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丽斯·沃克是当代美国杰出的黑人女作家,她的小说主要以刻画黑人女性形象为主。小说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一个男性中心社会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体现了黑人女性的思想意识和心理状态。本文解读了艾丽斯.沃克小说的创作背景,并从受男权社会欺凌污辱的女性、走出围城觉醒的女性到自尊、自立、自强的女性等三个层面,对小说中女性形象进行了深刻剖析。  相似文献   

2.
艾丽斯·沃克通过写作为黑人女性的解放做出了不懈努力,她的努力旨在解放在双重压迫中喘息的黑人女性。沃克在《紫色》中以双性同体的创作理念塑造了多个同时拥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角色,莎格成为沃克笔下挣脱传统束缚与压迫的黑人女性的代表,是沃克眼中同时拥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完美女性的典范。这个角色的塑造成功地传递了沃克对于消除两性差异、达到两性和谐的理想状态的期待。  相似文献   

3.
作为美国文学不可或缺的部分,二十世纪黑人文学一直以美国梦为一个重要主题。在二十世纪早期,黑人文学充分表达了对于黑人民族的赞美和对于自由平等梦想的憧憬与努力;中期以抗议小说为代表的黑人文学则震撼地再现了当时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和黑人贫困状况以及作家对于美国梦能否实现的焦虑与担忧;后期以沃克、莫里森为代表的黑人女性作家反思了黑人群体的狭隘排外,倡导黑人男性与女性、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博爱与融合。  相似文献   

4.
美国黑人女性作家艾丽斯·沃克先后刻画了几十位黑人女性形象,充分显示了对黑人妇女命运的关注。她在书写女性的同时,自觉地揉入了自然的因素,深刻认识到种族、性别、自然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从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对沃克的小说进行解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沃克的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5.
以解构主义为理论依据,同妇女主义理念相结合,分析了美国黑人女作家艾莉丝·沃克的小说《紫颜色》中三种二元对立的解构,分别是黑人男女间、黑人女性间及黑白种族间二元对立的解体。在这当中,提炼出沃克对消除美国种族歧视现象所提供的有效途径,即通过黑人男女各自的成长和蜕变,以及黑人社区内部的团结和互助,使整个黑人种族得到进步和提升,进而赢得白人和其他民族的尊重,强调沃克为黑人民族实现自我解放、获得真正自由所做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6.
爱丽丝·沃克是美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她的作品注重探寻黑人女性的内心世界。在小说《日用家当》中,爱丽丝.沃克成功塑造了一位代表并继承传统文化的母亲。在母亲和大女儿围绕旧"百衲被"发生的冲突的过程中,母亲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母亲这一角色体现了黑人女性在逆境中保持旺盛生命力并竭力捍卫传统文化的可贵品质。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两位杰出的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和托尼·莫里森的女性意识。《紫色》和《最蓝的眼睛》分别是她们的代表作。分析了在这两部作品中,两位作家经过细致的刻画,描写了黑人女性的生活现实。在“有爱世界”和“无爱世界”中存在着能够觉醒和始终迷失的黑人女性意识,“妇女联盟”也对黑人女性意识觉醒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紫色》是美国当代杰出的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代表作。它超越了以往那些注重揭露和控诉的黑人文学和妇女文学的作品,成为黑人文学和美国文学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这部作品给她带来巨大成功的同时,也为沃克招致了巨大的非难与指责。有些评论家指责沃克丑化了黑人男性,瓦解了黑人内部的团结。这种指责是不负责任的,也是不恰当的。在这部小说中,黑人男性形象的塑造是丰富而多元的。沃克并没有排斥黑人男性,更没有丑化黑人男性。相反,作者在描写黑人女性成长历程的同时,也强调了黑人男性共同成长、转变的可能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艾丽丝·沃克在她的短片小说《外婆的日用家当》中形象地刻画了内心充满矛盾的黑人女性形象迪伊。迪伊从小接受了主流白人文化,白人文化在她心里的内化使她厌恶甚至看不起黑人文化。因此,黑人文化和白人文化的碰撞所产生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使她渐渐脱离了传统的黑人家庭。然而,轰轰烈烈的黑人民权运动激励她去重拾象征黑人文化的百衲被,却遭到了母亲的拒绝。白人文化在她心里潜移默化的内化使她走上了精神的不归路,对黑人传统文化的盲目追寻也暗示了她的尴尬处境。  相似文献   

