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教授说:“美国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如中国学生,但他们有创新及冒险精神,所以往往创新出一些惊人的成就。”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现行教育与美国教育的差距,也反映了我们的教育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江泽民主席反复强调:“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地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赋予素质教育新的内涵,这充分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具有  相似文献   

2.
张乐 《现代语文》2011,(3):33-35
引言 教育兴衰,重在创新。江泽民总书记曾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显而易见,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教育应该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尤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创新教育是培养创造力的教育。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在21世纪的今天,基础教育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在中小学实施创新教育则正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创新已成为中华民族复兴时代的主旋律,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中,就要通过创新教育,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水平。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在教学工作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 ,是创新的世纪。江泽民同志高屋建瓴地指出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 ,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培养适应 2 1世纪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是教育战线面临的紧迫任务。全面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是“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赋予基础教育的一项最根本的任务 ,它标志着我国对素质教育本质认识的新突破 ,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重大转变 ,标志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进入了一个以实施创新教育为重点的新阶段。为适应这一形势 ,济阳县自 2 0 0 0年以来 ,开始在中小学实施“主体分层探索创…  相似文献   

6.
创新已成为中华民族复兴时代的主旋律,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中,就要通过创新教育,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水平。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在教学工作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创建宽松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人在周围事物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要参与其中的强烈…  相似文献   

7.
张进雄 《成才之路》2009,(25):26-2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源泉,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是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进行教育创新.根本目的是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这是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的。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教育.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也就肩负着培养和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任。因此.对中小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已成为中小学教育一项刻不容缓、迫在眉睫的神圣使命。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又强调说:“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江主席的讲话,对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学应如何依据学科特点,找出创新教育突破口,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历史赋予了教师新的使命。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在具有教书育人责任感的同时,还应具有为时代培养全而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紧迫感。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可见,创新已成为当前及以后长时期教育的重要使命。作为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学习,不断加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彭石玉  罗慧清 《文教资料》2006,(12):168-169
1.引言近年来,各国纷纷以创新教育(又称创造教育)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和根本目的,创新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能创新,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思维创新能力”。为推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教育的首要任务。创新教育是指学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提高创新能力的教育活动。下面我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创新能力不仅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条件,也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文明发展水准的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中小学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蕴含着无穷的创新因素,我认为:实施开放式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一、树立开放的教学思想,培养创新能力《课堂教学论》指出:当前音乐课堂教学有两种基本模式:一是“教师带着音乐教材走向学生”,二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音乐教材”。近来又有专家提出了“…  相似文献   

13.
刘素丹 《教师》2008,(19):48-4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全民族创新素质,已成为新世纪教育的重任。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做些尝试: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在教育,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才方而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在全面实施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素质教育过程中,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核心和重点。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时代的要求,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正如江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必须把强调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的摇篮。”这使我认识到了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石。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张曙光 《考试周刊》2012,(39):154-155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和发展动力。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第三次全教会把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基础学科的化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品质是学校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下面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在国务院批准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和精髓。但是历史教学的传统模式仍然落后于现代教育的要求,难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本将对历史教学现状及创新教育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张娜 《学周刊C版》2010,(10):155-15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家向全社会发出了实施以培养创新素养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口号。可见,只有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才能全面推动素质教育,也只有坚持创新教育,才能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所谓创新教育,是指在基础教育阶段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培养适应新时期的创新人才的创造性教育,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多次强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要求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要下功夫造就一代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尖子人才,以促进民族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的提高。中小学是奠定一个人的各种素质基础的阶段,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要把培养创新能力放在中小学教育的中心位置。一、必须注意中小学学生创新能力的早期培养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