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21世纪的来临,经济全球化的加强,世界逐渐步入了以网络、数字、移动,以及卫星技术为主的新媒体时代。而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一种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微博客,走进了中国人的视野。本文以新媒体时代下的微博客效应为研究论题,结合新媒体的发展背景及现状,对微博客带来的传播新方式及社会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阐明正处于微博客效应中的中国新传媒时代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2.
赖远明 《新闻传播》2012,(7):173-174
从2006年Twitter问世以来,微博客迅速风靡全球。饭否、叽歪、新浪、搜狐等一大批微博客网站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我国。微博客代表着一种全新的个人表达方式,凭借独有的传播特点,它正越来越广泛地对大众以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它的出现无疑带来了巨大的商机,网络营销也随之有了新的细分——微博客营销。本文将从微博客的传播学特点入手,并结合通过微博客进行成功营销的典型案例分析微博客营销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网络传播》:微博为什么如此火爆?它有何优势和特点?彭奇:微博客开辟了一个资讯高速流动时代。当今社会运转速度和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信息流动的速度越来越快,碎片化的内容比长篇表达更适合阅读,微博客上的内容更适合时代的需要。微博客充分满足了现代快节奏高压力社会下人们急剧上升的个人表达与倾诉沟通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杨梅 《报刊之友》2012,(11):100-101
移动互联网时代,微博客以其形式简约、即时传播等特点,相比博客、论坛来说更具自媒体精髓。微博客以个体为核心,成为独立信息源,受者和传者在意义上可以实现互换,达到传播模式的亲民化。与手机的无缝结合,在亲民性诉求的策略上,实现传播效果和传播力的扩大化。  相似文献   

5.
微博客时代的网民身份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洋  肖潇 《东南传播》2010,(6):40-42
微博客加速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交流沟通,已经成为新媒介时代不可缺少的传播工具。2010年3月,在两会期间,微博客的作用更是大放异彩,不仅是政客与大众沟通的平台,更在网民文化身份构建方面发挥效用,是中华民族群策群力的集中体现。本文从微博客的文化界定入手,文章分为网络文化身份的界定、微博客时代网民文化身份的变迁和微博客在当代三个部分,力图展现一个为博客时代网民身份构建的蓝图。  相似文献   

6.
微博的传播机制及未来发展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9年,微博客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简单快捷的操作方式、随时随地发布信息的互动形式,成为互联网的一个亮点.全球语言监测机构(Global Language Monitor)公布的数据显示,微博客"Twitter"成为2009年最热门的英语单词.Twitter热浪也重新燃起了国内微博客的激情,一大批新的微博客网站诞生,而新浪微博则将中国网民带进了"围脖时代".微博客已经成为当下最热门的互联网服务,彰显着互联网新的篇章--微博客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7.
吴琼 《新闻世界》2010,(11):180-181
自奥巴马利用"微博客Twitter"为自己拉票成功后,作为Web2.0时代的一种全新形式,"微博客"一时名声大噪,各种微博客在国内纷纷涌现,"新浪微博"一跃成为国内目前最大的微博客,但在营销价值的挖掘上还是存在不少问题。本文旨在以国内目前最大的微博客——新浪微博为例,从微博客价值发掘面临困境方向做一些探讨,并寻求可行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8.
自2009年,新浪网成为中国第一家提供微博客服务的网站后,微博客便以其便捷性、交互性、原创性的优势实现爆炸式增长。微博虽微,其势不微。微博客带领国内大众传媒进入一个"即时信息共享传播"的微博时代。微博时代的到来既对原有的新闻舆论监督进行了完善和补充,增加了普通民众的话语权,发挥了不容忽视的监督作用,同时又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本文就微博客对新闻舆论传播的正面、负面影响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推”出的公民社会——微博在大陆的发展探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近期,微博客作为网络媒介的新兴势力,在短时间内开辟了大陆互联网的新天地。本文试图从大陆微博客的现有特点着眼,结合普通用户的功能体验,探讨其发展前景对我国公民社会构建的利弊,继而就怎样引导微博助推公民社会,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微博客Twitter探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从介绍微博客Twitter的兴起、发展和特点入手,揭示出微博客是web2.0时代网络技术发展的又一创造性产物,一句话博客形式和手机、IM终端连接的传播方式,赋予了其快捷迅速广泛的即时交流特点,不仅更迎合了现代人碎片化生活背景下的心理交流需求,更使其在新闻报道方面具备无可比拟的优势,对传统媒体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相似文献   

