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尤其在阅读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悟,这就需要教师改变阅读教学的"独语"状态,实施"对话"教学."对话"教学是民主、平等的教学,是多元、个性化的教学,是交互、灵动的教学,是创造、生成的教学.那么,如何构建对话式的语文课堂教学呢?  相似文献   

2.
肖梅芬 《考试周刊》2013,(52):39-39,13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除了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外,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更是必不可少。通过朗读,感知文本,感悟文本,感受语言及音韵的美,培养语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对话方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更应大力提倡。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应该重视朗读。  相似文献   

3.
"对话"是语文课堂的新境界,是阅读教学的最佳教学模式,体现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动态的信息交流,真正实现了师生互动,在对话中师生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最终共同进步。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平等对话呢?一、精心设计,实现心灵对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文本的解读方式应是开放式的、多元化的、个性化的,学生的语文素养应在对文本解读的"入"与"出"中得到提升。"入"即进入文本,与之贴近、相融。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自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有效的对话教学能有力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要营造民主、平等的  相似文献   

5.
"文本"是从西方文艺美学中借过来的术语。语文教学中的文本,广义上则包括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所有口头的或书面的言语材料,狭义上是指一篇篇的课文。语文课的阅读教学,教材文本通常是教学的主要依据,但如果教学过程只是"忠实"地传递文本的过程,课程便为走向孤立、封闭和萎缩,而教学也将变得死板、沉闷和窒息。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过程,也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解读对话的过程。因此,"求活"是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是说,阅读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碰撞的过程,情感交流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对话”理念引入语文教学是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以下简称《标准》)中的一大亮点。在《标准》中 ,“对话”一词出现在两处 :“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前者指一般教学对话 ,包括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主体间对话 ,它贯穿在语文读、写、听、说的整个教学过程中 ;后者指阅读教学对话 ,它应该包括以下几层内容 :(1)教师与文本的对话 ;(2)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 ;(3)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4)教师引导学生在同伴之间展开对话以加深对文…  相似文献   

8.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师生的双边活动应紧紧围绕文本的阅读与理解来展开,千万不可脱离文本的阅读来分析、感悟。而"拓展材料"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恰好可以把课内外有效地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如何有效地使用"拓展材料"呢?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思考:一是"拓展材料"的必要性。二是如何使用"拓展材料"。  相似文献   

10.
韦建文 《广西教育》2006,(7B):56-57
阅读教学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对话”引入语文阅读教学领域之后通常理解为:教师、学生与文本三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在交流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获得感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有效对话的过程。对话指的是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多向、深层交流,是师生在课堂教学中解读文本、理解文本、反思文本的过程,是师生、生生之间思想的碰撞与交流。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课程标准所积极倡导的平等对话的理念更是深入到了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当我们放弃了"独白式"的语文教学,追求鲜活的"对话式"语文教学,我们的语文课堂就充盈着主体自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对话教学中,学生与文本之间展开对话需要一定的对话策略。如何采取对话策略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7,(95):40-41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本解读既是语文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前提,也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学习要求。而文本细读则是解读文本的再细化原则及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分析的能力。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文本都适合进行细读,以语文课程情景下的文本为例,也不是全部适合细读,议论、说明、应用类的文本就不适合细读。所以我们限定这里所说的"文本"特指文学文本。把文本细读的方法引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把它作为一种阅读方法,可以使师生以多元的姿态走进文本理解文本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张先扬 《考试周刊》2014,(57):31-32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当前某些语文课堂成为少数精英们施展才能的舞台,大多数学生都成为"忠实"的听众,偶有所谓的热热闹闹的教学氛围,透过其实质,不难发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活动均停留于表演形式。可见,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师生、生生、师生与文本真正的对话,还学生富于灵性的对话课堂,是当前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对话"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式,"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要展开有效对话关键是平等。"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堂阅读教学只有"尊重"教科书编者、文本,才能展开平等对话,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何引导学生品味文字,走进文本是语文教师最主要的任务,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17.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所说的“对话”,包含了学生、教师与文本三者之间多方面的对话。而教学的重点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因为学生是学习主体,生本对话应始终贯穿于阅读教学整个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作为语文学习的关键环节,词语从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学生必须要打扎实的语文基本功。新课标中提到,"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教学词语的过程中,通过师生平等对话、通过阅读来使学生掌握词语,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词语,提高对词语的应用能力,使教学活动获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对话,即教师、学生、文本三个教学要素之间建基于精神上的一种有效沟通过程。在现阶段的小语实践活动中,我们积极倡导多元的对话过程,以期师生之间在不断的交往、交互中获得语文素养的长足发展。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有效对话的策略水平直接影响着对话的质量。一、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探究中亲历阅读的过程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体,文本永远是学习的载体,如何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无缝对接的切口,是由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决定的。所以,语文课堂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实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对话作为新课程理念被语文教师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师广泛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之中。对话的实质是引导学生发现,但在很多阅读教学中这种对话不是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前,教师未提对话目的;生生对话环节中,生生对话流于形式;师生对话中,或教师一路追问,学生被问禁言,或是师生互问,学生问得简单,教师答得随便,远离对话的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