很难上《人民日报》的。有的同志就开玩笑说:“你们新闻记者  相似文献   

13.
去年十二月,我写了一篇稿子去镇政府让审一下。秘书一看稿子,愤怒地说:“你这是给咱们镇上抹黑。”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我当即写了篇《话说“脸上抹黑”》的文章,很快在《人民日报》十二月二十三日头版刊用了。今年四月的一天,我去一家商店买货,只见一位顾客和一位售货员吵闹不休。原来是售货员对顾客挑选商品很不耐烦。顾客就问:“你们那儿不是写着‘百问不烦’吗?”谁知售货员却说:“你问一百次了吗?”这句话惹得许多顾客不禁哑然失笑。于是我把这个场面  相似文献   

14.
调到报社工作,使我想起了在县委宣传部工作期间和上级党报编辑交往的几件小事,兹录于后,或许对我们从事基层党报编辑工作的同志能有所启示。1998年下半年,我写了一篇评论《首先监督我》,斗胆寄给了《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栏目。“人民论坛”是《人民日报》的名牌栏目,选稿标准较高,这是我平生第一次也是至今唯一一次向这个栏目投稿。没想到稿子寄出不久即被采用,随即又被发行量较大的《报刊文摘》在  相似文献   

15.
因为我在《人民日报》发表过多篇报道,周围的同行们在羡慕我的同时,希望我能给他们介绍介绍经验。虽然成功的原因很多,但我认为要想在《人民日报》等“大报”上发稿,胆子一定要大,瞄得一定要准。 所谓胆子要大,就是要有勇气把投稿的目标对准中央级及国家级的“大报”。试想,不敢给”大报”投稿的人,又如何在“大报”上发稿呢?话说回来,如果要想在“大报”上发稿,仅有勇气是不够的,稿件的质量还必须得过“硬”,对于没有“份量”的稿件就没必要给“大报”投寄,免得“竹篮打水”。几年来,我先后有多篇稿件在《人民日报》发表,…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个业余通讯员出身的记者。在与通讯员接触中,经常听到大家说,整天身在工厂、车间,哪有什么新闻好写。其实,只要做个有心人,稿件是写不完的。 一、食堂吃饭有建议 一次,我到广西南宁担任全国乒乓球比赛的组织工作。广西体委食堂采取的是“分食制”,这在当时全国是罕见的。联想到“合食制”有不少弊病:如一不卫生,二不经济,三不准时。我即向人民日报写了一篇有关“分食制”好的建议,很快被全文刊登。事实证明,只要问题抓得准,人民日报也不是高不可攀的。 二、听报告中有言论 我曾听了国家体委副主任徐寅生的一次报告。他说:“如果下一届世界乒乓球团体赛,男团拿不到冠军,我将卸下‘乌纱帽’,以谢国人。”在当时来说,有这种风险意识是十分可贵的。我听后内心很受感动。当晚提笔写了一篇《赞立军令状》的言论,发给国家体委主办的《乒乓世界》杂志,被头条全文刊用。1995年5月2日,我在人民日报‘今日谈’发表的小言论《要用足40小时》,也是在听报告时,针对有的人误解‘双休日’就  相似文献   

17.
评论、理论是《人民日报》的强项。 下面,笔者向读者朋友推介几篇见之于该报的评论、理论文章。 (一).事物自身的逻辑作者深沉的情感──读《人民日报》就“撞机事件”发表的评论员文章 今年4月 1日,美国军用侦察机在我海南岛沿海的专属经济区上空撞毁我军用飞机,造成我飞行员下落不明。随后,美机未经允许进入我领空,降落海南陵水机场。围绕这一事件(简称“撞机事件”),《人民日报》于4月5日、7日、12日发表评论员文章《霸道行径与霸权逻辑》、《正义呼声和强国行动》、《把爱国热情化为强国力量》。这组评论所蕴含的严密…  相似文献   

18.
言人之未言──《广岛旅》评说晓晨1994年7月31日,人民日报发表的国际通讯《广岛思旅》,在国内外引起很大的反响。世界大通讯社路透社、德新社等立即转发了这篇通讯。新加坡的一家报纸在通讯发表的当天晚上就打电话到人民日报,要求得到通讯的中文全文,以便刊用...  相似文献   

19.
我写的《铁路有个“雷锋部落”》稿,被《工人日报》、《湖南日报》、《人民铁道报》、《湖南工人报》等多家报刊采用,而且引来《人民日报》记者专题采访。  相似文献   

20.
1991年9月22日新华社播发了记者姜在忠采写的新闻特写《北京出新景满街“招客灯”》。这则社会新闻很受报刊用户的欢迎。首都有六家报纸采用,人民日报在新闻播发后十多天,还拿出宝贵的版面刊登,人民日报海外版到1991年11月21日还刊用了这条“招客灯”新闻。一则社会新闻何以受到青睐?它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启示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