11.
灾难时期是科学知识传播的最佳时期。本研究以 @ 中国地震台网速报为例,基于创新扩散理论, 分析雅安地震中科学知识的微博传播机理。研究发现,微博环境下,科学知识的传播主要包括两大渠道: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大众传播是以新闻价值为导向的单向传播,人际传播是以社交关系为导向的双向传播。针对于此,研究认为要扩大科学知识微博传播的影响力,需要提高微博运营团队的科学素养,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积极培养意见领袖。  相似文献   

12.
微博客用户特性及动机分析——以和讯财经微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内财经网站和讯微博为例,使用计量学方法,对用户特性进行统计分析,并使用可视化软件Pajek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表明,微博客用户的特性,关注者数、被关注者数和博文数均具有统计特性,地域差异明显;另外,两种类型的用户群体之和占用户总体的近90%,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为深入研究微博客用户行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公共图书馆微博推广实证研究——以杭州图书馆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我国公共图书馆微博推广的典型代表——杭州图书馆的微博推广状况进行调研统计,对其微博内容和推广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其微博推广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杨玫 《图书馆论坛》2012,32(5):157-160
微博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化媒体,目前正成为我国公共图书馆进行宣传推广的新平台。杭州图书馆微博推广效果显著,其营销推广策略值得借鉴。但还可采用人性化营销、精准式营销、合作式营销策略来进一步提升营销推广效果。  相似文献   

15.
档案馆微博利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垒 《档案管理》2012,(1):72-74
微博已在政治、企业、科技、新闻报道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应用.文章以新浪微博平台为样本,研究档案馆开通微博的现状、影响力、服务内容,指出目前档案馆微博利用存在意识薄、用户少、影响力小、服务层次低等问题.提出档案馆要把微博建设成提供网络信息服务的新平台,档案资料征集和宣传的新渠道,发挥档案为社会服务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微博的传播特性及其在图书馆的应用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从传媒学的角度对微博的传播特性进行分析,然后从图书馆微博的特征、地域分布、发布数量、关注度、粉丝以及微博的内容对图书馆官方微博应用现状进行研究,最后对图书馆应用微博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应用微博客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微博客是2.0时代兴起的一种新兴传播形式,它以独特的记录思维过程传播形式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微博客应用于图书馆进行服务,将搭建一个对知识获取、共享、交流、传递及应用的互动交流平台,能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工作效率等效果,提升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具有极大的潜力价值.  相似文献   

18.
微博作为新兴的网络应用备受网民青睐,但在版权保护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课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只要微博内容符合独创性标准,便可主张版权。然而,现实之中由于微博版权意识的普遍缺乏,各种类型的微博版权冲突频频发生,这并不利于微博内容的创新和企业间的和谐竞争。考虑到微博的文化特性及其版权法律保护的实际困难,微博版权治理应秉持自治与法治相协调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9.
罗潇潇  何跃  熊涛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1):123-127
搜集突发公共事件柳州镉污染事件的相关微博,根据其内容进行分类。利用GMDH算法建立各类微博的模型,并分析权威信息的发布对微博内容发展趋势的影响。最后利用新浪微博做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权威信息的发布,行动类和疑问类微博的比例减少,观点类和情绪类微博趋于平稳。因而,政府在处理突发公共事件时,需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并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以正确控制和引导舆论。  相似文献   

20.
王静 《图书馆》2012,(4):91-93
本文由新浪微博被黑新闻事件有感而发,针对Web2.0平台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新媒体形式——微博客,通过解析微博客信息混沌特点,引入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思想,建立Web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微博客信息服务推广的风险管理机制,为高校图书馆微博客信息服务进入更广阔的信息服务空间提供一定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