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4 毫秒
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病,是由于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加上积累性损伤或突发腰部外伤,致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向外突出,压迫腰椎神经根或脊髓引起腰臀部及下肢疼痛,自2002年以来,笔者施用牵引配合温热式低周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4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实验研究方法,观察运动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结果显示运动疗法取得更为显著的康复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运动疗法能改善脊柱的生物力学功能,通过对神经根压迫不同程度的减轻以及增强脊柱的稳定性,取得更为持久的康复效果,是一种很好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分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搜集本院2000.1-2001.1共1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CT资料,对其CT表现分型。结果:膨出型56例,突出型48例,脱出型21例,游离型3例,结论:腰椎间盘的CT分型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章阐述的是力和运动的初步知识,但理论性较强,在学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注意纠正以往的一些错误经验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这样的现象:如果一个物体在运动时不受推力作用,那么它最终将静止下来.似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我们看到的运动物体最后会停下来的原因,是因为受到为(阻力)的作用.实际上,物体具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要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就一定要施加力的作用.二、牛顿第一定律和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是物体惯性的必然结果物体不受外力时,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物理知识的主要阵地,加强科技意识教育必须从课堂教学做起 ,突出知识的实用性,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及高科技领域中 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加相信科学、热爱科学,树立良好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产力”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通向金牌之路——初中物理竞赛辅导讲座陈檬张大同(华东师大二附中,上海,200062)第三讲运动和力竞赛中涉及的问题运动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运动和力又是紧密相关的,因此我们必须搞清运动和力的一些概念和规律.一、运动的初步概念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  相似文献   

7.
受日常生活“经验”的影响,同学们常用头脑中的概念看待力和运动的问题,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认识.举例辨析如下.例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体运动,在物体上不一定有力的作用B.物体静止,在物体上可能有力的作用C.在物体上有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不一定有力对它作用猪解选人辨析本题考查要点是力。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郎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的运动就要停止.”这种观点被伽利略、笛卡儿、牛顿等…  相似文献   

8.
本知识块知识点有:运动的描述,运动的快慢,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示意图,惯性及惯性定律,二力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9.
《高中生地理》2005,(4):32-32
风向:风向是指风的来向。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运动的大气一定受到力的作用。其中,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方向垂直于等压线.且由高压指向低压,其大小取决于单位距离的气压差。地转偏向力垂直于运动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且随纬度和风速的增大,风的偏向也越大,它不改变风力的大小.只改变风向。摩擦力和风的运动方向相反,它既可以改变风的方向.也可以改变风力的大小。这部分难点是掌握近地面和高空风的受力情况。若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则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在高空,由于摩擦力非常小,故忽略不计,大气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力与运动关系的习题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解其运动情况;另一类是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解物体所受的未知力或与力有关的未知量.在这两类问题中,加速度a都起着桥梁的作用.而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及运动过程分析是解决这类问题的突破口和关键.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人们对体育有了更深的认识,体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已经完全融进当代女大学生的生活,形成了她们为实现体育生活化而进行的各种体育活动的特定生活模式。当代女大学生体育生活的内涵极其丰富,主要包括体育生活方式、体育意识、体育行为、体育生活价值观和体育生活效绩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包莺 《大连大学学报》2007,28(3):112-114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丰富家庭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体育已深入千家万户,成为家庭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体育具有健身健美、娱乐和增进家庭凝聚力的功能.体育产业作为现代体育三大支柱之一,与家庭体育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明确家庭体育的合理发展方向,将有助于进一步带动体育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终身体育的内涵、产生及特征的探讨,指出现行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高体教育应与终身体育教育相结合的观点,并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方法、途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体育生活化就是指人们为了获得健康,使体育活动行为渗透到个人或家庭生活当中,成为家庭生活支出构成的一种日常行为.体育人口和体育消费决定体育生活化的水平.人们对体育的认识、态度、价值观、收入水平、闲暇时间、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对体育生活化的进程产生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体育人口和居民的收人明显高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应该倡导和推行体育生活化,而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目前推行体育生活化还不太现实.  相似文献   

15.
在和谐社会里,城市中的休闲生活的作用被越来越凸显,而体育休闲是城市休闲生活的重要部分·从人的发展、生活方式、社会机制、城市经济、城市文化五个方面,讨论体育休闲在城市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认为体育休闲将会给城市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祝颐 《成才之路》2020,(9):16-17
良好的体育活动能够强健大学生的体魄,充实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促进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文章分析丰富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生活的重要性,探讨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生活现状及问题,提出丰富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生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休闲体育是带有时代气息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种存在方式.学校休闲体育教育为学生架起从“为体育的生活”到“为生活的体育”的桥梁.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在坚持“健康第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和注重学生的健康心理品质培养的同时,还应采用“俱乐部式”和“三自主式”教学模式,注重休闲性,逐步引导学生养成休闲体育意识、态度和习惯,为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把休闲体育作为一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环节之一。本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体育生活方式重要性的认识是良好的,大学生参与体育生活方式的价值取向主要集中在增强体质、运动娱乐和应付考试这三个方面,建议提高教师指导水平,创造条件,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9.
西北边远地区农村群众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以西北地区经济欠发达的边远地区的农村群众体育现状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等方法 ,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西北边远地区农村群众体育发展现状并总结其特征。提出发展西北边远地区农村群众体育的对策 ,并为我国全民健身计划在其他地区的实施和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用资料法、调查法及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银发居民及体育文化生活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完成综述的整理和选题依据的确立,揭示当下苏州城乡银发居民参与体育文化生活的现状.结果表明:苏州城乡银发居民参与体育文化生活状况良好,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好及体育锻炼意识强,参与的主动性高,文明、健康的体育文化生活方式正在形成,科学化健身需进一步提升.针对健身人群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从多个层面提出苏州城乡银发居民改善体育文化生活质量的路径,切实关注银发居民晚年体育文化生活,促进与完善银发居民体育全面、和谐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