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高技术产业集聚在提升区域创新效率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现阶段对于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之间关系研究方面大多忽视空间、时间因素。基于2005—2016年中国省际空间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误差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明显,地区间差异较大,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效率间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高技术产业集聚能有效促进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人力资本、对外开放能有效提高区域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2.
高技术产业集群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高技术产业集群中新企业衍生基础和方向的不同,将高技术产业集群分为卫星平台式、中卫式、大企业式、链务式以及空间虚拟式五种模式.根据模式的定义着重解释每种模式的组织结构,从集群运行方式、集群内产业价值链特征、企业类型、企业衍生方式、企业间的分工协作以及区域市场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各种模式的特点.通过比较研究得出所有的集群模式都包含创新层、核心层和辐射区三个层次,而我国在发展高技术产业集群中应大力发展主导企业、注重企业家的培养、发展现代服务业、官产学研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以高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讨论处于不同年龄阶段,针对不同成长速度下,高技术企业创新投入对企业成长的影响作用,对以往研究做出补充。研究发现:高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成长呈现倒U型关系;在高技术企业中,企业研发投入对于高成长速度的企业促进作用更强,且对于企业成长速度十分缓慢或衰退的企业,高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并不能有效促进企业成长;对于高技术企业,企业年龄在企业创新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关系中起到负向调节的作用,并且随着企业成长速度的加快,企业年龄在企业创新与企业成长关系中起到的负向调节作用越来越大。这意味着高技术企业需要适度的进行创新,同时应根据企业特征做出研发策略的调整。  相似文献   

4.
创意产业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形式,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对于创意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内涵、特征、形成、发展等方面,而对于功能定位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在借鉴国内外创意产业研究的基础上,剖析创意产业的涵义及特征,并以黑龙江省为依托提出创意产业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定位体系,进而探讨黑龙江省创意产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本身具有明显的系统性特征。本文在分析循环经济内涵及其系统特征的基础上,从企业、产业、区域和经济总体系统四个层面分析了循环经济的系统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构筑了一个包含企业微循环子系统、区域运行服务管理子系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子系统与国家循环经济政策制定子系统在内的循环经济系统分析框架。本文从系统观视角出发.深入剖析了各子系统的功能定位及其内在有机联系,并提出了循环经济的系统观发展思路。本研究对于推进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与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梁丽娜  于渤 《科研管理》2021,42(10):48-55
基于中国2013-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模型讨论了区域创新网络、高技术企业技术流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创新网络水平地区,高技术企业技术流动对区域创新发展的作用力,利用门槛回归探究了随着区域网络水平的演进,技术市场中高技术企业技术输出和吸纳的变化态势。实证结果表明:(1)区域创新网络、高技术企业技术输出和技术吸纳均有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但作用机制和强度不同;(2)相对创新网络欠发达地区,在创新网络发达地区的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正向的自我强化机制,但创新网络的作用力稍弱;(3)无论创新网络发达/欠发达地区,高技术企业技术吸纳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均大于技术输出;(4)随着创新网络水平的提升,高技术企业技术流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美国及德国的十多年研究表明,对于创新及合作网络的投资有利于促进高技术行业企业不断进步和发展.这些高技术行业包括电信、电脑设备及生物工艺的行业.研究表明政府政策在促进竞争及支持地区合作网络发展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我国201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应用面板门槛模型验证政府补贴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是否随企业规模质量水平而变化,并将全国划分为东部和中西部两大区域,以此来比较分析这种影响的地域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以企业规模质量水平为门槛变量时政府补贴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作用效果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并且这种门槛效应具有一定的地域差异性,对于全国省份和中西部省份具有双门槛效应,对于东部省份具有单门槛效应。研究结论可以为我国在新时期更加合理地配置资源和指导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功能失位使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着较严重的"空心化"和"外援化"问题。结合高校创新资源的综合性和虚拟企业运作的灵活性,提出高校优势资源驱动的多阶段虚拟协同创新模式。基于该模式,高校可充分发挥在学术资源、企业资源、市场关系资源和软环境资源集成方面的综合优势,树立其在跨区域虚拟合作中的主导地位,并按照团队基础创新、高校内部资源协同创新、外部资源协同创新和产业链协同创新的路径,逐步促进各种创新优势资源在跨区域创新主体间的全面集成和共享。实证研究表明,这种虚拟协同创新模式可使我国高技术企业在区域创新能力不平衡、优势创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也能快速地进行高技术开发和产业化。  相似文献   

10.
科技中介力量成为区域创新系统知识转移能力建设的新视角.从科技中介组织在区域创新系统的功能定位入手,按照知识生产到知识应用的过程,深入探究科技中介在不同知识转移路径的作用机理及各路径的运行机制,以期为区域创新系统(RIS)内的企业提高知识转移效率和效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