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与朱元思书》是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第五单元的一篇写景美文,是从作者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书信中摘录的一段。作者描绘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富春江上雄奇秀丽景致。既然是美文,学习这篇文章,主要是让学生感受美,鉴赏美,体味美。这是教学的重点。更多地调动学生的感官,从文字到景色,又由景色回到文字,从而进入意境,领会作者的志趣,这是教学的难点。  相似文献   

2.
且说过渡     
一篇文章,总是由一层层的意思,一段段的内容编织、缀连起来的。由这层意思向另一层意思转换,由这段内容向另一段内容发展,其间往往需要过渡。过渡得好,文章就脉络贯通,丝严缝合,没有散乱脱节之弊;反之,文章就显得气血不畅,思路跳脱,使人摸不着头脑。那么,文章通常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过渡呢?首先,内容转换时需要过渡。就记叙文而言,时空变化或事件转换时,为了使读者能够迅速而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  相似文献   

3.
相信很多同学这个暑假都去逛过世博会了,可大家有没有像本文小作者一样,用文字把它记录下来呢?世博园有很多展馆,如果要在一篇文章里都一一写出来,显然不现实,而且也很散乱。  相似文献   

4.
感悟 这是一篇很有思想内涵的短文,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反复体味。  相似文献   

5.
杜十娘与李甲“情好两载”,“中道见弃”,怒而沉江,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追求人格尊严和人生自由的悲歌。其间,悲剧主角杜十娘有一段抉择生死的心路历程。解读这一生死抉择的过程,体味作者艺术创造的合理性,不能不注意到“鸾凤和鸣”时的杜、李关系中已然存在的不谐之音。  相似文献   

6.
魏学洢的《核舟记》是一篇说明文。作者在文中用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笔法,生动地介绍了明代雕刻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才华,热情赞扬了我国古代民间艺术的艺术成就。这是一篇内容简明、充实,艺术性相当高的文章。细读全文,感到文章的一些写法很值得我们仔细体味和学习。  相似文献   

7.
一、理解本文主旨:关于美与审美以及作者崇尚自然美的表述。 二、体味作者以自身感受起笔,以小见大,深入浅出的写法。 三、体味作者孤独、忧郁的秉性和作者的悲剧人格。[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乡村小夜曲     
读这首诗,就像听一支舒缓、柔美的提琴小夜曲,我似乎体味到了诗作者在构思写作这首诗时,那份宁谧、恬淡的心境,这到底是实际存在的"古老的村庄"的一幅月夜画,还是诗作者的一袭幽幽梦境?在今天这样喧嚣、浮躁的世界,不是很需要这样柔若丝绸的月夜的村庄,需要这样一份自然古朴的景致,来养怡人们的神魂吗?  相似文献   

9.
学校组织最佳课活动时,我选择了《触摸春天》一课。课文主要写了,一个叫安静的八岁盲童在春暖花开的美景中,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感受春天的气息,触摸到了春天的脉搏,捕捉春天的影踪。作者也触摸到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命力。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这篇课文写得很打动人,同时蕴涵着深刻的道理,表达却又很含蓄。我体味起来颇费心思。  相似文献   

10.
毕业祭:答辩     
英文里有Graduation Ceremony,我觉得中文里可以对应的是"毕业祭",一种只属于毕业生的仪式。在这热闹的开学时分,我不禁想告诉学弟们:虽然这可能将是一段散乱又漫长的旅途,但最后风景属于你们。  相似文献   

11.
<吆喝>是一篇写老北京风土人情的文章,作者以朴素轻松的语言,写出了旧时的北京街头叫卖的吆喝.从表面看起来文章很散,作者从不同的纬度例举了大量的吆喝,难以找到教学的主线,这也就容易导致教学上的散乱和无序,很可能是从一个"吆喝"到一个"吆喝"的表面化解读或生硬的拔高分析.在教学中,我觉得紧扣作者的生活历程,由感性的情感体验,走向对人文内涵的领悟,可以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地走进文本,既能得到清晰的教学思路,又能获得深刻的人生思考.  相似文献   

12.
我们阅读历史经典,于笔墨罄香里体味作者博大的胸怀与高深的智慧;我们感受书中人物,于睿智聪颖间体察他们或忠勇刚烈,或仁义宽厚,或智谋渊深的传奇人生。读一本好书,既是在阅一段历史,又是在品无数人物。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沏一杯香茗,于水汽氤氲中读书品人,寻一段感悟,浪漫而温暖。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冰心曾说,散文这种文学形式“比较自由,很容易拿来抒写自己当地当时的激感,轻快灵活,可长可短”;《樱花赞》一文正是作者一九六一年在日本参加亚非作家会议常设委员会紧急会议之后,通过在金泽市访问时所见所闻的记述,对于“自己当地当时的激感”的抒发。本文的精讲导读拟着重引导学生体味、理解作者的这种“激  相似文献   

14.
极限     
这是一篇很特别的稿件,它不是单纯指向男孩女孩之间的青春情感,而是把触角伸向了个人心理上的类比,给人一种意想不到的阅读体味。  相似文献   

15.
想起前日看到李薄星写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深入剖析了功名利禄与信仰之间的关系,立意很好,主旨也很崇高,本无可非议,但在其最后一段,李大作者落下一句这也正是我作为今日中国人倍感悲哀的原因之一,于是这篇文章从云端摔入了地狱,令我甚感不爽。这不爽的原因很复杂,姑且放下。  相似文献   

16.
茶·人生     
我们家族中的人都爱喝茶,祖父、父亲和我这一脉尤甚。我与茶有过一段不解之缘。我人生中第一次尝到苦味、涩味,不是从吃药开始,而是在喝茶时体味到的。  相似文献   

17.
<我的战友邱少云>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通过作者的所见(邱少云的外表)、所思("我"的内心活动),来展现邱少云不畏牺牲,严守纪律的内心世界.教学时可由此切入,点引学生紧扣文中描写作者所见、所思的句段,细细体味,披文入情,领悟文章的蕴含,从而使学生深受感染和教育.在教学中我着重抓了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童年乐事     
童年,浓缩了一段段令人留恋的历史;童年,沉淀了一个个美丽迷人的童话。童年的故事说不完,童年的那些"小把戏"是温馨而甜蜜的。下面的文章用生动奇妙的文字把童年的乐趣、情趣、稚趣和野趣记录了下来,实在饶有趣味。好好读读,体味体味吧!  相似文献   

19.
【设计理念】地球只有一个,是人类赖以为生的家,更是大自然所有生物的家。“人”作为地球上的万物之灵,应该细心呵护所有的生命。《大地的话》这篇课文,作者通过优美的文字,诉说着大自然就像慈母,对所有的宝贝都无私地奉献的主题。教师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了解诗歌,让学生展开一段与大自然的美丽之旅,使学生充分投入情境,体味诗歌的丰富想象力;  相似文献   

20.
教学要求:1.学习并掌握生字词.2.熟读课文,背诵课文一、二、三自然段.3.理清课文段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4.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味作者是怎样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的.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