10.
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在小说《紫色》中,通过对三代黑人女性的思想观念以及婚姻生活的描写,揭示了美国社会底层黑人妇女的悲惨命运,以及她们在种族主义和男权主义双重压迫下自立自强的抗争过程,指明了黑人女性的解放之路。  相似文献   

11.
艾丽丝·沃克(Alice Walker,1944-)是当代美国著名的非洲裔黑人女作家、诗人、评论家。《人工流产》是她发表于1981年的短篇小说集《你压服不了好女人》中的一篇。作者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和体验,以黑人男女之间的矛盾冲突为题材,深刻尖锐地揭示了男权社会对于妇女身心的压抑、禁锢和摧残以及黑人妇女在新的历史和文化环境下女性意识的觉醒,展现了黑人妇女的反叛性和颠覆性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2.
美国现代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在其书信体长篇小说《紫色》中以独特的创作风格—书信体,深刻地反映出以女主人公茜莉为代表的黑人女性从麻木到觉醒到抗争的主体意识的演变过程,表现了其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追求平等自由的进步思想。  相似文献   

13.
董丽 《华章》2011,(14)
艾丽丝·沃克是美国文坛上颇有影响的黑人女作家,她小说的内容往往和社会背景密切相关.通过其代表作<紫色>这部作品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主流社会对黑人母亲的限制以及黑人女性所遭受种族与性别的双重歧视.沃克指出母职不是黑人女性受压迫的根源,种族和性别歧视才是罪恶的根源.  相似文献   

14.
艾丽斯.沃克是美国当代文坛上独具特色的黑人女作家,她的代表作《紫颜色》从一位黑人女性的视角出发,对黑人女性的生存状况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性反思,沃克的女性生存理论追求女性的自由解放,具有不容忽视的当代价值。这里通过分析女主人公茜丽的成长经历探寻其女性意识的建构。  相似文献   

15.
艾丽斯·沃克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注重歌颂黑人妇女的创造力,黑人妇女的文化,黑人妇女的情感、智慧和力量,表现黑人女性大胆、乐观、开放和宽容的形象特征,以唤起黑人女性自尊自强自爱自信的勇气.本文分析了沃克小说中的许多黑人妇女形象,都被赋予了这样具有文化意义的特质.  相似文献   

16.
佐拉.尼尔·赫斯顿和艾丽丝·沃克是美国著名的黑人女作家,赫斯顿的《他们眼望上苍》被誉为黑人文学的经典之作,为当代黑人女性文学传统奠定了框架,沃克深受赫斯顿的影响,她的代表作《紫颜色》不仅在主题上.而且在叙事策略上也追寻了赫斯顿的女性文学传统,小说在叙事结构、叙述声音、叙事语言和叙事手段上更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杨大丽 《海外英语》2011,(3):193-194
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早期短篇小说《外婆的日用家当》讲述了三位黑人女性由于两床棉被引起的家庭内部冲突。故事由第一人称母亲叙述,表达了沃克对说话者——母亲所代表的黑人女性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的关注,并深刻揭示了美国黑人应该理解和延承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艾丽丝·沃克的《紫色》以20世纪初至二战时期的美国南方社会为背景,叙述了一批黑人女性的生活经历。小说呈现了黑人女性所承受的负荷与苦难,并经由茜莉的精神历程,探讨黑人女性如何从自我缺失走向自我完善,达成精神自由的通途,使得《紫色》弥漫着超越性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9.
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短篇小说《外婆的日用家当》是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美国黑人权力运动为背景。在美国的非洲黑人已经融入美国社会,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国黑人文化,因而忽视或放弃整个文化遗产中的任何一部分都是对祖先的不尊重。作者正是通过对母亲、迪伊和麦姬这三个黑人女性人物的塑造和矛盾冲突关系,来凸现文章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艾丽丝·沃克在<紫颜色>中通过对标准英语语言的置换,提供了一个表现女性自我的不同视角.因此,建构一种语言来颠覆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是十分必要的.这个语言就是美国黑人的土语方言.黑人文学中方言土语的运用不仅表现了黑人文化与白人文化的差异性特征,而且还用来对抗和颠覆白人文化中心论.我认为沃克的<紫色>一书就充分体现了黑人方言土语的功能,同时也达到了作者借用黑人方言土语所起到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