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2 毫秒
1.
材料物理领域的探路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庭栋教授1944年生于北京。1968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金属物理专业,1983年研究生毕业于该校,获硕士学位。1983年至1993年曾任教于武汉科技大学,讲师、副教授。1990年至1993年获洪堡奖学金,德国马普研究院斯图加特金属所访问教授,同期获英国皇家学会奖学金,去英国拉夫保大学从事合作研究。1993年回国在钢铁研究总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庭栋长期从事非平衡晶界偏聚和晶间脆性断裂研究,  相似文献   

2.
“王老吉”商标纠纷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介绍1992年1月18日,广州羊城滋补品厂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以下简称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王老吉"商标,并于1993年1月20日核准注册,商标专用权自1993年1月20日至2003年1月19日。1993年9月1日,"王老吉"商标注册人变更为广州羊城药业股份王老吉食品饮料分公司(以下简称王老吉分公司)。  相似文献   

3.
葛林:湖南省湘乡市人,1958年1月生。1981年12月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1984年7月获浙江大学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硕士学位。199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8月任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副所长,1999年10月获西北工业大学固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1999年11月任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2000年9月在中央党校学习。2001年2月任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所长兼总师。2008年9月起任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院长。  相似文献   

4.
人物简介:崔维成,1986年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本科毕业,1990年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土木系获博士学位,1990年2月~1993年1月,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航空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93年2月~1999年3月,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研究。1999年4月~2002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首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副院  相似文献   

5.
张全兴1938年12月生,江苏常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57年9月至1962年7月就读于南开大学化学系,1962年9月至1985年6月任教于南开大学化学系,1985年7月至1993年1月任教于江苏石油化工学院(现更名江苏工业学院),1993年2月至今任教于南京大学环境学院。2004年任江苏省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2008年任国家环境保护有机化工废水治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  相似文献   

6.
点击徐冠华     
科学技术部部长。1941年12月出生于上海。198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1959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十五中学,后进入北京林业学院学习。1963年毕业,进入中国林业科学院工作,任研究实习员、教师、助理研究员、研究员。1979年至1981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从事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研究。历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所所长,研究员。1992年1月当选为中科院地学部学部委员。1993年2月任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1994年8月至1995年任中科院副院长。  相似文献   

7.
陈璐璐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内分泌及代谢病专家,1982年本科毕业于广州中山医科大学,2002年7月获得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1993年1月至1995年10月在丹麦哥本哈根临床与基础研究中心做博士后研究。2005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糖尿病中心做客座教授。  相似文献   

8.
何继善,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地球物理学家。1934年9月11日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1956~1960年在长春地质学院物探系金属物理勘探专业学习。1960~1987年历任中南矿冶学院地质系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系实验室主任、电法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1987~1991年任中南工业大学地质系  相似文献   

9.
《科协论坛》2008,(10):F0002-F0002
董爱武,生于1970年9月。1989年9月-1993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生物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3年9月-1996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化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2000年9月-2003年1月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化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1996年9月至今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系工作。2003年获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奖;  相似文献   

10.
科技博览     
邹振祝教授邹振祝生于1937年,1964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任石家庄铁道学院交通系教授。1983年至1985年间,邹振祝曾赴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和曼彻斯特大学做访问学者,并任曼彻斯特大学的荣誉研究员。1989年,出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博士生导师:1995年,调任石家庄铁道学院交通系教授。  相似文献   

11.
华人物理学会为促进物理学研究,于1992年成立了杰出青年研究奖,对象是欧、美洲的青年华裔物理学者,由欧美各大学及研究所提名。1993年又成立了亚洲研究成就奖,对象是亚洲的华人物理学者,提名机构包括中国大陆、台湾及香港等地的重要科研单位和大学,评委由丁肇中、李政道和扬振宁等七名华裔物理学家组成。笔者由于液晶生物膜理论的工作获得首届亚洲奖,同时还有三位亚裔学者:吴大琪(香港科技大学,凝聚态物理理论),倪维斗(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相对论等效原理实验)和漆纳丁(中科院高能物理所,τ轻子质量测量)获荣誉提名。  相似文献   

12.
悼念曾老     
<正>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 院院士,世界著名海洋生 物学家曾呈奎同志,我们尊敬的曾 老,于2005年1月20日16时在青 岛逝世,享年96岁。噩耗传来, 令人哀悼。 曾老,1909年6月18日出生于 福建厦门,1927年9月就读于厦门 大学植物系,1934年获广州岭南大 学理学硕士学位;1940年9月就读 于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获博  相似文献   

13.
16岁上大学的刘维宁,在大部分人眼里是标准的“科学家”,从履历上看他确实也一直都在与科学打交道: 1978年7月,初中毕业考入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无线电物理专业;1981年8月,通过中美物理联合招生计划赴美国俄勒冈大学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1983年8月,转学到美国莱斯大学空间物理和天文系,1988年5月,正式获得该校博士学位;1988年至1990年后在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地球与行星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1990后在加拿大从事空间物理的研究和科学管理工作,后担任加拿大国家航天局日地及大气科学首席科学家;2011年,在国外生活30年的他回到北京,成为“夸父计划”首席科学家……  相似文献   

14.
贺蓓1982年12月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1993年至1996年在美国Iowa大学医院做访问学者和博士后研究。现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党委书记、呼吸科主任、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第23届理事会医学科普委员会委员,海淀区医学会第6届理事会副会长,美国胸科医师学  相似文献   

15.
陈大同,1955年4月出生,北京人.1975年考入清华大学,获半导体物理专业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毕业后留任清华大学讲师.1988年获中国教委首届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1989年留学美国,先后在伊利诺斯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其间在国际专业期刊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1993~1995年在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任高级工程师.  相似文献   

16.
正专家简介:丁帆,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别于1989年和1995年在浙江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及博士学位。2000年1月至2002年2月到荷兰莱顿大学进行访问,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到德国科隆大学进行访问。长期从事切触拓扑、低维拓扑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主持或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等;发表论文20余篇。  相似文献   

17.
在很多人眼里,基础物理科研教学第一线的工作枯燥而艰难,让人难以产生兴趣,而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教授寇谡鹏却兴趣盎然地躬耕在这一领域,多年的治学研究之路,他一步一个脚印,走得从容,行得坦然,从来没有停止过前进的征程。因为他深知,科研之路何其修远,惟有"上下而求索"。人物篇——兴趣使然躬耕物理1994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1999年在中科院物理所获博士学位;1999年9月至2001年7月在清华大学  相似文献   

18.
正专家简介:刘大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从事环境友好高分子纳米材料研究。1978年出生于河南省固始县。2004年师从张俐娜院士开展天然高分子研究;2007年武汉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博士毕业,2008至2010年在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可再生资源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被南京信  相似文献   

19.
在多年物理教学中发现,学生所感到物理难学、缺少兴趣的共同点就是物理概念掌握不好,理解不透,大部分学生学习物理就是注重“背定义、记公式、做练习题”这三个环节,而忽视了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要加强物理概念教学,建构学生自主探究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只要学生建立了正确的物理概念,才能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了解物理的探索过程,解决有关物理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杨洁  游小叶 《科学中国人》2006,(10):106-107
杨林章1958年1月出生于江苏省靖江市。1982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土化系,同年考取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土壤学家、生态学家熊毅、徐琪研究员,1984年毕业后留所工作至今。1993年获得日本北海道大学农学博士学位。现任南京土壤所副所长兼农业生态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学术团体任职:中国土壤学会秘书长,中国生态学会理事,江苏省土壤学会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