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德龙  赵颖 《现代语文》2011,(11):93-95
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就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苏霍姆林斯基  相似文献   

2.
书香让我醉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提高教师教育素养的方法是:"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作为教师,应不断地通过读书来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从而才能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3.
前段时间,山东省教育厅制定实施了《齐鲁教师读书计划》。计划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要立足实际,制定"读书计划",广泛开展创建"书香校园"活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和完善读书计划活动开展的考评机制,将教师读书纳入教师专业发展计划和教师继续教育计划。学校要将教师读书情况列入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内容,并记入教师专业发展档案。笔者认为,该计划的启动实施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对教师读书活动的开展和通过读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读书方法有很多种,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做最基本指导,引领学生入境入情地、逐渐深入地读书,通过读书。来进一步深化情感。  相似文献   

5.
没有教育师专业发展,就没有商品质的教育。所谓“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师之蕴也不足,则其育长才也无望。”教师丰厚的文化底蕴从何而来?教师怎样才能不断发展?读书,是其基本途径。读书是教师丰富学养的基本途径。一个要不断成长和进步的教师,一个要成为大家的教师,一个想成为教育家的教师,必须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读书是提高教师教育技能技巧的关键措施。教师读书不仅能学习、借鉴别人的教育方法和技巧,而且能够改变教师的观念和态度,使其成长为具有教育思想、教育追求和教育智慧的教师,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技巧。读书是教师终生的备课。备课可以分为直接备课与间接备课。间接备课贯穿教师的终生,我们称之为“终生备课”。所谓终生备课,指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水平而进行的贯穿整个职业生涯的进修和读书、学习。时代在前进,文化科学在发展,教师若不坚持读书学习就要落伍,从这个意义上说,终生备课比直接备课更重要。书读得越多,知识就越渊博;知识越渊博,直接备课需要的时间就越少,并且,课也能讲得引人入胜。读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的专业发展,几乎每一个方面都与读书分不开,都得从书籍这个丰富的源泉中汲取力量。读书,读书,再读书!这是教师职业对教师的无声命令。  相似文献   

6.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那么,如何改变起步作文举步维艰的局面?如何帮助学生把写作文当做和读书、写字一样轻松的事?  相似文献   

7.
小编点评:"学而不思则罔",这篇文章所选的视角相当独特,启发我们要带着感情和头脑去读书,真正领会书里的思想。好读书并且会读书,才是真正的爱书人。我有一个关于读书的毛病,那就是"操之过急",把读书当做任务,最后经常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为什么这么说呢?还是来看看我的自我总结吧。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读书乃教师专业发展的最有效路径.教师读书的目的在于增强教育涵养、完善行动技能、提高幸福指数;教师读书的内容涵括基于任教学科的、关于成功人士生活和事迹的、关于教育学与心理学等人学方面的内容;教师读书的形式主要有个人自主性阅读、同伴交流性阅读和校本研修性阅读;而对教师读书的管理则要求学校创设校园读书的物质场景、提供教师在校的自由支配时间、营造爱好读书和主动读书的良好氛围.这些读书思想对当今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颇有借鉴意义,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教师生命的全部意义有两大要义,即:读书和教书。显然,教师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读书是为了教书,要教书必须要读书,读书与教书两件大事构成了教师生命的主旋律,这最起码的常识每一位教师是最清楚不过的了。然而在现实教育教学生活中,出现了一种与教师生命主旋律极不和谐的音符——休止符,即教师不读书。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个平凡的教师,但我的读书生涯和当一个爱读书的教师,使我获得了无穷的教育职业享受。  相似文献   

11.
教苑新语     
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读书的习惯,现在中小学生为作业所累,厌倦读书,这是教育的失败。一位老师要想成长为教育家,最重要的是师德;其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中教与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的小语教研员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列出了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目标不明确,把握不到位。不把学生当做主体,以应试为主没有时间读书,没有时间研究课等。这些问题实实在在存在  相似文献   

13.
处在一个教育改革的时代,教师强大的生命力必然来自于专业成长,作为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适应教育的新变化,要有进步的意识,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和实践中,应从变化、意识、实践、读书、写作、反思这几方面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4.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做好教师的基本要素。文章从读书要贵在坚持,重在选择性和读书方法等进行了阐述,说明了为何读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师首先就要知读书、会读书、爱读书,把读书作为教育生活的一部分。2007年,本刊曾登载一篇反映教师读书状况的文章,一位教育局老局长在谈及教师不读书、读书少的问题时颇为担忧。教师如果不想挤出时间读书、不能静下心来读书,又怎能培养学生好读书、乐读书的良好习惯呢?在我们到一些学校采访时了解到,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非常注意书香校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一、读书宣言——我以读书支撑教育乃至生命  相似文献   

17.
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周国平喜欢读书,他在《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的文章中谈到了"创造性的阅读"。他告诉我们要把自己的生活当做正文,把书籍当做注解;听别人的发言是为了使自己能说话;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读书。周国平说他读书有三个特点:第一个是"不务正业",什么书都看,不受专业的限制;第二是"不走弯路,直奔大师"。一个人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比较平庸的作品上,一个人读什么样的书,其实跟自己的精神成长关系非常大,可以说你  相似文献   

18.
教书与读书     
人们通常把学生上学叫做去“读书”.把老师上课叫做“教书”。教师只有先“读书”,然后才能去“教书”。但是,教师读完了拿文凭的书.取得了做教师的资格证书,并不一定就能教好书。教师要教好书,必须一生不离读书。然而,眼下教师不读书却是普遍现象,并有日益蔓延和恶化的趋势.已成为影响教育发展的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读书与实践是一个人成才的必由之路,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今,在实施新课改和教育转型的背景下,教师要提高读书效益,做到读、用结合,必须关注三个问题:读书要学理论,但更要切合实际;读书有消遣,但更多的是使用;读书为己,但亦利人.只有这样,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才能达到读书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20.
读书与实践是一个人成才的必由之路,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今,在实施新课改和教育转型的背景下,教师要提高读书效益,做到读、用结合,必须关注三个问题:读书要学理论,但更要切合实际;读书有消遣,但更多的是使用;读书为己,但亦利人。只有这样,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才能达到读书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