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在大学生中,社交媒体、社交APP的使用十分火热,"微时代"已经来临。手机社交媒体使用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部分已经形成依赖。这会给大学生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如何引导大学生科学合理地使用手机社交媒体,这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问题。通过调查大学生对于手机社交媒体依赖程度以及对身体、心理以及社交习惯的影响,并根据调查反映的问题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科技,飞速发展,成为我们社会前进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动力。而智能手机的飞速发展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注入了更加鲜活的血液。智能手机的使用不仅拓宽了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时间,也使他们有了更多的交友平台与宣泄情绪的地方。但同时智能手机也有许多负面的影响,弱化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无用的信息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等。因此,为了促进大学生能够有效合理的利用手机,我们对大学生使用手机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及相应的问卷调查并作出了细致的分析,同时提出了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普及,手机行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课堂手机使用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显著,一定程度上冲击着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很多教师呼吁学校出台规定“禁止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因此,研究智能手机在大学课堂教育中的应用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从智能手机应用于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教学等五个方面,阐述了智能手机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相似文献   

4.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各类APP的出现,目前智能手机已成了大学生的标配,手机互联网的使用,给大学生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健康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本文就手机互联网针对大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和道德健康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徐铭志 《知识窗》2024,(2):33-35
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网络化社会的时代,作为通信工具的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的生活必需品,“拇指文化”悄然风靡校园,深度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文章针对在校大学生手机使用问题的现象做了一个全方位的研究,以探讨智能手机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危害,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实施策略,积极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手机。  相似文献   

6.
陶宇 《科教文汇》2014,(17):79-8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已在大学生中普及。利用手机媒体学习英语已成为一种潮流趋势,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和采访,本项目组针对手机媒体对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听说能力习得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并根据现阶段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某高校学生睡前玩手机的情况,及其对大学生晚上休息、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影响,分析大学生睡前长时间使用手机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引导大学生正确、合理地使用手机。方法:自制调查问卷,调查学生睡前玩手机的情况、影响、原因等,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睡前玩手机的学生高达99.08%,且玩手机时间大多维持在30~60分钟。学生睡前玩手机的原因多是自控力差,其次是对危害了解不深入,再次是宿舍环境影响。结论:大学生睡前玩手机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休息和学习,高校教育者应积极引导学生健康合理地使用手机。  相似文献   

8.
李莹  沈阳  金鑫 《科教文汇》2010,(33):207-208
大学生课堂上使用手机已成为普遍现象,本课题针对这一现象在沈阳某高校大学生中展开调查,并进行调查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调查显示,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存在着使用频率高、原因简单、教师处于尴尬处境、学生认为课上使用手机是普遍现象等情况,针对于此,研究者从五大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加强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积极倡导课堂上合理使用手机的理念、丰富大学生课堂上的内容及课余文化生活,积极提倡教师改变原有观念及态度、正确引导大学生上课使用手机、规范大学生课堂上使用手机行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部分广西高校大学生近视患病情况、影响因素,以及用眼卫生相关认知态度行为的健康教育方式.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大学三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部分广西高校大学生近视患病情况,以及性别、是否熬夜、是否长时间使用手机等16个用眼相关的行为习惯,探究其与近视发生的关系.对研究对象开展用眼卫生相关认知态度行为的调查,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干预,评价干预前后得分的差异.结果:三所高校大学生近视患病率为77.4%;男性是近视保护因素(OR=0.453,95%CI:0.295 ~ 0.696);有躺着看书或手机的习惯(OR=1.710,95%CI:1.030~2.839)、夜晚熄灯后还使用手机(OR=3.292,95%CI:1.900~5.701)、每天连续使用手机4~6小时(OR=2.034,95%CI:1.117~3.703)是近视的危险因素.健康教育干预后,有躺着看书或看手机、用手揉眼睛、边走路边看手机等不良用眼习惯的人数都有明显减少.结论:部分广西高校大学生近视患病率较高,不良用眼习惯可能导致近视的发生.用眼卫生相关认知态度行为的健康教育可以侧重于手机使用相关方面,多平台、长时间的健康教育干预有利于纠正大学生用眼误区.  相似文献   

