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敏 《云南教育》2004,(8):26-27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且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课堂的主要活动不是教师的讲授,而是学生自主地学习,教师应平等地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书《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指出:“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有人称教师在课堂上是“平等的首席”,平等是指师生人格的平等,话语权的平等,  相似文献   

3.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创新教育的历史阶段,作为教师,应清醒认识到"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作为受教育者,学生有权利“从教师那里挖掘个人最大身心潜力,求得身心的满足,成为崇高、有尊严、自豪的人”。  相似文献   

4.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好的教师则教人去发现真理。”并形象地指出:“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的学生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成大厦,而是促使他们去做砌砖的工作,同他们一起来建造大厦,教他们建筑。”我国的老教育家叶圣陶也指出:“教师教任何功课,‘讲’是为了达到‘不讲’,‘教’是为了达到‘不教’,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入知识之门,带领学生走上科学之路。”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新《纲要》中,字里行间也都在旗帜鲜明地倡导重视幼儿主体地位的儿童观和终身教育  相似文献   

5.
胡高 《文教资料》2005,(24):48-49
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应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教材变了,改变以前教师占用大量时间,以空洞的过多过细的分析代替学生的语言实践的教学模式,创造一个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探索的学习方式,是摆在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对课堂的合理延伸,拓宽学生的求知空间是极其重要的。诚如孙云晓《培养独生子女的健康人格》一文所说:“教师应当从‘独奏者’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  相似文献   

6.
怎样指导学生理解、掌握语文知识呢?让学生写‘倒证笔记’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倒证笔记’的特点是:改变教师讲,学生记,教师板书,学生抄录——学生完全处于接受、被动地位的老例。而是教师把语文知识要点,给以提示,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例证,予以填充,‘对号入座’,师生共同完成的笔记。如果学生填写的例证准确无误,就证明对该项知识理解、掌握了,否则,说明还没有理解、掌握。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7.
仲琴 《考试周刊》2011,(71):87-88
课堂"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教育的变革应该让每一位普通教师学会做"家常菜"——倾听,在自己的课堂中寻找到"亮点"。所谓倾听,不仅仅是听,还要学生等待和吸收。要让学生学会在给别人表达观点的机会时,  相似文献   

8.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其主要场所还是在课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作为教师引导学生读书: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学生将来经常要阅读,老师能经常跟在他们背后吗?因此,一边教,一边要逐渐为‘不需要教’打基础。打基础的方法,也就是不让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而是  相似文献   

9.
“马虎啦!”     
有一些教师,在教员室里‘一目十行’地批改着学生的作业,有时一面谈笑、聊天,一面订正学生的‘算草本’。他们随手画上‘对’号,或者评为‘甲’等,唯一的根据是平时对学生的‘印象’,既然某某学生平素的作业‘不错’,这次大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学的过程,“无非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吕淑湘先生也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这些话给我们指出了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师的任务,主要在于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其“俯而读”,“仰而思”,千方百计地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取新知,养成自学的能力与习惯.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变“讲”为“导”,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发展其思维,培养其能力.  相似文献   

11.
吴锋 《湖北教育》2023,(12):23-25
<正>2023年10月26日,记者前往宜昌市科技高中采访该校化学教师、湖北省第四届“教研名师”龚韦韦,当问及她所倡导并在很多高中推广的“生动化学”教学观时,龚老师这样解读:“我所倡导的‘生动化学’是一种围绕‘生动’展开的指向有效教学的教学观。‘生动’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个指学生‘动’,即教师在化学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双手和各种感官,让他们借助双手、感官之‘动’直观、具体地掌握化学知识,体验化学现象,感知化学规律,具体包括嘴动、手动、鼻动、眼动、耳动和脑动等;另一个指教师教学生动,即教师对化学知识的讲授要生动有趣,  相似文献   

12.
钟群娟 《云南教育》2000,(23):18-19
小学生因情感经验不足,知识储备有限,往往难以“入境”,如能将学生带入意境中去充当教材中的某一个角色,设身处地体验角色的情感,学生就能受到感染,从而使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正确细腻的感悟,更好地体会课文中语句所刻意追求的境界。   如:一位老师教《两个名字》 (S版教材 )一课,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语言文字中的情感,特意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老师请三位同学上台,让一位同学用手捂住老师的眼睛,另外两位学生分别扮演竹子和青蛙。老师说:“我不用眼睛看,而是用耳朵听,听‘竹子’和‘青蛙’表演得…  相似文献   

13.
倡导"研究性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项重要内容,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概念,就人的发展而言,‘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这两种方式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创意,即创造性的构思。为充分发挥学牛的立观能动性,帮助他们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品质,笔者在政治课教学实践中,经常让学生进行“创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鼓励学生进行‘’创意”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对课堂上积极思考问题、敢于发表不同见解的学生,教师要予以热情的鼓励,要多看学生‘创意”中的合理因素,允许他们产生各种“怪念头”。教师在这一阶段所重视的不是‘上u意”的结果,而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养成敢想、敢说的习惯。考试时,如果学生能够从新的角度分析问题且又言之成理,教师甚至…  相似文献   

15.
课堂是师生双方交往、互动的舞台,是学生发展的主要场所,是探究知识的场所,是学生舒展灵性的殿堂。然而,课堂中学生参与的机会存在着不均等的现状,对此,叶澜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课堂成了演出‘教案剧’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主要的‘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课堂中学生参与机会不均等表现在显性参与机会不均等,也表现在隐性参与机会不均等。教师理应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参与、民主和谐、自由安全的课堂氛围。一、显性参与机会不均等学生课堂参与机会不均等是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6.
吕叔湘先生曾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掌握学法,就可以受用一辈子。"但从一些教师甚至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中,我们看到,很多教师仅将学法定位在学习的外在程序,而缺少对学生思维的具体指导,致使仅有少数悟性较强的学生感悟到学法,而大部分学生尤其是后进学生仍感茫然。一、丰富表象资源一般来说,表象有三种,经由视觉  相似文献   

17.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并强调“这目标比其它所有目标都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主题,也是当代教育改革的突破口。面对新课程,教师应重新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定位,更新教育观念,实现角色转变。一、小学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学规范将从‘灌输中心的教学’转型为‘对话中心的教学’,教学模式将从‘人──人’(教师──学生)系统转变为‘人──应答性环境’系统,…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一项特殊的认识活动,更是学生在诗意地言说中实现完满人格塑造的过程。可是透过浮华的公开课冷静地审视我们的现实教学,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成了‘教案剧’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主要的‘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这一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着,特别是农村中学表现  相似文献   

19.
课堂“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社会结构和教育结构复杂性,教师的作用与形象在不断地变化与提升着,需要教师适应多种多样的社会角色,教师不是作为单一角色出现,而是以多重角色出现。笔者以为,创新教育中职校教师所充当的角色主要有以下几种:角色一:创造性的知识传递者和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者知识经济时代急切地需要造就大量能创造新知识的人才。这就要求当代教师不能再墨守传统的知识观,将知识仅仅看成是不变的、结构化的东西,将教学过程看作传授固定化、结构化的知识过程,而应在传递知识的同时,努力把传递知识的过程变成学生发展的过程。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