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全球开放出版发展情况,为各级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SCIE数据、OA期刊网站信息,对全球OA期刊出版、作者发文、论文处理费(APC)合理情况,以及我国作者OA发文和APC支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2年全球7759种OA期刊被SCIE收录,收录数量较2021年上升15%。APC合理期刊占比为66%。全球OA发文量增长6%,中国通信作者OA发文量占比为29%。中国通信作者在4936种OA期刊上发文26.98万篇,APC支出约为43亿元人民币,发文量、APC支出分别较2021年增长44%、4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资助中国通信作者OA发文的最主要基金,年度APC支出涨幅为33%。【结论】OA出版已是全球主流出版模式,中国OA发文量、APC支出均快速增长。建议及时推进我国科技期刊开放出版市场建设,加强科研经费中的APC支出管理。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界对开放存取期刊认知度与认可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深入了解中国科研工作者对开放存取期刊(OAJ)的认知度与认可度,了解其作为读者和作者对信息的需求和生产特点,设计了调查问卷,进行了全国性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答卷者(94.5%)对OAJ还不了解,但对OA理念的认可度高(85.5%),支持率高(76%)。支持在OAJ发表论文最重要的两个理由是:OAJ可提供读者免费获取与使用,OAJ读者面更广;OAJ影响大和OAJ论文的引用率高。而不支持在OAJ发表论文主要是因为:OAJ不被同行和科研管理部门认可,不了解OAJ,以及对传统期刊的习惯和偏爱。大多数人  相似文献   

3.
【目的】验证与期刊编辑/编辑部相关的、中文医学期刊论文学术质量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控制我国中文医学期刊学术质量的策略。【方法】以田野调查、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法募集中文医学期刊论文质量影响因子,分别设计针对作者/作者机构和医学期刊编辑/编辑部的问卷;以已有的论文质量评价指标对我国医学期刊近年发表的临床研究论文的学术质量进行抽样评价;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抽样论文的作者/作者机构与医学期刊编辑/编辑部的数据;采用假设检验法验证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最终纳入质量抽样评价的我国中文医学期刊近年发表的临床研究论文有229篇,同时获得229篇论文的作者及所涉138种中文医学期刊编辑的问卷数据。数据统计学分析显示:在与作者/作者机构相关的23项可能因素中,仅伦理审查1项与论文综合质量相关(χ2=11.075,P=0.001);在与编辑/编辑部相关的18项可能因素中,编辑是否具有医学专业背景(χ2=21.533,P<0.001)、统计学掌握水平(t=2.221,P=0.028)、在版面形式上的耗费时间(t=-3.064,P=0.002)以及期刊是...  相似文献   