10.
<正>在生活中,手机对我们来说到底有多重要呢?现在的年轻人通过智能手机可以浏览到海量的信息,看到的世界更宽更广更丰富多彩,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手机已经是不可或缺的了。一项调查显示,在拥有智能手机的人群中,大约1/3的人每隔30分钟就看一下手机,1/5的人每隔10分钟就要看一下手机。95%的人睡前习惯使用移动设备,其中90%是年龄在18至29岁之间的人,而其中40%的人早上醒来时仍然会在被窝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21,(17)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具有功能丰富、便于携带、强交互性等特性的智能手机,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娱乐的重要工具。但是,手机在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无节制地使用手机也导致了手机依赖问题的产生,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以及生活方面都有着非常大的消极影响,已经成为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成因,研究其影响因素,以协同治理理念为基础,从高校、家庭、社会、学生等不同角度提出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手机媒体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其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至关重要。全新的4G智能手机时代中,了解手机媒体的特点,关注大学生手机媒体使用现状,分析手机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思考如何迎接挑战把握机遇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高新科技产品逐渐成为消费热点。手机,因其携带方便、易于使用、高信息量和大众化等特性而深受大学生的青睐,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中。然而,手机在为大学生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埋下了一定程度的隐患。因此,本文尝试通过对部分大学生手机使用状况的调查分析,试图引导大学生正确的使用手机,扩大手机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郑苏  张丽  丁文文 《内江科技》2019,(4):132-133
本文通过对本校班主任和学生智能手机使用现状调查研究,分析了智能手机普及的环境给班级管理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班级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希望以智能手机的环境为视角,专题深入研究此环境下的职业学校班级管理新模式,即在制定手机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利用智能手机的便捷,将智能手机应用到班级管理中去,努力探寻适应移动互联网新时代特点的职业学校班级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调查大学生智能手机使用情况、专业课学习情况及对基于智能手机的专业课APP的期望与使用意愿,建立高校专业课APP设计研究框架,帮助大学生通过专业课APP有效、快捷地进行专业课学习,充分发挥智能手机碎片化学习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和学生智能手机使用现状调查研究,本文分析了智能手机普及的环境给班级管理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班级德育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希望以智能手机的环境为视角,专题深入研究此环境下的职业学校班级德育管理新模式,即在制定手机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利用智能手机的便捷,将智能手机应用到班级管理中去,努力探寻适应移动互联网新时代特点的职业学校班级德育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手机在学生中的使用越发普遍,手机阅读以其自身性能的强大,以及携带方便的特性,深受广大用户的青睐,逐渐成为人们交流学习的重要工具。目前,手机在高职院校的普及率已经很高,大学生具有的知识水平也相对较高,本文对高职院校学生手机阅读情况的调查,利用调查问卷形式,对手机阅读的使用频率、场所、阅读类型等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查和分析,从而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对手机阅读的实际使用状况,以及影响其阅读行为的关键因素等。  相似文献   

18.
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生活必需品和重要的精神伴侣,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社会功能,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果在大好的青春年华徘徊于书籍海洋之外、沉溺于手机方盒子之中,终将虚度光阴、抱憾一生。教育大学生合理使用手机,倡导青年学子"抬起头来",不仅是对学生的负责,体现了对知识的尊重,更是对国家未来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疫情期间大学生手机依赖倾向的现状和它的相关因素,以便为预防和早期干预大学生的手机依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山东省两个高校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大一到大四的25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发放《手机依赖指数量表(MPAI)》、《自我控制量表(SCS)》、《大学生疫情期间手机使用情况相关问卷》调查问卷,将回收的数据输入SPSS26.0进行分析。结果:(1)大学生手机依赖程度较高,自我控制情况较好。(2)在性别、年级、家庭户籍和学校之间等人口学变量上,手机依赖和自我控制均没有明显差异。(3)手机依赖与自我控制呈负相关(r=-0.618,P 0.01)。(4)大学生在疫情期间不复学的情况下加重了对手机使用社交等软件的使用频率,使得学生更容易出现手机依赖做学习以外的使用。结论:大学生存在一定的手机依赖现象,自我控制对于手机依赖存在负相关的关系,自我控制力越高,手机依赖性越低;疫情期间,学生的大量时间都花在手机使非学习以外的手机使用率大大增加。应该对大学生多加指导,进行自我控制指导课,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利用好学习相关的软件。  相似文献   

20.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APP应用逐渐成为潮流。作为能快速接受与适应新奇事物的大学生,在享受手机APP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开发APP也开始引起他们的兴趣。在研究大学生开发手机APP现状和优势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开发手机APP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开发手机APP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