4.
我国科技期刊开放存取现状调查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调查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2009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列表》收录的1868种科技期刊的开放存取现状。截至2010年6月底,共有597种期刊实行开放存取,总结了这些期刊的开放途径、开放规模、学科分布、回溯情况、延迟情况、开放限制和期刊网站的检索功能。进一步考察医学期刊网24种混合开放期刊中开放论文与非开放论文的被引用情况,发现开放论文的引用影响力并未显著高于非开放论文。结论认为,OA期刊总体发展形势良好,但OA期刊的开放质量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当前医务工作者有关医学类期刊的阅读习惯,探讨未来期刊的发展趋势以及发展策略。【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粤西地区287名医务工作者有关医学期刊阅读习惯进行随访调查,并以实证数据的形式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共发送问卷287份,有效问卷266份。50.4%被调查者以"浅阅读"、"碎片化阅读"为主。约有六成的医务工作者以了解医学最新进展及前沿技术为目的进行阅读;而72.9%则希望通过阅读积累知识及经验。虽然大多数医务工作者认为网上知识更丰富,习惯以电脑浏览的形式进行阅读,但仍有98.9%表示不会放弃纸质阅读。【结论】多元化阅读将逐渐取代传统的纸质阅读;媒体融合出版是医学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樊雅梦 《科技通报》2021,37(10):128-132
基于CWTS 2020年发布的生物医学类高校出版情况,以及国内期刊论文出版数据,分析我国高校的学术出版特点.采用网络调研的方法收集10所高校的国际、国内学术出版数据,分析该领域科研人员的出版特点.通过国内数据库、DOAJ收集国内医学期刊的OA现况.10所高校的国际出版中60%以上选择OA出版;国内OA出版占10%左右.国家科技期刊开放平台中的医学OAJ占本学科期刊总量约15%,DOAJ收载的国内医学期刊占本学科OAJ的1.09%.创办医学综合型OA期刊,实现集团化OA出版,是满足国内出版市场需求,缩小与国际OA出版差距,增强期刊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2011—2021年中美化学类期刊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论文数量与影响力的差异,提出我国化学类期刊现阶段发展的建议,并为其OA转型提供参考。【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统计国际期刊、中国期刊、美国期刊上中国作者与美国作者论文总量、OA论文数量与引证指标等数据,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近11年中国作者论文总量占全球总发文量的年平均值为30.30%,其中OA论文占比为5.64%,而美国作者的论文总量在全球期刊总发文量的占比年平均值为15.39%,其中OA论文占比为5.68%。近5年来中国作者论文总量与OA论文数量均超过美国作者,但美国作者OA论文的引文影响力与高水平论文占比高于中国作者的OA论文。(2)中国化学期刊数量少、平均载文量少,造成中国化学期刊上的论文总量少,近11年在国际化学学科论文总数中平均占比为2.28%,而美国化学期刊数量多、平均载文量多,所以期刊论文总量多,在国际论文总量中占比均值为26.68%。(3)近11年中国与美国论文总量的平均逆差指数为84.91,中国论文流向美国的平均比率为76.3%。中国论文总量国外逆差指数平均为167(最高为2021年的390),OA论文的国外逆差指数平均为97,中国论文总量的外流率平均值为93.0%。而美国不论是化学论文总量还是OA论文数量,总体上都表现为顺差。【结论】建议采取创办化学学科新OA期刊,鼓励我国科研工作者将优秀成果发表在本土期刊,开通“论文转投”通道,加强现有化学期刊向OA转型等策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我国化学学科论文的外流,促进化学类期刊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开放存取(OA)出版现状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搜索并统计分析了中国科协所属898种科技期刊中OA期刊的数量、上网形式、学科分布、类别分布、开放全文的回溯年代、期数、篇数、时滞和格式等。结果表明,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中OA期刊已具有一定的数量规模(140种),但这些OA期刊的网站多呈“信息孤岛”状态,网站上的信息量总体上还显得不够,很难在相关研究领域取得显著影响。问卷调查表明,有60.5%的问卷认为自期刊OA以来印刷版本的发行量“基本持平”,有59.2%的问卷认为期刊的发行费收入“基本持平”。约有60.0%以上的办刊者均认可期刊实现OA可扩大读者群、扩大期刊的国内外显示度、有效提高期刊引证指标、加快科技成果的传播速度,比中国科协期刊中OA期刊所占比例(15.6%)高出很多,说明科技期刊的OA出版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中文社会科学期刊开放获取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CSSCI(2014-2015)来源期刊目录中的533种期刊的开放获取(OA)状况进行了调查,试图全面地分析中文社科期刊的OA现状。调查内容包括中文社科类OA期刊数量、上网形式、地区分布、学科分布、全文开放特征等。结果表明,CSSCI收录期刊中的OA期刊有120种,占22.5%,该比例低于自科类OA期刊的比例。同时发现中文社科类OA期刊仍缺乏统一的OA期刊发布平台、地区分布也不均衡等问题。中文社科期刊的OA发展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0.
开放获取(OA)出版模式在国际科学界和出版界的影响日趋广泛,OA期刊的影响力也在日益扩大。文章通过对2004年~2017年间我国关于OA期刊研究论文的发文情况、核心作者、作者机构、项目资助和主题分类等计量分析,展现出我国近年来关于OA期刊的研究情况,为我国OA期刊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十余年来,我编辑部通过培训、召集研讨会、邀请特邀编委等社会实践,为激发我省农村基层医务人员撰稿热情、提高他们的论文撰写质量作了多种有益的尝试。事实证明,医学期刊面向基层可以使基层医务工作者与编辑部获得双赢。  相似文献   

12.
冯凯  粟永萍 《科教文汇》2014,(18):70-71
循证医学是21世纪的临床医学。在传统的医学教育中引入循证医学的理念、思维和方法,强化循证意识,以问题和案例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鼓励学生从模仿型、记忆型转变为创新型、思考型。培养出既有广博知识又有创新能力的高等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3.
当代医学生作为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新生力量,在校期间系统学习了医学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但医德医风教育相对缺失,这将导致其医疗服务能力不能满足社会期待,影响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本文通过总结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现状,分析加强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的必要性,同时提出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当代医学生作为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新生力量,在校期间系统学习了医学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但医德医风教育相对缺失,这将导致其医疗服务能力不能满足社会期待,影响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本文通过总结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现状,分析加强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的必要性,同时提出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医学期刊的特点及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论述医学期刊作为医学知识传播平台所具有的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时效性等特点,及其在医学教育中所具有的深刻和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医学期刊承载着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硕果,是介绍国内、外医学科学发展动态、反映医学领域开展的前沿工作的重要载体;是传递医学信息、开展学术交流的平台。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医学期刊是最新科研成果、最新技术和最新诊断治疗方法的重要来源,医学期刊是医学教育和医学继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6.
《学会》2019,(9)
日本医学会、医师会通过合并成为日本医学领域最大学术团体,在此基础上利用学术引领、社会科普、现代化医学数据库建设等手段积极推动日本医学发展,研究日本医学会促进国家医学发展的相关经验,有利于我国学会更好地服务国家创新改革战略。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对日本医学会展开研究,梳理学会发展历史,总结学会对国家领域学术促进模式,助力我国学会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7.
生物-心理-社会和主动(病人开展的自我保健和预防)与被动(医生开展的诊断和治疗)相结合的新世纪医学模式,是对现代医学模式的反思、补充、升华和整合后的更为先进的科学的医学模式。既涵盖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全部内容,又弥补了现代医学模式的不足。对人类的疾痛、健康、美容和长寿均有重要影响和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高等医学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级医学人才。而高级医学人才的培养是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实现的。一方面要通过课堂教学接受广泛、坚实的基础理论教育;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实验室教学和临床实践,接受基本技能的培养。基础医学实验室是高等医学院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是反映一个学校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直接影响着人才质量。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形势,必须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当今实验室功能已由过去单一教学发展成为集教学、科研、开发研制为一体,因此,建设和管理好基础医学实验室,是办好高等医学院校的基本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